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8-28 22:35:35| 人氣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後殖民島國的射日想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夏異常溽熱,報紙描述地球溫室效應的反常,島民再以冷氣驅暑、排放熱氣到屋外的惡性循環,出現「熱島效應」;整座島身就是一塊炎燙發燒的石頭。
許多民族的神話,都有天空中出現兩個太陽或許多太陽的射日傳說;台灣原住民神話中,也有同樣的口傳故事,眾日爭輝,旱災飢荒、人民痛楚,勇士背著弓箭離開家園部落,到高山峰巔射下太陽。
射日傳說中,多個太陽象徵多個統治權力的爭鬥分立。虛構的故事貼切當前現實,溽暑酷旱的異常氣節,兩個政治權力在國家機器對峙分立,民生痛苦的社會氛圍,當代台灣獨特的時代場景。

兩個台灣,兩個愛爾蘭

此屆台北市長選舉後,「北藍南綠」認同政治分割的兩個台灣,加上1945年中國移來大量新住民、台北盆地的族群人口結構,相似的背景,總被聯想比較,英國殖民統治下,愛爾蘭南北分裂的故事,南愛成為獨立的邦國,北愛成為英國統治下的自治體,台北盆地則成為北愛的象徵。分裂後,北愛內部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蓋爾族人、信奉新教的英格蘭移民之間,族群衝突的動盪不斷。諾貝爾獎得主、聞名於世的愛爾蘭詩人薛默斯.希尼的詩集「北方」,詩篇的時代景深,就是當時割裂身世中痛楚輾轉的北愛。這個詩集出版不久,希尼搬離北方、移居到南方邦國。
獨立意志強悍的愛爾蘭國族,南北分裂情境只是立國的陣痛過程;前仆後繼的獨立運動者,射下了日不落國的太陽,大英帝國政權佔領殖民地的旗幟,終於從愛爾蘭國境內的天空,慢慢消失了蹤影。
相對愛爾蘭獨立運動的堅決身影,舉辦公投都小心翼翼揣測中國與美國臉色,迄今仍像躲在中華民國法統軀殼的寄居蟹,台灣情境之於當時愛爾蘭的譬喻,實在令人汗顏。
台北市長選舉初期,李應元曾以不同時代的異質地質成分,積累擠壓而形構台北盆地的地質學觀點,比喻台北移民城市多元族群的包容文化;這個意象的原型,在文化論述上有很多創造發展的理論縱深與策略空間。
愛爾蘭地形多泥淖,淖澤之中,時常挖出數百年來蓋爾族沉封的文物與故事性的屍首;悉尼常以泥淖意象轉化經營為詩行的想像世界與國族情感,這些以泥淖意象的詩作,即被英語世界的文學研究者稱為「泥淖詩」。
映照愛爾蘭地形的泥淖意象,成為國族意識的文化創造。當前台灣,尋找新政治的課題,其實也可以從台北的盆地意象,尋求文化創造的新素材與新論述,重新詮釋台灣主體性的新意涵,進入更細膩豐富的政治論述創造,尋見本土政治新動力的來源。
可惜,李應元只是將「盆地文化」當作媒體政治表演的選舉語言,沒有進一步做更多層次與意涵的文化創造。全然服膺媒體政治的操作邏輯與意識型態,「新中間路線」的媚俗趨從,沒有思想戰的開創思維,一場台北市長選舉,投入高規格執政資源的選舉過程,仍跳脫不出「藍綠動員」的選舉框架,創造出來的文化議題,是一個台灣被政黨選票分割成藍綠對立的兩個台灣,只製造負面的文化議題,沒有任何正面的文化提昇。

文化政治的新動力

從上屆總統大選勝選以來,強調向「主流價值」媚俗靠攏與取悅中產階級的「新中間路線」,蔚為民進黨內的主流思維,也流失民進黨過往理想進步色彩的核心價值。這屆台北市長選舉過程中,李應元選舉模式是新中間路線的再次複製,也投入高規格的執政資源,結果是從頭到尾、一路挨打的慘敗;民進黨內失去反省改革的力量,掩耳盜鈴、不願真實面對檢討的結果,花蓮縣長選舉是李應元選舉模式的再次複製,又一次敲下民進黨政權的警鐘。
迄至今日,除了磨刀奪權的老式權謀動作,仍看不見民進黨對花蓮敗選有何真誠具體的反省檢討,來面對下一屆的總統大選。
從文化視野的思索,政黨輪替前,二二八事件、美麗島事件、白色恐怖事件、人權議題、民主與民主化、去中國化、台灣獨立等文化素材,在反殖民的對抗論述脈絡下,以「我們不是什麼」的對立鏡像模式,土地認同與自我身分認同的建構力量,驅動台灣主體性的文化創造,成為台灣政治轉型的新動力。
二○○○年政黨輪替後,過往反殖民的本土政治社會力量全面進入中華民國體制,原本在野時「本土、改革、進步」的清晰價值與發展論述,執政之後也變成曖昧模糊的面孔。
這塊土地上的本土文化創造,因而面對著一種特別的情境;在追尋自己文化主體性的脈絡上,如何發掘新的文化素材,找到嶄新的思維與論述,在當下的家國土地,延續或深化本土意涵與價值的新力量?更進一步,能以「我們是什麼」的計劃性建構模式,對台灣後殖民政治情境進行去殖民的文化建構,接軌全球化新經濟的新時代,啟動更細膩多元、文化與政治創造的歷史新動力?
這樣循見新價值與新願景的政治創造,不只是「一邊一國對兩個中國」的政治動員操作,或者將公投視為凝聚過往支持者的動員武器而已;也絕對不是將過往反殖民論述的模式,找到新的素材,再次複製生產過往在野時代的的意識型態。
而是民進黨要能有一張清楚明確的新臉孔,讓選民足以辨識與再次信任,為何這個政黨仍然是台灣進步改革新價值的選擇?這個文化政治的課題,才是民進黨重新尋見自己、找到核心價值,取得總統大選的戰略高度,與連宋清楚區隔的解答途徑。

台長: 黑熊
人氣(6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