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14 14:20:30| 人氣81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逐漸喪失多樣性的名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先看一則98年4月14日的新聞再說:

  國立台灣大學甄選入學昨(13)天放榜,最熱門的醫學系錄取18人,錄取學校涵蓋北中南東;台大共計錄取1280名額中,建中與北一女錄取人數最多、佔3成3,其他超過半數皆為台北市學校,由此可見台大仍是北市高中生的天下。

北一女錄取人數全國第一,超越建中。北一女215人、建中206人、台中一中111人、師大附中101人、高雄中學62人、台中女中56人、台南一中53人、中山女中51人、成功高中37人、私立延平高中29人、台南女中28人、武陵高中21人、高雄女中21人、松山高中19人、嘉義高中19人、新竹高中17人、政大附中16人、私立衛道高中16人、科學園區實驗高中14人、彰化高中13人。

  從錄取榜單看,台大甄試錄取的學生,位在台北市的高中就占了5成6,也顯示出台北市的學生有「地利之便」的優勢,...............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14/17/1hta8.html)

 

  這就是這些年來國立台灣大學逐漸呈現的學生樣貌:都會學生匯集型的大學。

  或許有些人認同菁英教育就是要把優秀的學生集中在一起,讓好的學生在相互競爭和學習的情境下變得更好。但是,站在生物多樣性 (biodiversity) 的角度來看,同一地域內的物種種類越少,對於環境衝擊的緩衝和應變能力越差。臺大學生的成長背景如果逐漸趨向單一化,彼此之間談論的話題和觀點勢必也漸趨一致,這樣對於這些菁英究竟是好是壞呢?

  我自己在大學期間就有這樣的感受。我念的大學在中部,班上大約又一半的同學來自台北。大一剛入學的時候,就感受到台北同學的談吐和話題和台北以外的地區有顯著的不同。大城市裡面的生活方式、流行趨勢和其他縣市都有很大的差異。如果由於外縣市同學逐漸變成學生中的少數族群,城市與「鄉下」的同學沒有辦法透過相互理解和學習瞭解彼此生活方式上的不同,那這些台大學生步入社會之後,要不就是得重新學習接受「台北不等於台灣」這件事,要不就只能用狹隘、偏頗的見解處事。有一天,這些菁英中有些人成為高官,能不能站在多元的角度管理眾人之事呢?

  以上就是我的擔心。

 

 


檔案引用自:http://www.ntuaasc.org/9.Images_1_used/03.%20SchoolPhoto/SchoolFuBell1.jpg

 

 

 

 

 

台長: 魯玉
人氣(81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研究雜感 |
此分類下一篇:守時對我很重要
此分類上一篇:辦公室的聊天

北極熊媽媽
但我覺得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因為當年我們這五年級生在念大學時就存在這問題了;然而時代不同了,非台北的學生畢了業後會進入各行各業,以現在台灣 ”民主”、多元的社會風氣,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那些在上位的 ”台北人” 會被選民要求體察民意的。That’s what I think.
2009-06-15 10:25:5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