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馬厝卡舞曲作品6、7、17、24、30、33。
作品6(4曲)
(Vladimir Ashkenazy)https://youtu.be/8Pu1VozMFUI
這作品6的4曲,是蕭邦在波蘭以外的國家出版的第1部作品。重要的,也許是到法國最先出版的是馬厝卡舞曲這一點。這些作品在華沙譜作,卻在法國發表,似乎在説「波蘭作曲家蕭邦初次加入法國音樂界,請多多指教。」
作品6的第2曲與第3曲充分表現出民族色彩。尤其是第2曲8小節導奏樂段連敲屬和弦的空虛5度,上面流著有阿拉伯風格的樂句,以表現出濃厚的異國情調,並引出蕭邦的升c小調主部。之後,還使用利地安調式,再度使用空虛5度當過門樂段等,以求音樂的變化。不過,空虛5度沒有3度音,因此無法決定為大調或小調,調性感就變得曖昧。這時又加進遠離調性的教會調式,更使調性模糊,而產生獨特的漂浮感。這種手法,後來被德布西等人承接下去。
這4首馬厝卡舞曲寫於1830~1832年之間,於1832年出版,並呈獻給普拉泰爾(Pauline Plater)伯爵小姐。
第1曲作品6之1是升f小調,由庫亞維雅克與馬厝形成。曲式類似輪旋曲式,帶有憂愁情緒。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yK07kKSMQC0
第2曲作品6之2,柔音(Sotto voce)升c小調,庫亞維雅克。前面已有解說。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AGMxPSvQvwM
第3曲作品6之3,甚快板(Vivace)E大調,3段體。馬厝,中間樂段是奧貝雷克。與作品6之2一樣,左手彈奏空虛5度,右手彈奏低音旋律後,在高音域彈奏馬厝。3度和聲很美。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6IOm4ifCLYU
第4曲作品6之4,不太快的急板(Presto ma non troppo)降e小調。極為簡單的3段體音樂。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FWuHxw9JLb0
作品7(5曲)
(Vladimir Ashkenazy)https://youtu.be/R8HhJSrzMJc
馬厝卡舞曲作品7包括5首樂曲,其作曲年代在1829~1830年之間,於1833年出版。本作品呈獻給Paul Emile Johns de la Nouvelle Orléans。
第1曲作品7之1,甚快板(Vivace),降B大調,小輪旋曲式。馬厝。蕭邦的馬厝卡舞曲當中最有名的一首,有明朗快活的曲趣,因而常常在演奏會中出現。使用的和弦種類較少,和聲清楚。中間還插入一段很有特徵的空虛5度的庫亞維雅克。蕭邦在馬厝卡舞曲中,會重覆使用自己喜歡的音型。開頭從F音上升到B音的一個8度以上的動機很華麗。後半會轉調為降b小調。演奏技術並不很難,而華麗的情趣似乎來自波蘭節日的歡樂跳舞的氣氛。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JUHmr7ZCSoI
第2曲作品7之2,不太快的甚快板(Vivo ma non troppo),a小調。從下屬調d小調開始,巧妙的轉調。庫亞維雅克。中間樂段是A大調的馬厝,有半音階風格的和聲為其特徵。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hvqFOEPgJQU
第3曲作品7之3,f小調。8小節導奏,在低音域提出謎樣的旋律,然後就是有點灰暗的密藏斯拉夫風格情熱的旋律。奧貝雷克、庫亞維雅克、馬厝、庫亞維雅克…3種馬厝卡接連出現,以表現出波蘭風情。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TQ14CF-FzWU
第4曲作品7之4,不太快的急板(Presto ma non troppo)降A大調。1824年14歲時就寫下草稿,後來改作為此曲。以奧貝雷克開始,並以令人目眩的速度進行。中間插入馬厝風格的詼諧樂句。整首樂曲富有變化,快結束時忽然轉為A大調。此曲很快就結束。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gDcjEqZwpqY
第5曲作品7之5,甚快板(Vivo)C大調。雖然以C大調譜寫,但整曲在C大調與G大調之間搖擺。先有4小節導奏,然後有16小節主部,庫亞維雅克。此曲以沒有終止而聞名。演奏者也可以反復任意次數之後才結束。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Mze_Qy-eFoI
作品17(4曲)
(Vladimir Ashkenazy)https://youtu.be/M7V8EDK2B3g 1~3
(Vladimir Ashkenazy)https://youtu.be/McOf1TvBndQ 4
從作品17開始,是他定居法國以後的作品。作品6與作品7的各曲,都以民俗音樂風格釀出樂曲的色彩,到了這個作品,其内容變得很精緻。作品17包括4首樂曲,每一首都很重要,從中可窺知蕭邦的創作力更進一步。此作品比較重視穩定的靜謐與和聲,華麗的演奏技術倒在其次。
第1曲是類似「波蘭舞曲」的雄壯樂曲,第2曲是小調的庫亞維雅克。到這裡還算平常,到了第3曲就出現很多掛留音與半音階過門樂句,還有許多轉調,以致很難抓住作曲者的意圖。這首隨想曲風格的音樂,表現出蕭邦喜歡實驗的側面。然後是有名的第4曲。從含有憂鬱的開頭部分,就可以聽到包括6和弦的終止式,半音階滑奏,經由非和弦的裝飾音等,聽來有點不穩的發展,帶來有點寒意的氣氛。
作品17的作曲年代是1833年,1834年出版,呈獻給Lina Freppa夫人。
第1曲作品17之1,堅定的甚快板(Vivo risoluto)降B大調。雄壯的馬厝。有時被評為表現故國波蘭的騎士精神。中間樂段是降E大調,右手在左手刻出的節奏上唱出包括大7度的旋律。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e6Wyjv-VvzQ
第2曲作品17之2,不太慢的緩板(Lento ma non troppo),e小調。開始於安穩的下降音階旋律。隨處都插入馬厝的庫亞維雅克。不過,聽來比較接近作品34之2的圓舞曲。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rTT5NZZqsCw
第3曲作品17之3,甚緩板(Lento assai),降A大調。雖然以馬厝的節奏譜寫,卻有庫亞維雅克的性格。採用複合3段體曲式,中間樂段則響出具有奧貝雷克性格的3連音符音階。這中間樂段有利用異名同音的轉調。整首樂曲多用切分音,還出現許多掛留音與半音階過門樂句已如上述。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Ehzhco-UAxY
第4曲作品17之4,不太慢的緩板(Lento ma non troppo),a小調。規模較大的佳作。3段體,但有4小節導奏與24小節尾聲。是庫亞維雅克的馬厝卡舞曲,但在中間樂段有大調的馬厝。此曲有時稱為「小猶太人」,據說這是由於蕭邦自己在一篇半開玩笑的新聞稿中,這樣稱呼此曲而來。在導奏之後,緩慢的單旋律帶著裝飾音反復。中間樂段是A大調。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Zbxmca163Nc
作品24(4曲)
(Vladimir Ashkenazy)https://youtu.be/OCP9lKX-Tf8
馬厝卡舞曲作品24包括4首樂曲,在巴黎譜曲。其作曲年代在1834年,於1836年出版。在這時候,蕭邦在巴黎音樂界已有4、5年,做為鋼琴家或作曲家,都開始有地位了。本作品呈獻給Comte de Perthuis。
第1曲作品24之1,緩板(Lento),g小調。到處出現增2度進行,顯示民族色彩。不過這種進行並非硬生生創造出來,而是先在開頭處提出g小調和聲音階的上升旋律,再把其末端部分的降E-升F-G放到馬厝卡重音的第2、3拍而成。中間樂段是降E大調的馬厝。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V4BK61jxxgg
第2曲作品24之2,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C大調,3段體。非常有獨創性的和弦。4小節C大調的導奏之後,大大使用利地安調式。調性也唐突的轉到平行調a小調、下屬調F大調。雖説是教會調式給他很大的影響,但也是他實驗的結果。楚楚動人的主部只使用白鍵彈奏是值得注意的。中間樂段是降D大調,表示也有戲劇性的一面。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JhSjRbh8a6k
第3曲作品24之3,中板(Moderato),降A大調。大方明朗可愛的小品。説是把少年時期完成的作品拿來發表。雖然優雅明朗,但沒有發揮作曲家的個性。有點接近精練過的圓舞曲。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twsdAQ0NpDE
第4曲作品24之4,中板(Moderato),降b小調。這是非常精緻的馬厝卡舞曲,但其旋律較少民族色彩。只是充滿哀愁的浪漫主旋律很傑出,他那思念故鄉之情,會緊緊抓住聽者之心不放。這是蕭邦全作品中,可以説是屬於最高傑作之一的旋律。還到處出現復曲調音樂風格的手法。遇到這種樂曲,蕭邦的手筆就天馬行空,演奏技巧變得相當高。
這也是蕭邦的馬厝卡舞曲當中,重要的作品之一。導奏是一段只用右手彈出的上升下降音型。這表現出感情的起伏。由6度和聲形成的中段變奏避免單調。
中間樂段是平行調,但有時轉到降d小調發揮自由遊走之妙。再現部依通常做法,而在長大的尾聲展現解決到降B大調的妙技。曲中一段齊奏與和聲表現的插曲風格樂句,蕭邦告訴其學生説,齊奏是女聲合唱聲部,而和聲部分是混聲合唱。
在「蕭邦馬厝卡舞曲(上)」一文中,也有此曲在節奏方面的簡單分析,請一併參考。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t74Ivjg4AA0
作品30(4曲)
(Vladimir Ashkenazy)https://youtu.be/B9oLleVDOLI
「4首馬厝卡舞曲」作品30在1836年著手譜寫,到1837年完成。1837年12月首演,作品呈獻給Wurtemberg公爵夫人。在譜作的兩年之間,蕭邦與瑪麗亞‧沃津斯卡(Maria Wodzińska)戀愛,後來又分離。
1835年9月遇見瑪麗亞之後,蕭邦回到巴黎病倒,而且病得很厲害,以致一時還傳説他已病逝。但是到1836年蕭邦的健康逐漸恢復,7月,他在捷克瑪麗亞溫泉市(Mariánské Lázně)與瑪麗亞重逢。這時,瑪麗亞曾畫他的水彩畫像,蕭邦則教瑪麗亞彈奏「練習曲」作品25-1、2。蕭邦還對當時17歲的瑪麗亞求婚,瑪麗亞的父母附條件認可這婚事。
瑪麗亞的父母,尤其是母親所提出的條件,是有關蕭邦在健康方面的事情。上一年蕭邦患一次大病,甚至傳出他已死亡,因而瑪麗亞的母親要他保重身體,不要夜遊,要保暖等,但蕭邦不守這指示,之後還經常搞壞身體。瑪麗亞的母親對此甚感不安,到1837年夏天,蕭邦接到瑪麗亞的訣別信:「再見,別遺忘我們。」蕭邦把沃津斯卡家的信放在一起,上面書寫「我的悲傷」。
這部4首作品的重點,比較著重他自己的創作意欲,而不在精緻的作曲形式,正好證實「馬厝卡是蕭邦的日記」這句話。
第1曲作品30之1,不過分的稍快板(Allegretto non tanto),c小調。由充滿悲傷的開頭主題與揚溢愛情的中間樂段形成的3段體。蕭邦常常在馬厝卡中使用吉普賽小音階(把第4音提高半音的小音階),但此曲的旋律中不顯出這種民族色彩聲響的音階。倒是把這種類似調式的音階使用在和聲上,以製造激烈的不協和音。也許這不協和音代表蕭邦在愛情與健康方面的無法忍耐的痛苦。
和聲進行的妙處也出現在樂曲最後。在最後兩小節,因脫離踏板而失去低音支撐的和聲,響起下屬和弦之後,不回到主和弦而結束此曲。這未預期的結局與最後留下來的C音,更加深此曲的哀愁。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_1uZ_CLJup4
第2曲作品30之2,甚快板(Vivace),b小調。從b小調的主題開始,3個主題依次出現,最後再現第2個主題,而不再現開頭主題。蕭邦的馬厝卡舞曲多採用輪旋曲風格曲式或3段體,以及組合這些形成的複合3段體,像此曲這種主調為不再現開頭主題的曲式很少。
不過把第1主題認為是導奏部分,則整曲的形式,可視為附有導奏的3段體曲式。如果分析各主題的調性,則第1主題為b小調,第2主題為升f小調,第3主題為A大調,因而第2-第3-第2主題的3段體部分,有升f小調與A大調的並行調關係。再有第3主題重複兩小節同樣的旋律,往來在升f小調與A大調之間。佔據此作品大半的第2與第3主題,都以升f小調為中心展開,最後也沒有回到主調終結。這種沒有終結形式的樂曲在別處還有,因此這不是草稿或臨時想到的構想而已。
另一方面,蕭邦在樂譜上表示的是b小調(有兩個升記號),因而此曲的主調為第1主題的b小調,由此,曲中唯一採用主調的第1主題不可能為導奏。為了表現這麼複雜的調性,有些版本乾脆把此曲的調性,表示為「b小調-升f小調」。然而,在這裡又發生一個疑問。蕭邦在作品17以後的馬厝卡中,改用途中寫明調號變更的記譜法。在此作品前後的作品24與作品33中,都可以看到這種記譜。此曲既然只有第1主題採用主調b小調,跟著來的第2與第3主題,都以升f小調為中心展開。那作曲者大可以在第2主題開始時,在樂譜上加一個升記號,把b小調的調號改為升f小調調號記譜。蕭邦不這樣做,也許自己強烈認為此曲是b小調的作品,或者由於只差一個升記號,因而單純認為不必費事改變調號,以求記譜的簡便性。關於這個問題,現在還沒有決定性的答案。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53H5qz-BhTE
第3曲作品30之3,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降D大調。把交互出現大調與小調的波蘭風格旋律,巧妙的處理成沙龍風格的音樂。
在8小節導奏之後,出現忽強忽弱的開頭主題。這主題是作品30的4曲當中,唯一會再現的主題。大多數馬厝卡的主題,都以兩個兩小節的動機組成4小節的樂句,兩個樂句組成8小節的樂段。此曲的開頭主題共有16小節,雖然與其他馬厝卡一樣,變奏或反復兩小節的短小動機而成,但其架構的複雜性提高很多。
導奏之後出現的主題的最初兩小節上升形動機,由成對的兩小節下降形動機承接。聽者會期待第1個動機再現,但出現的是把第2個動機轉為同主音小調的動機,而且第2個動機還會繼續。於是主題前半共8小節,都以下降形動機為中心展開。主題後半,先有擴大的第1動機,與其完全的逆行形成對出現,最後這4小節轉為同主音小調,其結構與主題前半不一樣。把動機開展技法大大推展之後,此曲的開頭主題很成功的提高表現情緒内容的可能性。
此曲整體的形式比較接近作品7之3,不斷出現新的主題,最後又回歸開頭主題。就回歸開頭主題這一點來看,此曲可以視為一種3段體作品,但在中間樂段部分出現異於尋常的許多主題,因此曲式有點曖昧。此曲在開頭主題的動機發展上避免聽者所期待的反復,同樣也延遲聽者所期待的開頭主題的回歸。從這種曲式結構來看,似乎是有這種意圖。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aCDat0G8Pwc
第4曲作品30之4,稍快板(Allegretto)升c小調。類似作品7之3,具有斯拉夫風格的灰暗的情緒,但規模較大,其内容也較為充實。
作品30的各曲都顯露很有特徵的個性,而殿後的是有139小節的大規模升c小調音樂。在一組馬厝卡的最後,安排一首大規模作品,是作品17以來的慣例。此曲是帶有導奏與尾聲的比較清楚的3段體。
在4小節搖蕩的導奏之後,與主和弦一起引出滿懷苦澀的開頭主題。這開頭主題反復上行與下行,但決不引出大調的聲響,並連接到與之成對的主題。這中間樂段前半的主題,也不響出大調的聲音,有如被烏雲籠罩著。直到中間樂段後半,才會透露一絲光明,試著摔離小調轉到B大調。忽然導奏重現,音樂又被拉回苦悶的升c小調。
此曲似乎盡在表現蕭邦對與瑪麗亞‧沃津斯卡婚事破局的苦悶,但那黑暗,更突顯蕭邦獨特的纖細美妙的變奏。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d6TUNjMIr8A
作品33(4曲)
(Vladimir Ashkenazy)https://youtu.be/irNgKtwPIF0
馬厝卡舞曲作品33包括4首樂曲,在1837年到1838年間譜曲,於1838年出版。呈獻給Rose Mostowska公爵夫人。手稿與初版都依升g小調、C大調、D大調、b小調之次序安排4曲,後來不知是誰改為升g小調、D大調、C大調、b小調之次序出版,現在一般都依後者出版或演奏。
第1曲作品33之1,憂愁的(Mesto),升g小調。3段體。雖以馬厝的節奏譜寫,但有庫亞維雅克的性格。中間樂段是B大調的8度奏法。使用有限的音的簡素馬厝卡。表情記號是「憂愁的」(Mesto),因而旋律顯得憂鬱而近乎暝想。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4q8MvLEH1Ks
第2曲作品33之2(手稿與初版做作品33之3),甚快板(Vivace),D大調。民族色彩很強,演奏效果也很高。是一首庫亞維雅克,但中間樂段是降B大調的馬厝與奧貝雷克。此曲在芭蕾音樂「仙女」中也會出現。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P7LDXdjfO5o
第3曲作品33之3(手稿與初版做作品33之2),單純的(Semplice),C大調。庫亞維雅克。中間樂段是降A大調,是沒有附點節奏的馬厝。有15小節的尾聲。此曲雖指定要單純的,卻活用「三比二」(hemiola)效果以避免單調。在巴黎蕭邦家試奏時,曾與梅耶貝爾(Meyerbeer)發生究為3/4拍或2/4拍的爭執。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uVzNY8DuGJc
第4曲作品33之4,憂愁的(Mesto),b小調。由庫亞維雅克與馬厝組成。有8小節尾聲。整曲則有224小節,在馬厝卡舞曲中,是規模較大的一首。此曲開始時,好像在女高音歌唱的帶哀愁的旋律間,有男高音在叨叨煩語之趣。整曲採用輪旋曲式,也有人認為可能是意圖描寫什麼風景的音畫。曲中反覆沒有變奏的旋律,這在蕭邦是很少見的。中間樂段是B大調的甜美旋律。
(Arthur Rubinstein)https://youtu.be/2JrFB5tOQ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