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4-01 22:31:57| 人氣2,01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德弗乍克:交響曲第8號G大調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捷克作曲家德弗乍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1841 - 1904)的交響曲第8G大調作品88,以前依出版次序而被稱為4號交響曲,也有個副題叫「英國」。德弗乍克曾經跟德國的音樂出版公司吉姆勒克(Simrock)訂契約,以出版他的作品。但吉姆勒克公司不想提高偏低的作曲費,並且一直要求他寫小品。而且如交響變奏曲弦樂五重奏曲第2交響曲第5等,則勿視他的意思,擅自編列作品編號,他一氣之下單面廢棄契約,改由在英國倫敦的諾威羅(Novello)公司出版此曲。此曲的副題叫「英國」,乃由來於此。其實,此曲音樂内容較有豐富的捷克風格而沒有英國的,因此最近幾乎都不稱呼「英國」了。

「如果您拒絕我的交響曲,我再也不寄送大作品了。因為我早已知道您們無法出版此類作品。」(1890107日,德弗乍克寄給吉姆勒克的書信。)為了要出版交響曲第8號,德弗乍克與出版業吉姆勒克之間來往的一連串書信,是一些很有趣的史料,可以瞭解這位作曲家在當時歐洲音樂界所處的地位。

吉姆勒克是經布拉姆斯介紹,自從1878年以來一直支援德弗乍克的出版商。吉姆勒克本人好像還喜歡德弗乍克的音樂。只是這位捷克作曲家想出版交響曲與彌撒曲時,吉姆勒克就不得不慎重一點。如果出版德弗乍克的大規模作品是否有收益?他的基本想法就是這樣。事實上,吉姆勒克出版德弗乍克早些時候的交響曲,已損失幾千馬克。在當時徳語圈中的群眾,都喜歡聽「斯拉夫舞曲」那種「異國風格」的作品,卻不屑聽捷克作曲家創作的「普遍性」或「德國風格」如交響曲的作品。他們很不容易承認其價值。吉姆勒克大概知道大眾的這種風氣。

另一方面,德弗乍克已在英國打響其知名度,對自己的才能建立自信,早已不是以前的作曲家,事實上也很忙。他以兩個半月的時間完成「交響曲第8號」後,還得繼續著手譜作「安息彌撒曲」,此間在布拉格首演「第8號」,舉行4個禮拜的俄國旅行,並舉行「第8號」的倫敦首演。為了集中精神辦理這些事情,他也需要較多的收入,以安定其生活。結果他與吉姆勒克之間談不攏價碼,這首G大調交響曲終於改由英國的諾威羅公司出版,而這首作品也就被稱為「英國」。

德弗乍克第7號以前的交響曲作品,受到布拉姆斯的影響較強烈,而第9號「來自新世界」,則受到在旅居美國時期聽到的音樂的影響。因此,這首具有波希米亞悠然明朗又有田園風格的音樂,雖然其知名度不及第9號,但可以説是「捷克的作曲家」德弗乍克最重要的一首交響曲。

有趣的是,第1樂章進入發展部的處理方式,─開始時好像要重複呈示部,卻是發展主題─;進入再現部的處理方式,─開始時明顯有與呈示部不同的形式─;第4樂章採用變奏曲,其主調有平行調關係等,在形式上與布拉姆斯的第4號交響曲很有共同性。

此曲於18898月到11月間在波希米亞的韋索加(Vysoká u Příbramě)創作,1890年在布拉格由作曲者指揮首演。

19世紀後半,德弗乍克正在從事音樂活動時,捷克要求脫離奧地利帝國獨立,國內多有民族運動。在這種風潮當中,多數捷克藝術家不斷發表充滿鄉土愛的民族性作品,並互相競爭創作能耐。1880年代,走上大作曲家的德弗乍克經常思慮「在民族鬥爭中,藝術家該擔任怎樣的角色。」於是這位捷克的大作曲家,畢生居住在捷克國內,專注於作曲。他獨特的作風,有很大部分依附於這種背景。

基本上,德弗乍克依循古典、浪漫主義的傳統樣式,也就是西歐要素,把作品的重點放在9首交響曲等絕對音樂。這一點,與史麥塔納有很大的不同。史麥塔納留下許多以捷克的歷史等為主題的標題音樂與歌劇。德弗乍克與布拉姆斯深交,在音樂技法、結構方面該受到很大的影響,但他在西歐傳統的架框中,積極加入斯拉夫風格、捷克風格的民族舞曲、民謠等要素。交響曲第8G大調可以説是這些要素的集大成者。這首作品有兩個主要特點:一個是在古典主義樣式的框架中,表現出結構之自由化;另一個是到處出現的波希米亞民族色彩。

就結構之自由化而言,例如在第1樂章的開頭,雖然這是G大調的樂章,卻以g小調奏出優美的旋律(第1主題);第3樂章不採用詼諧曲,而採用優雅又富於旋律性的舞曲;第4樂章雖然採取奏鳴曲式,但整個來説,卻出現主題各種各樣的變奏。

德弗乍克特有的民族色彩,也很鮮明的出現在曲中。這是一首可以想像波希米亞的大自然與「民眾聲音」的音樂。這種情形在第2樂章中尤其顯著。開頭由弦樂器演奏的旋律,會令人想到平靜的鄉下,木管樂器安穩的聲響,會令人連想小鳥的叫聲。在整首作品中,最有德弗乍克的風格,充滿獨創性。

其他如第3樂章從他自己的喜歌劇「頑固者們」引用的中間樂段,第4樂章引用波希米亞民族舞曲斯科契拿(Skočná)的第1主題,及中段有原始聲響的和聲與節奏等,在在都顯現德弗乍克的特徵。

1889年,當德弗乍克在布拉格南南西約50公里的小村維索卡(Vysoká u přibrami)譜寫這首第8號交響曲時,曾告訴人他正在寫「鳥的交響曲」。的確在這首音樂當中,可以聽到「鳥的叫聲」。聽眾在第1樂章第1主題的長笛獨奏中,很容易聽到晨鳥在森林中呢喃,在第2樂章的木管樂器音色中,感覺到杜鵑的回聲。在整首樂曲中所感覺到的不只是鳥聲,而是捷克安靜的森林與田園風光。這種逸悅與悠然自得,就是這首作品的特徵與魅力。

然而這曲的特徵並不止於此。如上所述,此曲的另一特徵是「自由」。在前面第67號交響曲裡,受到他所崇拜的布拉姆斯較多影響,以致作品中有些地方顯得有點振奮。然而第8號則終於脫離其束縛,在很自然的氣氛中譜寫音樂。其樂曲形式也追求自由,如第1樂章很精緻的導奏,第2樂章很隨意的3段體,第3樂章具波希米亞風格的圓舞曲,第4樂章的變奏曲…都是在以前的交響曲中看不到的。而這些因素巧妙的結合,形成許多人喜愛的作品。

全曲共有4個樂章:
1樂章 輝煌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G大調,4/4拍子,自由的奏鳴曲式。
(Kurt Masur
指揮紐約愛樂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8RBcI4QbJuI
這是G大調的樂章,卻出乎意外的開始於g小調略帶愁意的導奏。這段導奏後來會出現兩次,因此也有認為是第1主題的一部分。但其曲趣完全獨立,調性也不一樣,因此一般都看做是導奏。導奏主題由大提琴演奏。大提琴的旋律在G大調和弦上終止後,長笛引出明朗的G大調第1主題。第1主題有時強壯有力,有時優美,有時停下來看樹上的花,聽兩隻小鳥交鳴(長笛與其他木管)。第2主題是b小調,出現在木管上。全奏的小結尾有力而明亮。與第7號交響曲一樣,此曲的呈示部也沒有反復記號。

g小調的導奏再次出現,樂曲進入發展部。布拉姆斯在他的第4交響曲裡,也使用同樣的手法。發展部以第1主題為中心發展,形成高潮,在其頂點以號曲形式再現導奏旋律,並進入再現部。第1主題與呈示部一樣呈現在木管樂器上,並移入第2主題。小結尾也依式再現,然後急趨以第1主題為素材的尾聲部,在緊張裡結束樂章。

2樂章 慢板(Adagioc小調,2/4拍子,自由的3段體。
(Kurt Masur
指揮紐約愛樂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lOv6ZWxkpQ0
以敘情的弦樂器開始的慢板,會令人深感波希米亞的大自然。定音鼓巧妙的引出長笛與單簧管在森林中悄悄的對唱。主部既悠然又莊嚴。中間樂段是C大調有點幽默的音樂。主部重現,這次較有戲劇性的緊張感。中間樂段的旋律又接下去。最後主部的素材再一次回想,並靜靜的結束樂章。

3樂章 優雅的稍快板-甚快板(Allegretto grazioso - Molto vivaceg小調,3/8拍子,3段體。
 (Kurt Masur
指揮紐約愛樂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cqldndDGWIU
 (Karajan
指揮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dialuF8F88Y
 (Zubin Mehta
指揮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L4JX3t4wDv8
這是曲中最有名的樂章。在海頓、莫札特的交響曲中,第3樂章幾乎都是小步舞曲,貝多芬以後改用詼諧曲。而德弗乍克的這一首,則不依慣例使用詼諧曲而改用圓舞曲,弱起的旋律很優雅。中間樂段的旋律取自他自己的歌劇「頑固份子」。重複優雅的圓舞曲後進入尾聲部。甚快板的尾聲使用中間樂段的素材,調性轉為G大調,2/4拍子,有力的結束這個樂章。

4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G大調,2/4拍子。自由的變奏曲式。
(Kurt Masur
指揮紐約愛樂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DJEBk3zCdSU
這樂章也有人説是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原理的變奏曲,而這種架構好像是參考布拉姆斯第4號交響曲的終樂章。整個樂章由主題與十幾段變奏形成,而變奏主題的動機,與開頭的號曲以及中段的主題有關連性,也與第1樂章的長笛主題有類似性。

先是小號吹出號曲導奏,之後,定音鼓引出由大提琴緩慢呈示平靜的G大調主題。弦樂器承繼主題的緩慢速度演奏第1變奏,第2變奏則以全樂器呈現快速有力的演奏。第3變奏是華麗的長笛獨奏。這段短短不到1分鐘的長笛旋律,要讓這樂器從高音域到低音域都均勻發音,還得驅使各種技巧與運氣法讓樂器歌唱,還要應付各種速度,因此管弦樂團選用長笛手時,常常用來做為考試旋律。演奏這首交響曲時,這段旋律是對長笛手的一個考驗。接下來是全合奏而有力的第4變奏。

在過門樂句後,相當於第2主題的第5變奏在c小調上開始。然後就繼續激烈變奏這段第2主題。經過短暫的發展部後,導奏的號曲回來,並進入再現部。與呈示部的主題一樣,在平靜的氣氛中變奏,最後以輝煌的尾聲結束全曲。

這樂章也有視為變奏曲風格的輪旋曲式,變奏也只有5段者。

Suitner指揮柏林國立管弦樂團)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n1gkgJeibY  
 (Manfred Honeck
指揮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 https://youtu.be/QXAv-NGppFw

台長: 雲翁
人氣(2,018) | 回應(1)|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交響曲 |
此分類下一篇:聖桑:交響曲第3號c小調「風琴」
此分類上一篇:丹第:法國山歌交響曲

Scott Lin
這首我非常熟
剛入團就表演這首
幾年後換指揮又上這首
的確是熱門曲目
2020-01-18 22:16:3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