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19 10:18:34| 人氣9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目中無人 目無尊長 唯我獨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的小孩不分大、小,家裡家事要分擔,
做錯事該罵的會罵、該打還是打;
在學校被老師處罰是自己活該;
老師告狀.回來我再修理一頓.,
書包請自己背.東西忘了帶父母不送,
讓他們從小學會自己負責!
現在有很多父母奉行愛的教育,
所以孩子打不得罵不得,
小孩打別人時,叫他們到學校溝通,
頻頻說「很忙、沒空」從未出現;
但當發生「小孩被欺負時」,人立刻飛奔來學校,
這些父母親,孩子在求學時,
老師本可「協助家庭教育功能不足」;
卻因為家長明明不會教小孩,卻又介入過多;
頻頻透過立法機構要老師不要用力管教他的小孩,
讓老師心束手無徹.心有於而力不足而放棄;
小孩的行為出現了問題,父母也是不聞不問的,
總是覺得他的孩子是對的。
有「太多」的父母,假工作忙碌之名義,
將小孩丟給學校/褓母祖父母帶,
就算自己帶小孩,很多也是將小孩「丟給電視」;
或是將小孩帶去公共遊樂區「放牛吃草」,
然後自己安逸地坐在旁邊看書報;
自己的小孩欺負別人、插隊,他都「視而不見」,
等到換成別人欺負他的小孩時,
立刻跳出來破口大罵罵對方的小孩父母沒家教,
真搞不清楚到底是誰家的小孩才沒家教?
就是有這麼多沒有水準的父母,溺愛小孩的父母親,
「拼命於立法機構大力爭取小孩犯錯的權利」,
讓孩子「只懂得爭權利,不懂得負責任」、
「吃不了苦」、「奉承享樂主義」、
「先享受、後負債連連」。造就一堆是非觀念完全顛倒的人
殊不知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攸關著人格的養成,
因為一個小孩一出生所接觸到的就是家庭、父母,
他所有的言行舉止都是跟家庭有關係,
父母的責任是要透過 “溝通”
來矯正孩子因為環境所產生的偏差思想或行為,
而不是放任小孩,自私自利、只顧著自己的感受,
自己高興喜歡就好,對社會冷漠又缺乏正義感。
父母親在小孩的教育過程偷懶,
等到發現小孩問題想親自管教,
卻發現小孩已經「不受管教」
因為已經錯失小孩的黃金管教時期,
在小孩可塑性最強時「自私地」缺席,
當小孩個性定型時,就算再怎麼努力都是事倍功半。
如果將來妳再看到更多「差勁的父母」,
就可以知道「台灣未來的新生代多麼令人不敢期待」。
最終這些父母將「自食惡果」,
被不禁挫折、甚至闖禍連連的小孩拖累一輩子。

台長: 媽咪
人氣(9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心情小語-親子 |
此分類下一篇:用心感受-細心體會
此分類上一篇:體罰對與錯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