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17 17:58:36| 人氣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史作檉《哲學日記》有感-二月部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史先生於此部分問題的探討頗類似於M. Heidegger對於西方哲學傳統之反省,特別是「以言代思、以思代在」之對於自Parmeneides之「存在與思維同一」的割裂!而其實史先生所反省者亦是吾人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發現的具體事例,如:當我們以言語、文字去描述、把握一件事物時,其實我們往往已將言語、文字視為是一客體,而忽略了或忘記了我們所真正談論的東西,這也正是結構主義者或當代語言哲學家對於「能指」(signifier)與「所指」(signified)的討論與反省!但是在更早的華人思想裡,如老子、莊子的思想,便已論及此一問題,名家學說「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也是另一類似的思考,而後來王弼的「言意之辨」更是繼承了老子的思想而更有發揮,指月論亦是一例!足見人類對此問題早已有了深刻的反省,只是不同的時空脈落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而已!


二、讀史先生的作品,竟讓我整個思維澎湃,難以自抑!全身亦因而燥熱了起來!我嘗試以我笨拙的思考貼近史先生的思維刻痕,我的思想活動試圖為自己狀述、把捉史先生的思想,也就是說,我的思想成了我自己與之展開對話的語言!此外,我更試著透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再度把捉、狀述我自己的思想,可是卻難以整全!因為當我將我的思想形諸文字、語言,甚至一大套論述系統,則全都有了限制!

三、其實史先生的文字本身已是第二序的思想了!我與文本的關係便成了:


史先生的思想 → 史先生的文字 → 我的思想 → 我的文字

史先生的思想 ← 史先生的文字 ← 我的思想 ← 我的文字


四、史先生的論述或是記錄,於我有所啟發!著實存在一股魔力!於此魔力之引誘而生之燥熱,我只有試著訴諸文字以為疏通!



05/17/2003
11:40

台長: 小彥
人氣(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