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5-10 15:36:36| 人氣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張一鳴熬夜看論文,AI博士年薪500萬,大模型攪動創業圈-(1)


一夜之間,區塊鏈、元宇宙、Web3、VR等風口似乎都消散了,只有大模型才是C位。

UA858航班一票難求。

這是由上海直飛舊金山的航班。《中國企業家》4月26日凌晨查詢,UA858經濟艙票價在4月27日至5月1日均為29923元,且每日僅剩三到四張機票。4月30日,中國國航臨時增加的一班直飛舊金山的航班,經濟艙票價高達63987元且售罄。

暴漲的機票價格可能跟「五一」假期帶來的出行熱有關係,但去往舊金山的,有一批人並不是為了度假休閒——李開復、王小川、傅盛、王慧文……中國科技圈的創業者與投資人,近期不是在位於舊金山的硅谷,就是在飛往硅谷的航班上。他們中的許多人之前已出售公司,成功「上岸」,或者已處於半隱退狀態,連他們自己也沒想到,會這麼快再次出山。

如你所知,硅谷的OpenAI,在2022年11月推出了聊天程序ChatGPT,引發一場波及全球的科技「海嘯」,來自中國的創業者熱情亦被點燃,相繼去往硅谷交流學習、招聘人才,嗅探這波浪潮的最前沿。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告訴《中國企業家》,在ChatGPT發布前兩周,他曾在硅谷與OpenAI的高管有過一次交流,「他們當時正在圍繞InstructGPT(ChatGPT的姐妹模型)做更多優化」。他當時就已預判,這是一個將改變人類的產品。

張一鳴、馬化騰、張勇、王興,這些巨頭的一號位或者決策中心人物,也似乎一夜間回到了2010年代移動互聯網創業潮時的亢奮、好奇狀態。按照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的說法,大廠的「核戰爭」已來,沒有自己獨有的大模型,就會降級,甚至淘汰出局。

*這波浪潮是如何形成的?

AI從1950年圖靈發表論文提出「圖靈測試」之後,已經產生過數次浪潮,比如2015年穀歌的AlphaGo打敗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再比如5年前,所有人都在談論AI在造車、安防等領域的應用。

具體到中國,2017年和2018年的AI熱潮中,跑出了「AI四小龍」(商湯、曠視、雲從、依圖)。2017年,百度宣布All in AI,並發布了自己的AI造車計劃——Apollo,一款自動駕駛車輛。

不過,那時候,AI領域累計數百億元的融資被外界視為泡沫。

時任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在2017年曾警告,AI這個領域,全球都存在着泡沫。李開復當時也說:「小心泡沫。」就算是當下大火的OpenAI公司,在2016年8月Pre-種子輪融資,僅有12萬美元進賬。到了2019年7月,微軟以天使輪+的角色投資了10億美元。

對照中國互聯網公司高峰時的融資額,如滴滴這個融資近1400億元的吞金獸,OpenAI的融資金額並不算多,也許當時市場對AI的想象就是如此。

只不過5年時間,巨頭和創業者再次重金入局AI。與區塊鏈、元宇宙、Web3、VR等熱潮不同,在一個更底層的變革面前,沒有人再討論是否存在泡沫,只擔心錯過上車的機會。一夜之間,其他風口似乎都消散了,只有大模型才是C位。

2月初,從美國交流歸來後,出門問問創始人、CEO李志飛與王慧文面議AI大模型到深夜。「我們當時聊了很多,比如大模型是怎麼回事,在中國要怎麼做,競爭如何等等。當時(王慧文)確實比較上頭,我一提到競爭,他就反問,這麼偉大的事情,你還關心競爭?」李志飛向《中國企業家》回憶。

判斷一個行業是否存在泡沫的標準有兩條,一是熱錢大量湧入,二是企業估值超出平均水平。現在來看,新一輪由ChatGPT帶來的AI創業潮,泡沫沒吹起,甚至泡沫的影子都看不到。

大模型所需要的錢實在太多了,以至於一位頭部機構投資人說,VC和PE的錢根本不值得一提,不投下個10億20億美元,根本見不着水花。

目前,這輪創業潮估值最高的是王慧文創立的光年之外,據《晚點LatePost 》,王慧文啟動了第二輪融資,公司投前估值約10億美元。達到了獨角獸10億美元的標準線。

這是自2019年之後科技領域久違的亢奮。中國創業者一度覺得硅谷創新已死,中國互聯網成為領先創新的策源地。ChatGPT的到來,讓他們重新發現了與硅谷之間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成為他們再次激活自我的機會。

*巨頭入局,警惕大公司病

張一鳴在忙什麼?

接近他的人說,張一鳴最近在看OpenAI的一系列論文,並且常常讀至深夜。他想搞明白,太平洋對岸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種流傳的說法是,2022年,字節跳動收購了市面上公開出售的所有A100芯片,並且集中在一個部門進行布局、研發,A100芯片是ChatGPT強大算力的基礎設施。

再看張勇,他親自出任阿里雲CEO,在阿里大模型通義千問發布時稱,阿里巴巴所有的產品都值得在AI時代重新做一遍。「重做一遍」的說法在業內頗為流行,幾乎每隔5年就會出現一次,但當一向理性的張勇也如此說,就值得認真對待這個命題了。

百度3月中旬上線大模型產品文心一言時,一位內部人士說,百度玩命也要上線,3月上線不了就4月,4月上線不了就5月,5月上線不了,那就搞到9月,一定要上線。

360創始人周鴻禕發出內部信,要求每一位員工、每個產品和業務都要全面擁抱人工智能,適應人機協作,着手產品重塑,「有好奇心、能和GPT協同辦公的360員工不會被GPT淘汰」,換言之,如果適應不了,則會被淘汰。

回望過去五年,字節跳動是中國互聯網模式創新的最後一次輝煌和集大成者,也是AI創新大行其道的起點。在2018年有關AI熱的一系列評選中,外界都把今日頭條的「機器推薦」放進AI企業排名。

2009年,美團創始人王興曾提出過移動互聯網的「四縱三橫」理論:「四縱」是指,互聯網用戶需求的發展方向,包括獲取信息、溝通互動、娛樂和商務四塊;「三橫」是指,搜索、社會化網絡、移動互聯網這三大互聯網技術變革的方向。

每個大廠業務都可以在這個坐標系中找到位置。但在這個坐標系中,卻找不到OpenAI和ChatGPT的位置,因為OpenAI革新了底層技術,完全換了邏輯。

在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宣布進入大模型創業之後,王興火速投資入局。或許,對王興、張一鳴等人來說,是時候革新自己的理論儲備了。

關於此次浪潮,所有人都提到「重構」「重寫」。

李開復告訴《中國企業家》,以基礎大模型為突破的AI 2.0,正在掀起技術、平台到應用多個層面的革命。

「如同Windows帶動了PC普及,Android催生了移動互聯網的生態,我們預測AI 2.0時代,將誕生比移動互聯網大十倍的平台機會,將把既有的軟件、使用界面和應用重寫一次。」李開復預測。

奇績創壇創始人、CEO陸奇公開演講說,大模型是平台型機會,「按照我們的判斷,以模型為先的平台,將比以信息為先的平台體量更大」。

陸奇預測,這是一場激烈的競爭平台之戰,未來會有一個體量很大的公司。在這個領域的競爭將無比激烈,「The price is too big(代價實在太大),錯過太可惜。再怎麼也得試一試」。

王小川形容,地動山搖,天崩地裂,大時代的變化,「我們走出了信息時代或者互聯網時代,進入到智能時代或者通用人工智能時代,人類進入新的一種文明了」。

參考2022年大廠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他們的態度至關重要,這是一場技術競賽,但更大程度上是一場資源競賽。

百度2022年營收約1237億元,淨利潤約207億元,研發投入達214億元;

騰訊2022年營收5545.52億元,淨利潤1882.43億元,研發開支達到614億元;

阿里巴巴在2022財年(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營收8530.62億元,淨利潤619.59億元,在技術與研發上的投入超1200億元。

砸了這麼多錢,大廠為何沒能跑出中國版的ChatGPT已經成了媒體追問的高頻問題。

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的企業家和投資人都會提到,大公司的弊端,對上負責以及績效制度。它不可能支撐一個無底洞一樣、看不到前景的冒險公司,以及未經驗證的技術路徑。

大公司變得更大,也變得更謹慎。大公司能洞察創新,但不會第一個進去。谷歌率先洞察了ChatGPT的技術路徑,但最後是微軟支持下的獨立公司OpenAI跑了出來。

王小川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直言不諱:「小創新大廠贏,大創新小廠贏。」他以上一輪搜索不是當時的大廠跟進為佐證,預測這一波AGI(通用人工智能)也不是大廠可以做到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年薪高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但看透大公司病的技術大牛們,一個個地離開了大廠體系,自立門戶。

3月,阿里巴巴技術副總裁賈揚清宣布和團隊一起辭職創業,創業方向為AI,公司關注包括大模型在內的AI應用;

快手AI核心人物李岩2021年從快手離職,於2022年創辦了元石科技,關注多模態大模型的研發;

亞馬遜首席科學家李沐可能加入一家名為Boson.ai的人工智能公司,這家公司的創始人Alex Smola是一位機器學習大師,也是李沐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周期兩年,活不過就死

創業者分為兩波,一波是在AI領域深耕許久的專業人士,比如李志飛、周明等人;另一波則是借着這股東風創業的。新上車的有王小川、王慧文等知名互聯網「老炮」。

2020年12月,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按計劃正式退休,「開啟人生新的篇章」;2021年10月,王小川宣布卸任搜狗CEO投身生命科學。

「其實在1月份的時候,我就已經意識到人工智能時代到來了,但這跟我有什麼關係?我開始重新尋求一種連接。2月份的時候,我確認自己應該參與這件事情。」4月10日,王小川官宣和前搜狗COO茹立雲,聯合創立AI大模型公司百川智能。

雖然離開AI語境近兩年,但王小川形容自己無法逃避這次AI創業潮:「可能有人比我先淋到雨,但有可能他不覺得在下雨。但當雨滴滴下來之後,我第一個意識到,變天兒了!」

作為知名的產品經理人,王慧文率先舉起大旗,是所有創業者中最先發聲創業的人之一。它是王興的老戰友,也是對互聯網產品應用最熟稔的人之一。他得到了投資人主動的擁抱以及王興個人的投資。

目前,王慧文的光年之外,是這輪創業中獲得融資金額最多的公司之一,約為5000萬美元,估值為2億美元,它還併購了一流科技,一個以技術見長的團隊。

共識是,ChatGPT背後的大模型創業有利可圖,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摸到門道。

我們看到,產品經理創業,在尋找技術團隊合作,發生併購;另一類則是技術大牛創業,他們在尋找產品以及商用團隊,且兩者在互相靠近。

「我們正在尋找CEO,一起打造中國的OpenAI。對CEO的期望:1.整合頂級資源的能力。2.足夠的遠見,堅信大模型的歷史性機會。歡迎中國的『Sam Altman』儘快聯繫我,時不我待。」

2月底,西湖心辰創始人藍振忠也發布英雄帖,這讓AI創業人才之爭顯露出更激烈的一面——光有技術不夠,還得有一個能整合資源的CEO。

西湖心辰成立於2021年,專注於大模型的研究和應用,藍振忠此前曾在谷歌擔任研究科學家,也是輕量化大模型ALBERT的第一作者,2020年加入西湖大學擔任深度學習實驗室負責人、博士生導師。西湖心辰已完成數百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

投資人莊明浩告訴《中國企業家》,在OpenAI某種程度上已經找到新大陸的基礎上,大公司與小公司的競爭就是全方位的,技術、產品、運營、市場、組織架構、資本,甚至政府資源等,都缺一不可。

在中國,科技創新的競爭一向激烈,且不相信眼淚。一位投資人告訴《中國企業家》,他接觸過眾多大模型創業者,並告訴這些CEO們,如果兩年還找不到商用場景,那麼公司活不過兩年。這和美國的情況不同。

李志飛曾跟硅谷的一位華人投資人聊天,結束後對方問他:「李志飛你怎麼了?」他才發現,自己在聊天過程中不停地在提競爭以及各種各樣的坑,他以前不這樣,硅谷的創業者大部分時間討論的都是創新。

李志飛認為,自己變化的緣由,是因為中國的競爭是美國的10倍。中國創業者的供應是美國的2倍,可中國的客單價或者市場空間又只有美國的1/5,所以競爭的激烈程度相當於美國的10倍。

出門問問CEO李志飛。攝影:鄧攀

瀾舟科技創始人周明說,很多創業者都是聞風而動,但其實原來並沒有多少積累。部分不了解自然語言、大模型甚至人工智能的人,貿然跳進去後,他們很快會發現堅持不下去或者錢燒完了,不得不選擇退潮,這部分公司可能占據了99%。最後可能全國就剩下8~10家大模型公司或團隊。

投資人預計,未來AI初創公司之間的收併購將越來越多。王慧文也呼籲大家不要內耗,現在AI領域要同舟共濟,「這個事情就是面向未來的一次探索,跟之前的競爭不是一回事兒」。

*不投大模型創業的理由

「今天的初創公司,很多叫做大模型的,包括創業者,也包括互聯網大廠,我們都不投。」嘉御基金創始合伙人、董事長衛哲說。他表示嘉御基金會投有客戶數據的具體應用。

另外一家投資機構也曾在3月份告訴《中國企業家》,堅決不會投大模型相關賽道,這是大廠、巨頭的事情。但在4月份,他們轉變了態度,已經在看大模型相關公司的BP(商業計劃書)和接觸初創CEO了。

與衛哲不同,真格基金與源碼資本熱切擁抱王慧文的光年之外。根據公開消息,在光年之外的啟動資金中,除了王慧文自己投入的2500萬美元、王興以個人名義投入的1500萬美元,真格基金投資額也達到1000萬美元。

投資人究竟是投人還是投項目,投應用還是底層技術,在AI時代顯得分裂。但可以肯定的是,投資人最稀缺的資源是時間,因為不能回到過去。

在移動互聯網時期,紅杉中國的沈南鵬會說後悔拒絕了張一鳴,他覺得所有大公司都在做,今日頭條是一家小公司,沒機會;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也後悔早年錯過了京東,因為「京東當初是個太過於燒錢的項目」。

投資人都不願意錯過下一個「字節跳動」和「京東」,但又不能對風險視而不見。

啟明創投合伙人周志峰明確說,他們在布局的團隊,新投公司更多還是因為有AI界大拿,他們掌握底層技術,能通過自己做大模型,然後慢慢長出一個非常獨特、有可能顛覆之前應用的新一代公司。

但周志峰觀察到,從2020年GPT-3模型發布以後,國內大概成立了100多家相關應用公司,大概86%的公司都在做生產率工具,做文字總結歸納,以及多模態圖像生成、視頻生成。項目很多,雷同度很高,底層創新很少。

「利用第三方大模型純粹做應用,其實在過去兩個月的AI創業領域很明顯。」周志峰說,「但當一些巨頭自己去擴展的話,這些應用可能很容易就被這些巨頭給瞬間摧毀掉。」

沒有一個投資人敢下結論這場風潮究竟會生成什麼樣的物種。

經緯創投投資董事王冰醒說,他們預計未來會形成三大類的模型方向:

第一類是to G(政府)的模型,它需要閉源保證數據的安全,本地化部署,比如給政府、機關單位;

第二類則是to B或to C的開放式接口;

而作為整個AGI底層的大模型,可能還會誕生1~2家。「這裡面的機會是創業公司還是純粹意義上的巨頭?目前還不確定。」

台長: 聖天使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