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02 20:36:08| 人氣3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 業 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方名菩薩行,亦名無業行。

現在所受的種種順、逆諸境,
均為過去所造善、惡業所致。
智者應以沒有分別的平等心,
去接受順逆諸境。
也就是說:
順境不喜,逆境不憂,一律欣然接受,
內心自然覺得泰然安穩。
若能如此,
雖受諸受,而感覺無所受,方名菩薩行。

若因順、逆境諸受,而生愛、憎之心,
此心即是未來善、惡業因,
將會結成善、惡之果。
善業、惡業都是業,都是輪迴的業因,
故六祖壇經曰:
不思善、不思惡,還汝本來面目。
慎思之!慎思之!

為善不欲人知,雖是美德,
但內心已分別出善與惡,
將結善業,卻種輪迴因而不自知。
智者為善,卻不放在心上,
只認為是順良知做事,
不以為是作善事,自然不執著善。
善之心念,一樣有善報,
但內心不結善業,而能免輪迴。
(因業由心生,心不生則無業)

人因有心或無心而犯戒律,
將結惡業,亦為輪迴因。
智者因有心或無心而犯戒律,
即悔先罪,決不再犯。
此犯戒律之心亦不放在心上,
自然無擾其心。
雖受惡果,內心仍以無所受而受其受,欣然接受,
故自然內心無此惡業,終能免輪迴。
(因業由心生,心不生則無業)

此法名:「無業行」。
佛為無業人。
此無業行是殊勝法門,
一門直入,超越善惡諸法,
善惡諸法是對治法,非佛法。
若不解此法者,
雖已承受其果報,
但自心仍然生其善惡諸業,故輪迴不止。
佛雖與眾生同住於世,
但佛深知業障本空,
故其一切行,均為「無業行」。

七佛通誡偈曰: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其間,「自淨其意」即是無業行之法要。

台長: 平常人
人氣(3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