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因為重複性太高,由第一次的魚蝦貝蟹……至無數次的貝蟹魚蝦,喜新厭舊的人終究會覺得無趣,以為廣大的海洋不過爾爾,只是一大海缸魚蝦貝蟹來回逡游,或者躲在珊瑚礁洞口靦腆探頭探腦而已,了無新意。
放眼周遭眾多潛伴,和我一樣資歷十年以上,仍然對每一次下水充滿期待的人,寥寥可數。不論眼前的水族是否見過,我依然看得津津有味,彷彿初見時的好奇與鍾情,這在潛水員中也許是異數。許多人隨著下水時日一久,漸漸被大海冷卻了熱情,等低盪到常溫,便毫不留戀將潛水設備封箱、轉賣。
儘管潛水者紛紛上岸,投向其他更新鮮刺激的休閒遊戲,陸地還是有人看著一碧的神祕海洋而心動,前仆後繼躍入海中。
對海的好奇有多大,決定人們停留在海中的時間長短。如何讓辛苦指導的學生可以持續潛水,不再是蘸幾下海水便見異思遷消失無蹤,是教練一貫的難題。後來他終於想出方法:讓潛水員升級。
等訓練學生拿到advance進階潛水員執照,擁有穩定的潛水技術及照顧自己的能力之後,為了他們進一步在海裡有事可做、可玩、可忙,便鼓勵他們攝影,不管動態或靜態,把陸地觀光那一套「走到哪裡,拍到哪裡」搬下海就對了。
如此一來,教練帶團潛水不必擔心他們像一群國中生參加校外教學那般,三兩成群吱吱喳喳,你推我擠,邊打鬧著走馬看花。雖然潛水員無法開口,但是一樣東跑西跑,哪裡人多就往哪裡探頭湊熱鬧,按住別人肩上或氣瓶,順便嘩地吐出連珠氣泡,驚動了敏感的水族縮回洞內,也妨礙別人攝影,讓教練頗傷腦筋。而這一切混亂,在他們開始攝影之後,便明顯改善。每次下水,眾人像領了參觀學習單的小學生,在當地導潛的帶領下,每到一個定點、每發現一個小生物,他們便耐心排隊等待,等輪到自己,便上下左右尋找最佳的角度,喀嚓喀嚓,把所見的填寫在記憶卡,上岸以後有豐碩的成果,擁有一些行程紀錄,潛水員終於知道下水要做什麼,忙得時光飛逝而意猶未盡。
對這些記錄,有些人相當珍視,追根究柢查閱資料,但有些人生性懶散,也十足像個小學生,完成旅遊之後,便把一疊沿路記寫的學習單置諸腦後。問他在水下看到什麼,他會把每個景點認真記錄的影像給你:「哪!拍到這些。」如果好奇地進一步詢問照片上的水族名稱,他多半只是無奈搔搔頭,畢竟海中生物並不像海生館一樣,會清清楚楚在洞口立解說牌,否則他可能會鉅細靡遺拍下來給你看。
眾多的攝影者中,L是我見過最好學的潛水員,求知慾強,記憶也強,每次出遊前會收集資訊,研究當地特有生物習性,甚至開出「菜單」,向當地導潛指定想拍攝的景物。此外,多方蒐集海底攝影作品,揣摩最佳拍攝角度,並且在家利用浴缸模擬情境,調整各種光圈快門,實驗出最佳模式,減少下海拍攝的失誤,還特意訓練自己靠著觸覺摸索就可以迅速轉換拍攝模式與裝卸微距鏡頭,以期在瞬息變化的海中得以分秒必爭。而下海之後,不到最後關頭不輕易出水,好幾次他沉浸在拍攝中,忽然感覺呼吸困難,才發現空氣已經告罄,不得不忍痛結束攝影,緊急游泳上升。為了在短短假期多次潛水,停留在二、三十米深處多拍攝幾張豆丁海馬,不惜花更多費用租高壓氧氣瓶,以降低體內的氮殘。
在海中L總是緊緊黏著導潛,深怕漏失什麼。每次上岸,當別人輕鬆玩樂時,他依然勤奮不懈,分門別類整理,並且樂於和眾人分享自己的成果,我最喜歡跟L去潛水,在他的細心規畫下,導潛無不全力以赴,簡直在海底地毯式搜索,收穫總比事先所預期來得多。
而我一直滿足於在海中無所事事,遊目閒晃,雖然也曾經心動拿起相機,但總覺得如此一來,原本廣袤的海洋便迅速縮減為一方小小視窗,反而無法盡興,尤其上岸後還得小心翼翼換電池、清理相機及防水殼,對只想悠閒度假、翻閱圖鑑對照水下所見就已滿足的我來說,是個額外的負擔,所以不久便放棄。
放棄攝影之後,很快便發現自己的尷尬處境。所有潛伴下海時人手一機,閃光燈此起彼落,很認真記錄「到此一遊」。在教練的叮嚀下,大家形成的默契是:以攝影者優先,其餘純觀光者自動禮讓。也許沒有人相信,我可以和螳螂蝦玩「誰先把眼睛移開,誰就輸了」的遊戲,還可以趁機端詳那雙比人類多出四倍分辨顏色的細胞,而且據說可以看到紫外線照射的大眼睛,到底有何玄機?長時間盯著螳螂蝦眼珠咕嚕流轉,上頭還有光點移動,一邊提防牠那力量奇大可以擊碎貝類外殼的前肢。但這樣純欣賞,在眾人看來比不上相機捕捉畫面來得慎重其事,我必須讓開位置,「拍者為大」,等候一個個相機完成作品,才能繼續和牠相看兩不厭。但通常螳螂蝦對那類似狗仔隊的閃燈逼視顯得不耐煩,很快就掉頭,小碎步離開。於是,我若不搶在相機大隊到來之前先狼吞虎嚥的看幾眼,便只能目送著牠們遠去的背影。
即使如此,我還是可以自得其樂,有些不是相機獵豔的對象,便可以盡情窺視,儘管只是一隻趴伏在珊瑚礁石上的鷹斑鯛,或從洞口探出頭咧嘴微笑的魚,牠們對我的好奇不亞於我對牠們,人魚彼此探索,海中對望。有時候過於專注看著牠們,反而吸引眾多相機湊過來,以為我發現什麼稀奇生物。
就這樣,身邊的潛水員不斷更新設備,我則帶著好奇的雙眼下海,以不同方式得其所哉。偶爾一二位不小心相機進水,此後的行程便可以看到他們失魂落魄,跟著大家游向這隻海蛞蝓、那隻躄魚,卻只能眼巴巴欣羨別人猛按相機,那股落寞的神態彷彿被團體孤立的小孩,看得到,玩不到,說不盡的悵惘。
如果潛水員update還有遺憾,大概只剩拍了照不能即時「打卡」,無法和在陸地用餐時拍下每一道美食飲料甜點一樣,也在珊瑚、海葵、小丑魚前自拍,比出「YA」的手勢,告訴臉書眾多親友自己所在的經緯度,讓人羨慕猛按「讚」。不過科技發明常常出人意料之外,也許有朝一日,人真的可以下海打卡,但這卻是很多潛水者不樂意見到的,因為如此一來,那些苦心隱匿、鮮為人知的「祕密花園」,將陷入難以想像的浩劫。
圖/薛好薰
─聯合副刊201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