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24 21:36:04| 人氣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区性习俗与庆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地区性习俗与庆祝

[编辑] 北欧
德国和荷兰在12月6日庆祝类似英语国家的圣尼古拉斯日.荷兰语称作Sinterklaasavond(圣尼古拉斯事件)的日子要比圣诞节重要的多,虽然近年来,一些荷兰人也开始庆祝平安夜和圣诞老人。

Sinterklaas这一形象是由真实的圣尼古拉斯和英国以及美洲的圣诞老人综合演化而来,Sinterklaas会在12月5日给企求礼物的小朋友带来礼物。他的装束是红色的主教外套和主教发冠,骑着一匹白色骏马在房顶间穿梭,Sinterklaas有一群被称为’zwarte Pieten’(黑彼得)的喜爱恶作剧的助手。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部分地区,令人小朋友感到恐惧的Knecht Ruprecht也会出现在传说中。

在德国,圣诞节的庆祝在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传统之一。德國於12月25日時,有點類似中國的新年,一家人會一起吃晚餐,飯後一起聽音樂和談談這一年的生活情況,且小孩會於學校美勞課或是閒於時間自行製作手工藝品,或者利用自己的零用錢,買禮物送給父母親,來渡過聖誕節。然後12月26日時,會有親戚到你家作客或者是你父母帶你拜訪親戚家,有點像中國的初二回娘家。在圣尼古拉斯日后,圣诞节基本是属于儿童们的节日,一般真正的圣诞礼物送出日期是发生在圣诞前夜,在简单的晚餐後圣诞礼物会被放置在圣诞树下。而圣诞大餐传统上要在12月25日享用,主菜一般是家禽(典型的例子是一只烤鹅)。圣诞礼物是与圣尼古拉斯长的很像的Weihnachtsmann(直译圣诞老人)带来的,或者有时候由Christkind带来-一位可能是或可能不是代表婴儿时期耶稣的顽皮的小朋友。商业上,Striezelmarkt绝对是一个全世界的圣诞礼物制作中心,这也是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地区的骄傲,巧妙制作和印刷的产品被销往世界各地。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国玩具的大量涌入,给德累斯顿当地的企业带来了不少的压力。甚至有些公司开始打算把车间转移到东欧、土耳其甚至亚洲地区,以提高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

在瑞典,传统上公司会在圣诞节前一星期邀请员工参加一个圣诞smörgåsbord午餐(julbord或jullunch)。为了防止圣诞节期间可能导致的食物中毒,瑞典报纸传统上每年都要不遗余力的作一些实验室试验有关的报道,警告市民冷肉和蛋黄酱这些东西不要放在室温条件下以防变质。圣诞节在瑞典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享受美食时节,圣诞节盛宴上的重点还是以烘烤火腿为主,但是哪一天享用它在不同的地方却也不同。不过在瑞典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那就是圣诞前夜这一天也就是12月24日下午3点准时收看迪士尼的特别节目。

挪威的圣诞大餐会在12月24日举行,然后”Julenissen”会带礼物给表现好的小朋友。经过安静的与家人团聚的12月25日,节礼日後会有另一场大型庆祝,儿童们会在此时在邻居中挨家挨户接受款待。Joulupukki(或圣诞山羊)是芬兰版的圣诞老人。他坐在驯鹿拉的雪橇里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发送礼物。


[编辑] 南歐
意大利人的圣诞节柔合了现代传统及罗马祖先遗留下、庆祝Natale(译者注: 圣诞节的意大利文)的习俗。圣诞的降临节同日从古罗马的神农节(Saturnalia) 中的异教徒庆典由来的可能性,而她们的假期就从这天开始一直到显现节。食物、 宗教仪式、圣诞摆设和送礼都是重点项目。在某些地区,礼物是由La Befana (译者注:意大利传说送礼物给小朋友的老妇)于显现节时送出的,其他的地区则 由小耶稣于圣诞节或平安夜送出。而近年,他们的位置渐渐被Babbo Natale- 一个像圣诞老人的人物-取代。


希臘的聖誕船裝飾在希臘,縱然樹木是要進口的,但船是聖誕的傳統像徵。


[编辑] 中欧
在捷克共和国人们主要是在12月24号或圣诞夜(Štědrý den意思为慷慨的一天)庆祝圣诞节,这天晚上大家会相互赠送礼物.虽在12月25号和26号也可以.根据传统,礼物是由Ježíšek(”小耶稣”)或带来的.为了使节日更丰富有趣,很多古老的圣诞传统保存了下来.人们被告戒在正式的晚宴准备好前,圣诞夜里不能吃任何东西,为了能看见闪闪发亮的烤猪.礼物被安置在圣诞树下(通常是云杉或松树).人们将会在晚餐后开启自己的礼物.

另外捷克的圣诞传统习俗还包括对来年的预测.他们将苹果切开,如果第一下能看见苹果核就预示来年具有好运气,如果没有就表示来年的不顺.女孩们将她们的鞋子从肩头抛过,如果鞋尖指向门的方向,就预示着着女孩来年将会出嫁.另一个传统是将一点熔铅倒入水中,根据铅在水中形成的形状来猜测来年的运式.

在波兰,圣诞夜是宴会的第一天.宴会是从圣诞夜第一颗星星出现时开始的,然后大家开始互赠礼物.在第二天人们会走访亲戚朋友们.

在斯洛伐克,圣诞节是一个大型的家庭,食物,宗教庆典.2001年,一个大型的耶稣诞生场景在布拉迪斯拉发造建并展出,还计划将它封装以在其他城市展出.


[编辑] 东欧和俄国
在東歐,斯拉夫的鄉村有個傳統稱為「森林爺爺」(Ded Moroz).根據傳說,他乘著神奇的”三駕馬車”(一種裝飾華麗由三隻馬拉動的雪橇)旅行,並且分送禮物給小孩子們。他被認為是聖誕老人更勝於是聖尼古拉斯的後代。

經過數十年共產黨政權的打壓後,從1992年開始,聖誕節慶祝在俄國重新復甦。聖誕夜的「神聖晚餐」包含十二道菜餚,每一道都是為了紀念耶穌的門徒。雖然俄國的傳統有些被轉移到新年,但大多數仍被保留至今日,例如:拜訪並給「森林爺爺」和他的「雪女」的禮物。許多現存的俄國聖誕節習俗,包括聖誕樹或是「yolka」,都在彼得大帝十八世紀末期的西遊之後流傳開。

在波蘭,聖誕夜是齋戒的第一天,然後,在第一顆星星出現,交換禮物之後人們便開始享受。而接下來的日子通常是用來拜訪朋友的。


[编辑] 英国

為了慶祝聖誕節所裝飾的房子(英國西南部)圣诞拉炮(Christmas cracker)是一種慶祝聖誕節不可或缺的形式,而圣诞童话闹剧(pantomime)更是風行於年輕的家庭中。節慶Nine Lessons and Carols在劍橋是一個很流行的宗教活動。自從西元1947年开始每年挪威首都奧斯陸都會贈送一棵云杉樹給英國人民作為表示英國於二戰支援挪威的感謝之意。這棵樹立於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鸽子广场, Trafalgar Square)而且是全英國最知名的聖誕樹, 象征着英国和挪威人民之间的友谊。


[编辑] 北美
除了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出现法国式的圣诞老人Pere Noel之外,在美国和加拿大,圣诞老人的习俗基本上是相同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摆放圣诞树和滑冰场的盛大溜冰活动、华盛顿的给白宫上圣诞装饰的的活动,是美国圣诞节中最亮丽的风景线。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在每年都会跟踪圣诞老人在全球的行程,这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在墨西哥,posada是诸多非宗教式的圣诞节庆祝活动中的最亮点。在九天中,一群群城镇市民挨家挨户地走访,象征着刚出生的耶稣的拜访者。人们还在特定时间在家中玩从piñata中打出圣诞礼物的小游戏。


[编辑] 南美
在天主教盛行的南美,圣诞节的庆祝活动充满着宗教主题。在这些国家,世俗的风俗和互赠礼物是欧洲和美洲土著人传统的混合体,并且正越来越多的受到了美国文化的影响。 在哥伦比亚赠送礼物的传统中有一个为孩子们带来礼物的”El Niño Jesus” (小基督),在智利成了”Viejo Pasquero”(圣诞老人),在巴西有被称为”Papai Noel”,后两者与通常意义上的圣诞老人有很大联系。南美洲的圣诞老人穿的更加凉快,这或许与南美温暖的圣诞节有关。圣诞老人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在晚上进入孩子们的房间,从梯子到跳跃床,应有尽有。在阿根廷,人们在一月六日,当地的“三圣节”(”Three Kings Day”)赠送圣诞礼物,那时是孩子们在去伯利恒朝圣的路上遇见的圣者用点心和小礼物装满了孩子们放在床下的鞋子。

无论在人们的家中还是在公共场合,耶稣形象在南美的圣诞庆祝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像秘鲁这样有着大量南美原住民后裔的地区,耶稣形象会使用历史悠久的技法手工雕刻。在墨西哥,乡村居民一起参与一场围绕耶稣基督诞生的故事表演也是常见的。全家一起享用圣诞大餐是非常重要的,饭菜内容各有不同。但圣诞烛光却几乎是夏夜中都有的一景,特别的ì在巴西城市中还常常可以在这天观赏烟火表演。


[编辑] 亚洲
早年台灣在12月25日這一天同時慶祝「行憲紀念日」,紀念在1947年12月25日制訂的「中華民國憲法」,所以很湊巧的聖誕節也放假一天;1998年台灣實施隔週週休二日,12月25日由當時行政院以放假可以跟國際接軌為由而維持放假,但2001年正式實施双休日制之後,行憲紀念日已經不放假(但部份適用工時雙週84小時制的勞工,仍然有放假),不過民眾慶祝聖誕節的氣氛卻愈來愈濃厚。中華民國总统陈水扁在2005年11月25日赠勋教廷前任外交部長陶然枢机主教後,表示希望台湾「与世界同步」,圣诞节也放假一天。當時引起部分台湾舆论认为陈水扁是刻意以「圣诞节放假」来巩固教廷邦交。

日本民众完全接受了西方圣诞老人来庆祝圣诞节,但是他们的新年是更重要的节日。在印度大部分教育机构有圣诞假期,假期在圣诞节前几天开始在元旦几天後结束。圣诞节因为圣诞老人礼物和购物在印地语里被叫bada din(大日子)。

属于天主教国家菲律宾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圣诞季。传统上,菲律宾的圣诞节从12月16日开始。传统上被西班牙人被称作Misas de Aguinaldo(礼物弥撒),他们更通俗的菲律宾名字是Simbang Gabi。12月24日的平安夜会有预先准备好的”noche buena” -- 在午夜弥撒後的传统圣诞盛宴。家庭成员坐在一起尽情享用传统noche buena,菜主要包括queso de bola(”芝士球”,通常使用伊丹奶酪做成)和jamon(圣诞火腿)。节日里孩子们会向他们的神父要aguinaldos(礼物)神父则会快乐的赠与礼物然后祝福他们繁荣快乐。

在香港,聖誕節是公眾假期(12月25日及12月26日,即聖誕節及節禮日)。聖誕節氣氛亦很濃厚,很多商場早在11月上中旬已開始佈置聖誕燈飾。平安夜,年青人喜歡帶著情侶到尖沙咀欣賞聖誕燈飾,開聖誕派對,或到蘭桂坊等地狂歡,基督教及天主教徒則會參加報佳音等宗教聚會。聖誕日及翌日,商店、食肆及娛樂場所仍會照常營業,不少人會陪同愛侶出外消遣,亦有不少人會出國旅行。最近幾年,聖誕節將焦點完全集中在與情侶一起慶祝,變成一年內第二個情人節。此外,香港人普遍誤解節禮日為「拆禮物日」,以為所有在聖誕節前接受的禮物必須要待到此日才可拆開。其實歐美並沒有此傳統。在歐美,所有聖誕節禮物早在平安夜或者聖誕日早上已經拆開。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A%82%E7%A4%BC%E6%97%A5




在韩国和帝汶岛,都拥有数量可观的基督徒,所以在那里圣诞节也是官方假日。


[编辑] 其他南半球地区
南半球的英联邦国家的圣诞节依然是在12月25日庆祝,虽然其时正值他们夏季的酷暑时节.这与圣诞节通常的冬季形象很不协调,这种错位的结果会出现穿着红色毛皮大氅的圣诞老人却乘着冲浪板到澳大利亚的邦迪海滩去吃露天火鸡烧烤。


[编辑] 其他地区
参见冬季节日列表和世界上的圣诞节以了解非英语国家的相关消息。


[编辑] 圣诞艺术及媒体
圣诞节激发了许多虚构的圣诞故事,试图用现在的神话故事的形式表现圣诞节精神。内容通常是触动心灵的关于圣诞奇迹的故事。他们中的一些已经变得非常有名并且已经变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故事已经被作为圣诞传统流传至今。


圣诞期间上映的新片是不仅是每年电影工业票房的保证,圣诞也是各大电影公司和著名导演群雄逐鹿的黄金时节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胡桃夹子芭蕾舞剧。故事叙述的是一位年轻俄国女孩在圣诞夜进入梦境後发现圣诞饰品都有了生命的故事,类似的还有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小氣財神》。《小氣財神》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吝啬鬼Ebenezer Scrooge的故事。Scrooge拒绝圣诞节所代表的发善心和同情他人的精神ì直到他遇见了向他展现了后果的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圣诞精灵。通过这个和其他一些故事,狄更斯基本把英语国家的圣诞节庆祝状况描述了出来(树,葡萄干布丁,颂歌等等)同时故事也反对了圣诞节期间的商业气息。

如果说狄更斯描述了英语国家的圣诞景象,那么Thomas Nast和克莱门特·摩尔就提供了现代英语国家圣诞老人的基本形象。Nast的19世纪的图画给出了圣诞老人的相貌,同时摩尔的A Visit from St. Nicholas一诗(通俗的名字是”圣诞前夜”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则描绘了圣诞老人胖乎乎声音宏亮的形象和圣诞前夜乘着雪橇来到屋顶的情形。

虽然圣诞节的符号象征已经通过电视电影广泛传播,但在一些坚持传统的国家仍旧保持原样,圣诞老人及其故事也各国有别。一些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圣诞节故事并非如狄更斯描述的那样轻松愉快,如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贫困无助的小女孩在平安夜赤脚走在覆着白雪的街道上,徒劳的试图去卖出她的火柴,对身边人们幸福的圣诞庆祝她只能看着。她不敢回家,因为她爸又在酗酒。不像英语国家的圣诞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最终以悲剧结尾。

許多關於聖誕節的故事都收錄在電影和電視上,同時亦被無數次地於電台和電視上廣播。自从19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影像制品的普及,每年的圣诞假日期间,这些故事的录像带和影碟都得到了热卖。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电影 风云人物,这电影的主题就是映射一首圣诞赞颂歌。 影片中的英雄乔治·贝利是一个商人,梦想帮助社区里的每一个人。有一年圣诞夜守护天使找到正在绝望中就要自杀的他,并向他指出他的存在对周围的其他人意义有多么的重大。最著名的动画产品莫过于查理·布朗的圣诞节,查理·布朗因为不满意发现假日的深层次含义的尝试而苦恼不已。

为数不多的真实故事成了永远流传的圣诞故事。圣诞赞美歌《平安夜》背后的故事还有 ”Yes, Virginia, there is a Santa Claus” 是其中最著名的。

广播和电视也会安排圣诞主题的节目。广播电台会播放圣诞歌曲,经典音乐,赞美诗合唱如韓德爾的《弥赛亚》。其中经典圣诞歌曲有改编自柴可夫斯基地芭蕾舞乐章的胡桃鉗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圣诞宗教剧》(作品号第 BWV 248)。电视台也会在圣诞节期间奉献出多姿多彩的节目,讲述传统,播放一些经典影片,制作一些专题节目等。

参见: 媒体中的圣诞节


台長: 苹果薄荷冰
人氣(5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