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8-15 15:38:53| 人氣2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精準醫療再升級!轉移性腸癌決勝關鍵:治療前先測RAS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Mark奕廷】晚期腸癌病友新福音!以往第四期轉移性腸癌病友作RAS檢測需自費,經濟負擔重常錯失及早正確用藥的時機,但自今年六月以後檢測納入健保,連同醫療可為癌友省下一筆可觀費用,是大好消息。

40歲的郭先生,平日作息正常、不菸不酒,卻在去年公司例行健檢中,意外在肝臟超音波發現一處小陰影,進一步追查發現是晚期大腸直腸癌併發肝轉移,幸好,選擇相信醫師的專業,並且在適當的治療下獲得改善,腫瘤控制狀況迄今穩定。

圖/受新冠疫情影響,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邀請楊純豪理事長(中)、王照元教授(右)與梁逸歆醫師,以異地連線方式,提醒轉移性腸癌病友治療前先做RAS基因檢測,以達精準醫療。

 

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純豪理事長表示,大腸直腸癌連續13年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每年新增超過16000名患者,相當於每30分鐘就有1人確診;其中,約2成病友確診時已是第4期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5年存活率約13%,對比第1期確診病友存活率超過90%,差距懸殊。

 

楊純豪醫師指出,對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以化療搭配標靶藥物為主,但腸癌標靶藥物分為「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和「抗血管新生標靶」兩種,病友在確診為轉移性腸癌後,應該先做RAS基因檢測,再決定相對應的標靶藥物。

 

臺大醫學院附設醫院腫瘤醫學部梁逸歆醫師提到,大腸直腸癌轉移部位以肝臟占4成為最高,主要可能與血液回流機制有關,肝臟是腸道血液回流途中的第一關,相對較容易造成血液中轉移癌細胞落地生根,而導致癌變。

圖/高雄醫學大學附屬中和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王照元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附屬中和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王照元解說,表皮生長因子是一種蛋白質,外於細胞膜表面,易刺激癌細胞生長,因此國際治療指引與台灣共識一致建議,轉移性腸癌RAS基因無變異者,優先考慮化療合併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藉阻斷表皮生長因子訊息傳遞路徑,進而抑制腸癌細胞的生長,同時增強腸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提升治療效果。

 

國際研究顯示,相較於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轉移性腸癌RAS基因無變異者接受作用專一的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治療,整體存活延長6-10個月。另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歷經6年,研究173位RAS基因無變異之轉移性腸癌病友的標靶治療差異,結果顯示一線接受化療併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治療的組別,中位存活期長達40個月,比併用抗血管新生標靶組多10個月。

 

王照元醫師補充說,至於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治療效果是否因病灶在左右側大腸而異,高醫研究顯示一樣效果較佳,打破過往「左大腸優先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右大腸用抗血管新生標靶」的用藥習慣,突顯出影響轉移性腸癌病友治療成效的關鍵,在於RAS基因是否變異,而非病灶位置。

台長: Melody & Lily & Mark
人氣(2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