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28 01:44:05| 人氣5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德瑞克˙賈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晚,我累極了,我的目光無法集中,我的身體逐漸消沉。同性戀的朋友們,在我離那麼而去的時候,我會唱著歌離開。作為見證人,我必須寫這個時代的悲傷,但不是要拂去你們的笑容。請讀一讀我在字裡行間所寫的這個世界的關懷愛心,然後,把書合上,去愛吧!希望你們有更好的未來,無憂無慮地去愛。也請記住我們也曾愛過。夜幕逐漸掩下,星光便會露出。”

“我活在愛中!”

           德瑞克˙賈曼《自承風險》(At Your Own Risk)



關於作者:

 德瑞克˙賈曼死於愛滋病,死在英國眾議院投票決定同性戀合法年齡的前兩天,享年39歲
 他是畫家、詩人,電影導演,獨立制片人,甚至是同性戀權利活動家,向來坦率、直言,極有藝術情趣和創造力,又獨立於世,桀驁不遜。尤其是當他發現自己感染愛滋病後,更以其真誠、勇毅、智慧的態度,為同性戀者尋求正義和公理,成為先鋒藝術家們和年輕是同性戀者們的精神支柱和行動楷模,但同時卻也因此成為這個傳統保守國度中許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他主動要求醫生對他停止用葯的,即使他的雙目已完全失明,皮膚、肌肉都在脫落,他仍毅然決然地顯示他的尊嚴以及超人的耐心、毅力和勇氣。


作品集:

 1975年《塞巴斯蒂安》(Sebastine)
 1978年《慶典》(Jubilee)
1979年《暴風雨》
1986年《卡拉瓦喬》(Caravaggio)
1987年《最后的英格蘭》(The Last of England)
1988年《戰地挽歌》(War Requien)
1990年《花園》(The Garden)
1991年《愛德華二世》(Edward Ⅱ)
1993年《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最後一部影片,為他去世前不久拍攝的《藍色》(Blue)。

這部電影,沒有畫面,只有藍色,描述了他與愛滋病共存的最後歲月,是不同尋常的對病情的藝術性解釋。拍攝這部電影時,加曼幾乎已完全失明,但他自知,這將是他的最後一部電影,他要“給人們一種感覺,最起碼讓人們感覺到死亡是怎麼回事。”
 因此,他在藝術上賦的最後一次的創新,他拒絕表現物象、景致和人體,把電影的形式推到極致。藍色,是裹屍布的顏色,是沉沒、受難的顏色,卻也是天空、大海和飛燕草的顏色。

 “愛琴海中的珍珠魚,深深的海水,沖洗著死亡之島……在輕柔的風中,丟失的男孩子,永遠睡熟了。深深的擁抱,咸咸的嘴唇相吻……我們的名字將被忘記,沒有人再會記住……在你的墓上,我放下一株飛燕草,一片藍色。”





台長: 昨日
人氣(5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彩虹同志(同志心情、資訊) | 個人分類: 嗑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面子(Saving Face)》
此分類上一篇:˙ 蝴蝶飛去,心還在不在?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