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是由衷發出的。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o^天晴^o^
那天是學校的旅行日。
身為二年級班主任的我,因為班中學生均有家長陪同的關係,本以為跟新同事不大相熟的我會納悶當場,卻讓我對新校學生有另一番見解……
記得上年有意從馬鞍山轉到元朗區任教的時候,一位主任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就算要轉學校,也千萬不要挑元朗區,理由有三:一、元朗區學生的成績一直遠低於其他地區,老師自然要付出更大的心力;二、元朗鄰近內地,不少學生是新移民,其父母背景比較複雜,知識水平亦不高(甚至是文盲),令家校合作更形困難;三、元朗區長期高踞全港虐兒及虐妻的榜首,家庭背景比較複雜,學生行為問題亦多。
聽到這堆駭人聽聞的數字,當時的我沒有太大的反應,因為那時我想他只是設法把我留在原校,故希望利用這些數字來嚇唬我而已。但在這學校教了兩三個月,每次例會的題目總離不開「某某學生行為問題」、「怎樣提升學生的 TSA 成績」、「學生家庭問題何其嚴重」等課題,我方才知道,原來主任說的話並不假。
當上老師剛好三年,老實說,確實有點失望。本來是想逃離既醜陋又謊話連篇的世界才當上老師,可是當上了老師,才發現小孩已經不再純真。不知是否因為物質豐富了,所有東西對於小孩都很容易得到,他們開始忘了感激。記得小時候,老師送給我們的東西不多,但我們對老師所贈之物品無不珍而重之,接受那一刻,幾乎要掉下淚來。
因為,我們知道,這些都不是必然的。
之前所教的兩所小學,都是些生於比較富裕家庭的小孩。他們沒錯是有教養,可惜,就是太有教養的關係,竟然對老師所送的物品肆無忌憚的要求起來。有一次,學生收到我送的禮物後,竟然說下次要一個哈佬吉蒂筆袋,我很生氣,因為送禮物給學生是額外的,不是必然的事;如果學生聽話,再昂貴的東西也送得樂意,卻討厭小孩子無理的苛索。
這班元朗區的小四學生,雖然讀書成績比較差,卻擁有小孩子純真的心,真令我喜出望外。事緣這班小四學生因為學校規定沒有燒烤的份兒,便帶備大量食物來野餐,十多人給我送上一大堆包括壽司、曲奇、水果、雞翼、三文治等食物,就算我吃得飽飽,卻依然陸續有來,吃得我要捧著肚子回到同事處。
豈料,不消一分鐘,幾位平時含羞答答的女孩子倖倖然地走過來跟我這位英文科任談天。她們對我的事似乎很有興趣,不斷的問我問題,而我亦趁機教她們英文。對她們了解多了,發覺她們對老師又敬又畏,彷彿看到從前那個小學生時代的自己。她們充滿好奇心,九歲的她們常常掛著甜美的笑容,比起現今六歲已不相信童話的小孩子可愛多了。
天氣悶熱,談到口乾了。她們陪我到士多買點雪糕來吃,她們一行六人把我團團圍住,好像保護証人那麼誇張呢。到了士多,我買了一杯雪糕,看見她們滿頭大汗,便問她們吃不吃唧唧冰,其中一個衝口而出:「好呀!但我沒錢。」想起小時候的自己也是沒有零用錢的,便說:「不要緊!黃老師請客。」正在準備付錢的時候,她們竟低下頭來,小聲地說:「黃老師,不用了。」說時斜斜地望著那支正遞給她們的冰棒,吞了一把口水。我知道她們很想吃,只是不好意思。我隨便安了一個答謝她們替老師辦事的理由,直截了當的問那個正在吞口水的女孩:「要士多啤梨味還是蘋果味﹖」她微微的伸出食指指著右邊的蘋果味,我便把綠色的冰棒塞到她手上去。其他女孩見狀,才放膽告訴我她們喜歡的口味。
我們邊說邊吃,什麼暑也全消。看見她們帶著燦爛的笑容珍惜地一口一口的吃著老師送的冰棒,我不禁稱讚她們擁有良好的品性,要好好保持呢。她們說還是第一次吃老師送的冰棒,令她們十分難忘。
其實,這又何嘗不令我難忘呢。
後來,我見男孩們都在捉田雞,便齊集他們一起玩集體遊戲,我們一起玩了掉手帕、紅綠燈、閃避球這些老舊的玩意。豈料,當我走開帶二年級集體活動,意外就發生了。一班十來歲的青年在燒烤場地踢足球,更誤傷了我其中一個女學生。眼見她右耳通紅,眼淚連連,我立即帶她到洗水間去沖洗耳朵,希望能讓她舒服點。舒服是舒服了點,卻未能令她停止哭泣。尤其是那班打扮怪怪的青年人老纏著我的學生不放,說了些具挑逗性的說話,還買了一包糖作賠罪。我謝絕了他們的好意,並領那位學生坐到同事旁。
豈料,另一學生卻接過那糖,並交到受傷學生的手上。我怕他們不懷好意,教他們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物件,然後請學生把糖交還他們。還好,學生聽了我的教導後,立即把糖歸還,而那班男孩就再沒有糾纏下去了。
此時,看見那位學生耳朵周圍還是泛紅一片,便再帶她去沖洗耳朵。回來後,還是不湊效。我只好施展最後的一招——
喝水。
哭得累了,喝水是最好的辦法。這是一個做了十年老師教的妙法。
我問她口不口渴,然後請同學把她的水壺領來,才發現她們的水早已喝光,我正打算請同學替我給她買瓶水的時候,她卻堅持地說:「黃老師,不用了。」我大惑不解,後來看見她的眼神,我終於明白了。我先請同學察看附近有否飲水機,結果是沒有。再問同學可否借一些水給她,卻赫然發現原來身邊所有同學的水也都喝光了。
我無計可施,靈機一觸,把手上的綠茶喝光,然後請學生替我買一瓶水回來。我把買回來的水分給大家,並強調:這不是買給你們的,只是黃老師口渴了而已。她終於釋懷,我替她倒了水,又把其餘的分給其他同學,豈料愈來愈多同學加入,分到最後一位同學,剛好只剩下最後的一份給我。估不到平常數學差勁的我竟可把一瓶 500 毫升的水平均地分給十二人。(還給我自己留了一口呢!)
果然,水喝完了,淚也停止了。
經過這次旅行的經歷,深深地領悟到「自証寓言」的厲害:如果我們對那件事沒有信心,便一定做不來;同樣地,我內心深處一直介懷著主任那些言論,致令自己看新校什麼也不順心,教學效能自然差勁。閉上眼睛,用心感受,元朗區的學生不是真的那麼壞,原來,一直是自己替自己製造不快。
拿下了有色眼鏡,所有東西其實也很可愛。
(written by 阿然 on Dec 14, 2006)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