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27 01:46:55| 人氣1,421|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決戰21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導演 羅伯·路克提
監製 凱文·史貝西
布來特·瑞納
戴納·布魯提
麥可·德·魯卡
編劇 班·馬立克
彼德·史坦菲德
亞倫·洛伯
演出 吉姆·史特葛斯
凱文·史貝西
凱特·柏斯沃
勞倫斯·費許朋
音樂 大衛·薩迪
攝影 羅素·卡本特
剪輯 伊利歐·葛漢
發行商 哥倫比亞影業
上映日期 美國-2008年3月28日
台灣-2008年5月16日
片長 123 分鐘
產地 美國
語言 英文
製片預算 3千5百萬美元
這是一部於美國在2008年由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所製作的電影,這部電影由 吉姆·史特葛斯、凱文·史貝西、凱特·柏斯沃、和勞倫斯·費許朋所主演。這個故事主要架構在一個於1990年間的MIT Blackjack Team(MIT的21點社團)。

這部電影改編自《贏遍賭城》,為班·馬立克的暢銷小說,小說中的主角班·坎貝爾確有其人,在真實世界中班為華裔的馬愷文(Jeff Ma)。這部電影於2008年3月28日在美國首映。
劇情概要

Ben Campbell (Jim Sturgess) 是 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他因為需要付龐大的學費,所以在他大學教授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如何破解21點。

在Ben非線性代數的課中,他成功解開蒙提霍爾問題的表現讓他的教授Mickey Rosa(凱文·斯貝西)為之驚艷。因此他以數學及統計天才學生的身分,被這位Mickey教授邀請加入他所領導的數學天才秘密社團,而這個由Mickey Rosa所領導的社團因為破解了21點所以每周末所有人皆持假的身分前往 拉斯維加斯賭錢(或者說撈錢比較恰當)。藉由計算贏牌的的機率及複雜的暗號,這個祕密社團贏遍了大多的賭場,然而此時主角Ben也因此漸漸的沉浸在被錢淹沒的快感、紙醉金迷的拉斯維加斯生活方式及他的隊友Jill Taylor (Kate Bosworth)之中。雖然計算牌(Card counting)並非非法,風險卻很高,是以主角們的挑戰變成了同時要成功且正確的計算牌與躲避酒店執事Cole Williams (Laurence Fishburne)的查緝。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改篇..
這是一部好片..也是好題材...
我想如果我有這樣的記憶力...
我也會來考驗一下我的能力...
電影當然會放大這個人的力量...
不過..現實中的此人也是很強的...
對了...他有客串片中的發牌員喔!!
大家找找唄!!

他叫馬愷文
以下是他的介紹:
MIT天才華裔“賭聖”玩轉美國賭場 算牌准如電腦

現年36歲的華裔“賭聖”馬愷文上世紀90年代就讀于麻省理工學院(MIT)。靠著如“英代爾晶片”一般神准的算牌能力,當年他和班上一幫鬼才學生橫掃美國各地賭城,跟莊家鬥智,大玩“21點”遊戲。手氣絕佳時,他們一晚就可以贏走近百萬美元。由於屢戰屢勝,馬愷文等人後來上了賭場的黑名單,成為“不受歡迎的人”。被迫金盆洗手後,目前他辦班授課,專門傳授“算牌秘笈”。3月28日,根據其真實故事改編的好萊塢電影《決勝21點》在北美首映,該片由奧斯卡影帝凱文・史派西主演,而馬愷文也在片中客串一位賭場莊家。


MIT天才轉戰賭場

據報導,現年36歲的華裔“賭聖”馬愷文目前居住在三藩市市,上世紀90年代畢業於美國名校麻省理工學院(MIT),是位計量分析的奇才。1994年,正在麻省理工就讀大三的他,原本打算畢業後進入醫學院繼續深造,不想受兩名同學邀請加入一個算牌系統小組----“麻省理工21點小組”。事實上,早在 1979年,麻省理工學院就出現了一個名叫“非賭不可怎麼賭”的迷你課程,讓專精數學的學生彼此切磋玩“21點”與算牌的技巧。

從此,馬愷文等人轉戰美國各地賭場,每逢週末固定攜帶10萬美元到拉斯維加斯和大西洋城的賭場下注,大玩一種名叫“21點”的賭博遊戲。靠著如“英代爾晶片”一般神准的算牌能力,他們回校時經常滿載而歸,有時一個晚上就能贏走90萬多美元,塞滿露營用的圓筒行李袋。據馬愷文介紹:“算牌只能提高3%的贏牌機率。雖然這是很簡單的算數,卻足以造成很大的差別。”


賭場“大出血”列出黑名單

為了防止真實身份敗露,馬愷文和同伴們巧妙地進行化妝易容。據當年某賭博集團的私家女偵探貝佛莉・葛裏芬介紹:“他們有時打扮成網球隊員,有時化裝成西裝革履的商人。你根本不知道他們會如何出現。我們只是像玩真正的大拼圖板一樣,把各種線索一點一點拼湊起來,逐漸發現一些相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玩牌。”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馬愷文和同伴利用算牌方式狂撈了約1000萬美元。各家“大出血”的賭場紛紛通過監視畫面將這些算牌人的大頭照存檔,建立一份黑名單。從此,馬愷文等人成為美國境內近百家賭場“21點”牌桌的“拒絕往來戶”。只要他們進入賭場,賭場員工便會以防賊似的眼神緊盯著他們。雖然算牌並不違法,可是賭場會像餐館對待著裝不整的顧客一樣,拒絕提供服務。許多賭場甚至坦白告訴這些算牌者,他們不受歡迎,若執意進場,將會背上侵入私人產業的罪名。


高新科技逼“老千”轉行

實現“資訊分享”之後,各大賭場利用先進的面容辨識軟體,把監視器拍攝的賭客影像,立即與已知的算牌者和其他“不受歡迎者”的照片比對。此外,電腦軟體也根據已建立的算牌模式,隨時監測異常的玩牌型態。更有甚者,一家名為“洗牌大師”的公司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推出一種“持續洗牌機”,讓人根本無法推算發牌順序。雖然一台“持續洗牌機”貴達1.8萬美元左右,不過由於很快就能賺回成本,各家賭場為了對付層出不窮的“老千”,依舊樂此不疲地引進。由於高新科技的出現,馬愷文等人被迫改走低調路線,從此玩牌不再出入大型賭場,直至最終金盆洗手。


賭聖”傳奇拍成電影

華裔“賭聖”馬愷文的故事,吸引了好萊塢導演的目光。3月28日,一部以此為藍本的新片《決勝21點》在北美首映。該片描述的是,上世紀90年代,一位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訓練一群數學高超的鬼才學生利用算牌技術,到賭城跟莊家鬥智,大玩“21點”。結果,這群學生橫掃各大賭場,狂撈賭金。在片中,奧斯卡影帝凱文・史貝西主演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兩位新生代演員吉姆・史特格斯和凱特・波茨沃斯則飾演數學天才學生。有趣的是,馬愷文本人除了擔任影片指導之外,還客串賭場莊家,過足戲癮。

據悉,算牌在拉斯維加斯至今仍是敏感話題。“決勝21點”當初在尋找拍片地點時,許多大賭場就曾拒絕提供場地。由於片中飾演馬愷文的男主角吉姆・史特格斯是英國人,起先他有點擔心馬愷文是否會因此感到不悅。吉姆表示:“結果他很好玩,我們第一次見面時,他就說我很像他,還一起到賭場飯店頂樓抽雪茄……他試圖教我怎麼算牌,我只能目瞪口呆,他就像是活的英代爾運算晶片。”馬愷文表示,他更在意的是演員能否掌握自己的性格以及和同學間的互動:“假如電影公司隨便找個亞洲演員,比如日本人或韓國人來扮演我,那會是更大的侮辱。”


重出江湖 辦班傳“秘笈”

告別“21點”遊戲之後,馬愷文轉而投入網路賭博業,並出任三藩市DoublePlaytv.com網站“馬愷文的瘋狂賭博世界”欄目的主持人,讓民眾上網虛擬交易職業球星,賭算球員的成就。提起當年的“豐功偉業”,馬愷文仍意猶未盡:“有時候,我真的很懷念那段日子。憑著一點點算數就能賺到那麼多錢,怎麼可能不想念呢?”除此之外,馬愷文還和當年另一位“麻省理工21點小組”成員、現年36歲的艾龐帝於最近重出江湖,以“21點研究所”的名義在紐約、拉斯維加斯開辦研討會,專門講授算牌技術。不過,一張門票貴達899美元,參加者除了可以聽課一整天,還可帶功課回家繼續練習。據悉,這些課程的內容包括:如何算得正確、調整賭注、完全掌握21點的基本策略、瞭解修正策略的時機。 文章來源:城市晚報

台長: *♡ANITA)♡*
人氣(1,421)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片 |
此分類上一篇:美人心機--The Other Boleyn Girl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