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22 19:03:40| 人氣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來!與民有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多年前剛到新聞處報到,因為主跑民政,每週三下午固定和市長及局處代表一同出席與民有約。平均兩個小時的與民有約,官員們仔細聆聽市民陳情,不論有無道理,市長都必須專注傾聽,然後能解決就解決,不能解決也要說出個所以然,才能讓遠道而來,甚至排隊等候多時的市民有個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答案。

後來換線,我已經不跑民政很久了,即便偶爾代班,也很久沒有參加與民有約。沒想到今天下午就有這個機會,邊聽市民陳情,也一邊想起過去採訪與民有約的情景,一路想來,趕跑了很多瞌睡蟲。

在這民意高張的年代,多年下來,陳情案件扣除陳年老案之後,寥寥無幾,但從阿扁到小馬哥,與民有約歷久不衰,這是市民可以和市長面對面溝通的管道,自是廢不得的一項便民服務措施。

猶記阿扁時代的與民有約經常在戶外辦理,廟宇前、大樹下、公園裡,都是市長和民眾約會的地點,難得有機會和市長大人見面,許多人難免滔滔不絕,藉此機會將心中積壓許久的委屈一吐而快,不過阿扁的強勢作風,在與民有約也展露無遺,只要抓到重點,他一定立即插話詢問局處意見,即使民眾不快,他也不予理會,明快裁示。二、三十案子,有時不到兩個小時就全部討論完畢。

小馬哥上任後,作風大不同,溫和的他體諒民眾排隊等候的辛勞,總會讓民眾暢所欲言,任憑一個案子講了半個小時,他也不忍打斷,局處代表暗示結束,他還關心民眾是否已經完整表達,區公所人員要扮黑臉也扮不起來,因此原本下午四、五點可結束的活動常常因而延長到六、七點。工作人員佩服他的耐心,卻也些許憂心效率問題。

市民到底是抱持怎麼樣的態度參加與民有約?想當然爾,要陳情,要市長幫忙解決問題,期待市長是現代包公,幫忙解決不平;但也有人為陳情而陳情,無法解決的問題一來再來;另有市民問題沒解決沒關係,但一定要市長幫忙簽名。

採訪與民有約的趣事一籮筐,有的老伯伯操著一口濃濃的鄉音,完全聽不懂;再不就是以講古的方式陳情,即使工作人員以鈴聲暗示,到後來直接開口要求講重點,可是陳情市民不理就是不理,直到工作人員將他團團圍住,才心不甘情不願暫停下來。也有民眾不全然十分明理,局處回答不滿意,拍桌、叫囂樣樣來,劃破原來的寧靜,嚇壞身旁的人,現場氣氛也尷尬到不行。

阿扁時代,曾有一名婦人陳情到一半,情緒激動,雙方僵持不下,神情有異的婦人作勢從衣服中掏出物品,隨扈見事有奚翹,立即檔到市長前面進行安全維護,當眾人屏息以待,猜測會不會掏出刀子時,婦人竟然掏出一尊佛像。剎那間,大家鬆了一口氣,也有股「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的感覺。

然後,民眾陳情的案件也是五花八門,有大到整個都市計畫規劃、重大工程建設,還有市府永遠回應沒有錢標準答案的土地道路徵收問題,到家門口水溝不通、路燈不亮,以及經常出現的找工作、改名字。

也有民眾趁機打局處小報告,把局處形容成專門刁難民眾的單位、甚至直指承辦人員辦事不力,今天就有民眾狀告市長,指稱他的案子有人一再為難,那個人是三人之下,眾人之上的秘書長。小馬哥一聽直呼那代誌大條了,「秘書長可是我找來的」,語氣中流露力挺秘書長的心意。

一場場冗長的討論,偶爾讓我哈欠連連,甚至毫無重點,讓我無從下筆寫稿。不過,再怎麼說,從民眾的心情著想,市長與民有約這扇窗還是應該持續為市民打開。


PS.圖片摘自網路

台長: Angel
人氣(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採訪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犯錯
此分類上一篇:水患隨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