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22 12:02:45| 人氣1,9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江春水向東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南京 靜海寺鼓樓遠望閱江樓】

「請問那在山上是什麼建築物」?20070520在靜海寺鼓樓拍照的我,指著遠方山頂的建築詢問身邊的遊客。

「那是閱江樓,江南四大名樓,和武漢黃鶴樓、岳陽岳陽樓、南昌滕王閣齊名」。遊客為我做出詳細的解說。

後來我才清楚,這四座樓從建築外形上看都差不多,所不同的則是各樓的史序、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前三座樓的特點是先有樓後有記,或有樓無記,但每一座樓都有經典的傳世之作,只有閱江樓曾經是有記而無樓,讓多少文人墨客遐想萬千,這也是現在的閱江樓最大的特色之一。

風和日麗,沿山東側的孤形圈慢慢走上,遠望閱江樓矗立在參天古木中,如古畫中的黃鶴樓。

一路上穿花度柳,來到樓前的回廊,回廊的兩壁掛著有關明朝歷史事件的絹畫,朱元璋、劉伯溫、馬娘娘等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絹上。

回廊的中間是一塊長五米、高2米左右的碑刻,兩邊分別刻著明朱洪武與學士宋漮的《閱江樓記》,朱文上寫著:『今樓成矣,碧瓦朱楹,簷牙摩空而入霧,朱簾風飛而霞卷,彤扉開而彩盈正值,天宇澄霽,忽聞雷聲隱隱,亟倚雕欄而俯視,則有飛鳥,雨雲翅,幕於下,斯樓之高,豈不壯哉』。宋文上寫著:『登覽之頃,萬象轟列,千載之秘,一旦軒露……見波濤之浩蕩,風帆之上下,番舶接踵而來庭,蠻琛聯肩而入貢……』
【南京 閱江樓】

走過迴廊,終於來到樓下,但見樓高約50米左右,分上下七層,雕樑畫棟,簷牙淩空,果然是『水天明月古來雙』。轉向西北角遠眺,遠處長江如玉帶環繞,長江大橋如彩虹懸跨空中,江面上淡霧朦朦,幾隻雪帆飄忽其間;稍近處,高樓林立,煙樹重重,流鶯婉轉;近處龍盤鳳柱,真是『遠映一輪皎日,近拂八面和風』。上至四樓,氣勢又自不同,有一望大江開,狂龍奔入海之勢,每個角度景色各不相同,可謂步步生景,讓人不忍離去。
【武漢 黃鶴樓】

我查看著照片,2003年10月16日, 9:29:42,這是我在黃鶴樓下,按下快門的時間。

當時,工作極度苦悶,苦思重大抉擇,獨自一人前往長沙、張家界、宜昌、奉節、武漢十五天自助旅行,在長江邊留下的記憶。

2001年,以為可以到中國工作。兩年後的今天,發現這樣的理想依然離我如此遙遠。站立黃鶴樓,遠望長江水,當時的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夠回到長江邊。

那時我想起了李煜的『虞美人』……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莆田 湄洲祖廟所攝的鄭和】

當鄭和第三次下西洋(永樂七年,1409年)返國時(1411年),明成祖朱棣為彰昭鄭和揚大明國力雄厚,厚往薄來,使『海外平服』之豐功;同時為供奉鄭和帶回的羅漢畫像、佛牙、玉玩,種植稀異樹種如西府海棠等,敕建靜海寺。

初建時的靜海寺規模宏大,有大雄寶殿和天王、正佛、觀音、伽藍、輪藏、彌勒、祖師等殿宇,環之以鐘樓、井亭、觀音閣、華嚴樓、完咸亭、三宿岩等建築和景觀,連同方丈室、僧房,占地2萬多平方米,崇殿聳翠,飛閣翔丹,盈視飽覽,宏麗壯觀。十六世紀中葉,李時珍編纂《本草綱目》遊歷天下,曾在靜海寺考察海外藥材,如乳香、沒藥、血竭等。號稱『金陵律寺之冠』的靜海寺此時可謂名垂青史,殊榮非常。

鄭和死後,中國停止了航海大業,靜海寺在數百年後,毁於戰火。
【南京 靜海寺所攝的鄭和】

2005年,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當中國人開始想起這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航海家,終究還是給了偉大的人物一個歷史的公道。

http://zhenghe.china5000.cn/

英國作家科爾頓曾經說過:「智者認為,生得偉大的人不多,但死得偉大的人更少」。
【南京 靜海寺 鄭和紀念堂】

新建的靜海寺,沒有了佛像,只留下由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院長,著名雕塑家吳為山教授創作,鄭和的白銅雕像。

自信而又豪邁,凝重而又飄逸,展現出一個偉大航海家和愛國者的風采。
【南京 天妃宮】

『三月二十三,烏龜爬下關』,是老南京耳熟能詳的一句諺語。在南京下關,每逢陰曆三月二十三日,老年人都要到龍江天妃宮進香。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永樂三年至五年(1405—1407年)。當時,龍江天妃宮還沒有建成,鄭和只好在龍江寶船廠內媽祖娘娘廟裏祭拜後出洋去古里(今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

在這次遠航中有兩件事得到了天妃神助,鄭和舟師轉危為安。在《敕封天后志》卷下中記載:明永樂三年,差太監鄭和等往暹羅國(今泰國),至廣州大星洋遭風,舟將覆,舟工請禱於神。鄭和祝曰:「和奉命出使外邦,忽遭風濤危險,身固不足惜,恐無以報天子,且數百人之命,懸於呼吸,望神妃救之。俄聞喧然鼓吹一聲,一陣香風,颯颯飄來,宛見神立於桅端,風恬浪靜」。另一次,傳說鄭和船隊抵達三佛齊(即舊港,今印尼蘇門答臘島巴領旁一帶)國時,遇到海寇陳祖義,也得到天妃神助,剿滅海寇。

永樂五年(1407年),在南京的明成祖朱棣,對鄭和船隊的『歸日以聞,敕建宮崇報』,並於九月戊午(初八日)建成,宮址在龍江(今下關)獅子山下,儀鳳門外(現為建甯路西段),不過當時並沒有稱『宮』,而是叫天妃廟。

永樂七年(1409年)正月已酉(初六日),朱棣以神屢有護助大功,又加封天妃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同時也正式將天妃廟賜額為: 『弘仁普濟天妃之宮』,俗稱『天妃宮』。

永樂十四年四月初六日(西元1416年5月3日),朱棣又為南京天妃宮寫下了《御制弘仁普濟天妃宮之碑》一文,至此,皇帝欽定南京天妃宮已聞名天下。
【南京 天妃宮碑】

永樂十四年(1416)御制的天妃宮碑移入靜海寺內保護,此天妃宮碑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通高5.9米、寬1.5米、厚0.52米,是國內僅存3塊記載鄭和下西洋的碑刻之一。

碑中有段詩是這樣描述的...

湄洲神人濯厥靈,朝游玄圃暮蓬瀛。
扶危濟弱俾屯亨,呼之即應禱即聆。
上帝有命司滄溟,驅役百怪降魔精。
囊括風雨電雷霆,時其發洩執其衡。
洪濤巨浪帖不驚,淩空若履平地行。
雕題卉服皆天氓,梯航萬國悉來庭。
神庇佑之功溥弘,陰翊默衛何昭明。
寢宮奕奕高以閎,報祀蠲潔騰苾馨。
神之來兮佩瓏玲,駕飆車兮旖霓旌。
雲為扆兮霧為屏,靈繽繽兮倏而升。
視下土兮福蒼生,民安樂兮神攸寧。
海波不興天下平,于千萬世揚休聲。
【南京 靜海寺 鄭和紀念堂 木板壁畫】

湄洲這個地方的神人驅除妖邪有靈。

清晨她遨遊在崑崙山頂的玄圃,傍晚就來到渤海的蓬萊,瀛洲仙境。

扶助危難的人,救濟貧弱的人,以使他們耕的耕,商的商,安居樂業,永享太平。

一呼喊她就答應,一禱告她就傾聽。

她奉了上帝的旨意管理海洋,驅趕鞭笞著各種妖怪,降伏了一切魔鬼精靈。

她統管風雨和雷霆,使它發洩應時輕重均衡。

再大的波濤,再大的風浪都服貼而不嚇人,船被拋向空中就像在平地上步行。

額上刺字的民族,將草作衣的民族,都是天朝的臣民。

世界上好多國家都翻山越海前來朝覲。

神人保佑他們的功勞真是博大。

暗中輔助保衛是何等的光明。

神人休息的宮殿是如此高聳而宏偉,齋戒祭祀,香煙散發出來的香氣是如此清新。

神人降臨,身上戴的玉飾玲瓏作響,駕著彩旗招展的車兒,雲和霧成為她的各種屏風,神人忽然又在繽紛中上行。

注視著人世間造福黎民,百姓安樂神人所在的地方安寧。

海洋的波浪平靜天下太平,千秋萬代宣揚神人的美名。
【南京 靜海寺 媽祖文化節大型海報】

中華三大祭典:陜西黃陵黃帝陵祭典、山東曲阜祭孔大典、福建湄洲媽祖祭典。

黃帝,5000年;孔子,2000年;媽祖,1000年。

世界三大宗教文化盛會:伊斯蘭教麥加朝聖之旅、天主教梵諦岡耶誕彌撒、大甲媽祖繞境進香。

聖母馬利亞,公元一世紀;穆罕默德,公元七世紀;林默娘,公元十世紀。

英國文學家蕭伯納說過:「生使一切的人站在一條水平線上,死使卓越的人露出頭角來」。

六百年前,鄭和不只一次地對著大海發愁。但終究,他讓後人在六百年後,肯定了他的成就。

我在靜海寺,想起了泰戈爾『飛鳥集』,「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此刻所有的憂愁,正如一江春水向東流。

台長: Alex
人氣(1,90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媽祖在中國〕江蘇 |
此分類下一篇:揚帆啟碇出海港-太倉劉家港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