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7-27 15:27:00| 人氣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0/07/27 底片的顆粒感

久很久以前,大約 10 多年前了,數位才剛開始有的年代,

Leica 雜誌上面就發表過一篇傳統與數位間失落的環節

數位是以感光耦合元件將光轉換成電子訊號,再將電子訊號轉換成圖檔。

而底片是以銀粒子感光,直接形成影像,這兩者的差異就在銀粒子是真實的存在。

真實存在的粒子性可以讓影像的觀看感更為紮實,並非數位模擬出來的影像可以做到的。

 

*Canon EOS 5 + Fujifilm 400 + 底掃*

雖然已經數位化了,但是仍舊可以看到粒子的感覺(很抱歉,縮圖後看不太到了)。

這就是一些玩底片的死忠者所說的底片Fu啊。

 

張就更明顯了,因為感光不足,所以高 ISO 的粒子性特別明顯,

和數位的高 ISO 雜訊又完全不一樣了,

 

*Canon EOS 5 + Fujifilm 400 + 底掃*

很清楚的看出粒子性吧!真的和數位的噪點室完全不同的感覺,雖然有粒子感,但是乾淨多了。

 

亮的地方表現如何?

 

*Canon EOS 5 + Fujifilm 400 + 底掃*

個人也是十分的喜歡,呵呵!或許因為我是老人吧...............

拍底片拍了有 30 年了吧!最後 8 年是與數位一起用,還是念念不忘底片的粒子特性。

但是數位又真的好方便,尤其在拍鳥或潛水的時候,說老實話,沒有張數的限制真是爽啊!

 

種記錄媒介各有利弊,只是時代的巨輪已經將底片輾扁了,只希望它可以多活一會兒是一會兒了.............

台長: accentor
人氣(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七月攝影日誌 |
此分類下一篇:2010/07/28 俠客也是俠客他娘生的
此分類上一篇:2010/07/26 所謂的大景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