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14 22:40:51| 人氣4,0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捷運劍南站公共藝術提案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品名稱  天光雲影  山水二重唱

 

前言 

 

開天闢地初,太古洪荒時,高山插天,圍護巨湖,湖岸山獐水鹿,杏無人跡。千山環抱一水,白雲迴游波光,如夢似幻的美景,即台北盆地的前世。

百萬年後,雲夢大澤湖水退盡,惟留地名內湖。漫步文明產物中,還存前世今生的記憶?攜手車水馬龍裡,尋找台北古早詩情。

 

環境分析

由碧山巖眺望內湖,內湖以內方湖水盆地地形西鄰松山、中山區、北靠士林區,南接南港區,劃分有32萬平方公里面積與27萬的設籍人數,為台北第三大行政區。若自清朝的內湖庄」看今日的內科」,內湖為北部急速發展的高科技園區與商業區,其年產業營業額高達18千萬元,其都市潛力不可輕乎。

興建中的內湖捷運線,自木柵線中山國中尾站發車,穿過松山機場,駛往南港展覽館站。而其中設置於大直大彎段新生地計畫區的「捷運內湖線劍南站」,西有美麗華百貨公司,北面是陽明山以及故宮博物院,南臨基隆河,東有內湖科技園區,鄰近的腹地街廓皆為未來預定發展的商業區。捷運內湖線預定介於6,000人次/小時~25,000人次/小時的運輸能量,可預期的是白天上班通勤人數與夜間購物人潮將有激增的趨勢,因此,劍南站不僅是大量人潮交替、停留,與聚集的重要公共場所,亦實為進入內湖之重要關鍵大站。

設置位置

劍南捷運站本身採高架構型建築,自地面層廣場以10四米高短柱與48高長柱支撐,區分出高、低二種穿堂空間,在乘客進出頂蓋型廣場中的柱體表面與兩穿堂之天花板位置,可利用中介空間設置造型藝術品,當藝術美感勾勒出都市特質時,更為生活創造了美感遐思。開放性資源讓捷運效應正默默發酵,這不再是來去不留痕跡的公共空間,劍南捷運站亦有地標與門戶的雙重意義,於是,聆聽完小城故事,共同體驗生活即藝術,藝術即生活」的微妙哲學。

A區:天橋與挑高穿堂部份

B區:低矮穿堂部份

 

 

創作理念

 

抬頭仰望,前世是山影水影疊疊影影。豎耳靜聽,今生是車聲人聲轟轟隆隆。來的去的是過客行人,不變的是古人今人。捷運站本身即具有多層次面貌,既是交通的樞軸,也是時間的長河,我們從文明產物堆疊出的層層意象,來遙想台北前世的湖光山色。

 

電車外景物如飛變替,長河中歷史物換星移。融合二種感官的主題,要它成為視覺與想像的合奏曲、前世與今生的二重唱

 

較低的一邊在天花板以條狀導光板內置全彩LED燈具,裝置出透視圖學中具擬真感的水紋漣漪意象,陣陣激盪出漣漪幻景,如同從水底世界仰觀水面外的湖光山色,天花板即是湖面。掀起記憶的漣漪,只見湖面流動光影舞動,湖岸花鹿飲水彩蝶紛飛,是個生態豐富的清平世界。

 

較高的另一邊空間,採用文明產物如玻璃、IC電路板等等同性質回收物作材料,融合成極具現代感的抽象水流象徵,並以一巨型浮標,貫穿由導光板構成的漣漪,醒目的色彩及超比例的浮標,幽默逗趣的象徵手法,是誰在虛無的文明中耐心垂釣?狀似鉤引的魚餌正在等候著,而大自然的果陀,好像一直也不來。

 

而由各種文明產物所構成的圖像,安置於水底,卻成了人們走累時最好的休息處。

 

柱群的挑高特性,除了視覺上一覽無遺,也極適合以仰角觀賞公共藝術。借助大自然的天籟,與現代文明副產品聚合,意象交融的合奏曲,發聲出另類合諧共鳴,創造視覺感官之美感遐思

 

草圖

 





 

3D+影像合成

 





 

 





 

台長: 法國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