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16 00:19:20| 人氣3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理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書名:理由
作者:宮部美幸

《心得分享》
【宮部美幸】的小說在人性方面的描述真的很細膩,
對社會問題的洞察力也能夠很深入地藉由小說來突顯出來,
一件撲溯迷離的案件在作者的娓娓道來中逐漸露出破案的曙光,
原來驚奇之中還藏有驚奇,內幕之中還暗藏暗幕,
每一驚奇的揭曉都讓人不禁訝異連連,
預留的伏筆都能有條不紊的於後面補上,
而每一次內幕的揭曉都是人性刻劃的顯現,
在在讓人看到了市井小民迫於生活的無奈,
看到了親子關係,婆媳關係的相處產生破裂時的無奈,
那種必然破裂的無奈感讓人讀了心有戚戚焉,
由於個性的使然導致結果的必然,
彷彿成了一種宿命,縱使想努力擺脫這樣的羈絆,
到頭來還是徒勞無功地以悲劇收場,人類真的得如此卑微地過日子嗎?
文明的進步其實並沒有帶給人們真實的幸福,
反而在追逐中失落了當下即可擁有的幸福,如身體健康的幸福,
如與家人同在的幸福,只要願意靜下心來轉身看看,
所謂的幸福確實是當下唾手可得的,可惜…
大多數的人都將【錢】與【幸福】畫上等號,
認為唯有不斷地賺錢才能一遂心中所願,擁抱幸福,
於是真正的幸福就被淹沒在身後了,
回想書中的各個主人翁縱使存在著諸多無奈的【理由】,
而被迫作出不得不的選擇,
但最終的目的無非都是為了要擁有【幸福】吧!

《精采片段摘錄》

『我們透過【媒體】知道現實,
藉著觀看電視新聞、紀錄影片和閱讀報章雜誌,
來掌握現今日本和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訊息。
我們親眼所見、親身走過、親身遭遇、親手觸摸體驗的事情,
和媒體帶來的資訊量相比,微不足道。
……但是我們可以透過新聞來知道這些情事,
為此感到憤怒、悲傷、擔憂,
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必須做些什麼。
參與【報導】的人也許會說,【報導】的機能就是為了使民知之而存在。
但是現代媒體如此發達,一般人只要求坐在電視機前三十分鐘,
就能獲得數十倍於他生活一輩子所能得到的資訊量。
這又產生了一個麻煩,【現實】和【事實】究竟是什麼?
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擬真實】?區隔兩者的又是什麼?
如果【輸入腦中的資訊】是將【實際體驗】和【傳聞的知識】結合為一,
可以說現實和假想現實之間沒有不同,
而事實上也有這種傾向。--【P117】』

『小系氏的二○二五號發生的命案本身,或許是極端的個人悲劇。
但引發命案的背景,是不容忽視的不動產流通問題、
法拍屋問題和鑽法律漏洞的海蟑螂問題。--【P213】』

『…沾濕(綾子)眼睛的淚水,一定和家人還不知道時,
她內心獨自糾結悲嘆的淚水不同。
這不是悲傷憤怒的淚水,而是伴隨割離的痛心之淚。
綾子割離的不是(八代祐司)這個活生生的人。
(綾子)割離的,是愛上他以來對他抱持的柔美感情和燦爛的未來之夢。
沒錯,(綾子)割離了自己一部分的身心。----【P272】』

『…我(砂川里子)總覺得他(砂川信夫)到最後的最後,
還是要看某個人的臉色而卑微活著,實在悽慘可憐。
雖說稟性難移,但他從小就看我婆婆的臉色長大,
終究無法擺脫這種心理。
他不就是為了結束這樣的人生才離家出走的嘛!---【P346】』

『捏造的故事四處傳散,周圍產生共鳴者,又膨脹出別的故事。……
人們想把【一家四口遇害】的事件留為自己生命話題的企圖,
產生了無數沒有根據的【記憶】,
產生了【現在想起來,那時候怎樣怎樣】的推測,
喚起【說起來,那時看到的那個人--】的追想。
故事的幽靈就這樣遊繞不去。--【P370】』

台長: ~~萍水相逢~~
人氣(30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生死書叢似蠹魚 |
此分類下一篇:暮光之城-無懼的愛
此分類上一篇:天狗面具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