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08 02:43:21| 人氣1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書名: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作者:丹‧米爾曼

靜坐有兩個同時並進的過程:
一個是內觀:注意逐漸冒出的思緒,
另一個是放下:放下對冒出的思緒的掛礙。如此便能擺脫心智。

常常覺得自己在靜坐的時候,腦袋其實都是空空的,
空空不是沒有任何的思緒而是所有一閃過的想法都無法被凝聚,
眼見著諸多的妄念一一流過都會興起一種倦怠感,
覺得腦袋瓜怎麼盡是些空洞沒有內容的想法,
為了彌補這樣的空洞就會試著逼自己去背些詩詞來填充填充,
但這樣的填充卻彷彿永遠都補不足似的,詩詞就算背的再如何熟悉,
還是會逐漸地失去最初那份心領神會的感動,曾有的感動只能眼睜睜地任時間帶走,
其實是心有不甘的!雖然明知心本來就不缺,但落在思維裡就是會感到不足與煩悶。
如果以作者的話來試著理解,或許作者說的擺脫心智就是在說擺脫大腦的慣性制約,
一切聽心說話,但心真的會說話嗎?
話又說回來,當自己承認【觀】這詞彙時,
又何嘗不是早已認定有個獨立的、超然的我以旁觀的角度在觀察著自己呢?
有時候在馬路上等紅燈時就會望著川流不息的車發呆,
人的諸多想法如果予以形象化,那麼馬路上的車有好有壞,有頂級的也有瑕疵品的,
好的車子會令人眼睛為之ㄧ亮,而對於壞的則會感到惋惜,
但不論是好是壞總是觸目即逝,想眷戀想挽留是行不通的,
依此反觀內在的思緒不也常是如此嗎?
不動的心就像不動的馬路,往來穿梭的車流就如腦袋中的思緒頻頻呼嘯而過,
而找回真正的自我就是能如實地在每一刻裡都能警覺到自己就是那如如不動的馬路,
自己這樣的理解不曉得是否正確,
但卻是我當下的想法,就於此紀錄給未來的自己再去思索思索囉!


蘇格拉底替人加的不只是汽油,也許還包括那種光輝、那股能量或情感。

蘇格拉底:『怒氣是有力的工具,可用來轉換舊習,然後用新的習慣來取代。
恐懼和憂傷會抑制行動,怒氣則會激發行動。』

情緒就像氣象變化一樣,是自然現象,有時是恐懼,有時是憂傷或憤怒。
情緒並不是問題所在,關鍵在於如何將情緒的能量轉化為積極的行動。

因為自己的職業緣故,常常都會遇上一些難以去溝通的對象,
有時為了跟這些特殊對象溝通都會興起無名的怒火,總覺得為什麼會這樣的難以溝通,
又為什麼他們可以將自己放縱到如此令人唾棄的窘境,臉皮可以很厚自尊可以蕩然無存,
出口只會成髒,眼神常常都是空洞的,自己顯生氣的相時同時也存有著悲憫,
但悲憫之心一起也會有種無力感,生命出現的負面存在感就是一種逼迫力,
逼的人不得不去做反省,但每次的反省就只有幾分鐘的熱度,
沒有多久就又受習性制約,日久以為是自己在主導自己的情緒,
其實不然,是自己早就被情緒牽著鼻子走了!

『嬰兒是情緒大師,不舒服的時候,就會藉由哭來表達情緒,那是純粹的哭泣。
嬰兒不會想東想西,納悶著自己該不該哭。嬰兒徹底接受自己的情緒,
他們任意發洩情感,發洩完了便放下。』

然而書中作者並不反對人應該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而是徹底接受自己的情緒,但在發洩完之後,一定要學著放下,
不要再讓那境過情遷後的負面情緒於腦中揮之不去,
有時候覺得如果沒有對負面情緒下功夫試著離清它的源頭,
這樣的周而反覆最後自己還是做不了自己的主人,
倘若想改變真的就得下番功夫不可!

《兩個問題》
1、 當你說『我要回我住的地方』時,是什麼意思?你言下之意是不是認為,
你跟你要去的那個地方是分離的?
2、 當你說『我身體今天痠痛』時,是什麼意思?這個『我』與身體分開,
提到身體時,視之為所有物,這個『我』是誰?

意識並不在身體裡面,而是身體在意識裡面。
你就是那意識,而非那帶給你這麼多困擾的幽靈心智。
你是身體,也是其他的一切,
你方才親歷過的幻象想顯示給你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心智會抗拒改變。
當你放鬆時,進入身體裡面,沒有心智,只會感到快樂、滿足又自由,
你感覺不到分離。你已經不朽了,只是方式和你所想像或希望的不同。
你還沒有誕生、便已不朽,在身體消散分解後,依然會不朽。
身體是意識,它不生、不死,只會改變。
然而心智,也就是你的自我、個人想法、
歷史和身份,終究會死亡,誰需要它呀?

每一項行動都有它的代價和歡樂之處。你如果兩面都有所體會,
就會變得既合乎實際,又能為你的行動負責。
唯有如此,你才能自由並有意識地做出勇士的選擇,
也就是:去做,還是不去做。

俗話說:『坐時就坐,站時就站,不論做什麼,都不可舉棋不定。』
一旦你作出選擇,就得全力以赴。可別像那個牧師,在和妻子雲與時,想到祈禱,
在祈禱時卻又想到和妻子雲雨。


寧可盡全力犯錯,也不要瞻前顧後、小心翼翼地避免犯錯。
責任意味著同時領悟到歡樂和代價、行動和後果,然後做出選擇。

蘇格拉底:我的所作所為符合你的新標準也好,不符合也好,
你都要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我並沒有不由自主的行為,也沒有任何習慣,
我的行為是有意識、自發、刻意並且完整的。

死亡並不讓人悲傷,;讓人悲傷的是,大多數人根本就沒真正活著。

這些年來,我一直靠著一個幻象支撐自己,這個幻象就是,從勝利中獲得快樂。
而今幻象已燃成灰燼,我的種種成就卻沒有使我變得快樂一點、充實一點。
我終於看到穿了雲層,看到自己始終沒有學會如何樂在生活,而只會追逐成就。
我終生都在追尋幸福,卻始終找不到。

當你還是個孩子時,世界上的一切都會像破天荒頭一遭那樣地赫然出現在你的眼睛、
鼻子和觸覺前面。可是如今你得知每樣東西的名字,還把它們分類:
『那個好,那個不好,那張桌子,那是把椅子,
那是輛車子、是間房子、是朵花、是狗、貓、雞、男人、女人、日出、海洋、星星。』
事物越來越令你厭煩,因為對你,它們都只是名稱而已。
心智中枯燥的概念蒙蔽了你的知覺。

如今你透過一層薄紗去看萬事萬物,那層面紗是和事物有關的聯想,
投射覆蓋在直接、簡單的覺察力之上。你『什麼都看見了』,
就好像一部電影看了二十遍,你只見到對事物的記憶,所以感到厭煩,
陷落在心智當中無法動彈。因此,你得先『放掉心智』,才能恢復知覺。

作者的這番話真的是狠狠地插中我的心窩,
有些電影有些書籍自己看了深受感動之餘,
總會努力地試著將書中的內容或是電影的劇情給記下來,
但隨著翻閱的次數越多或是戲劇不斷地重播,對劇情對內容雖說加深了印象,
換來的卻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矛盾誕生,影片書籍在腦中成了知識成了記憶,
在化為記憶知識的同時那份曾有過的感動卻是消失了,有時候反而是一種陌生感,
看了許多電影翻了許多本書卻是空空洞洞的彷彿什麼也沒有抓住,
縱使能有所描述,但總覺得不是用自己的生命在說話,而是用記憶在說話,
當然也就從中漸漸地離析出唯有行動才能結合理論,讓所有的理論生命化,
越說彷彿越玄,就點到為止,未知待解的就留給日後的自己再悟再悟囉~

全神貫注用不著花錢,你唯一的投資是修煉。

記住,時間就是當下這一刻,地方就是這裡。

你做什麼都無法改變過去種種,而未來種種又永遠不會完全如你所期望。
從來就沒有過去的勇士,也不會有未來的勇士,勇士活在當下、這裡!
你的悲傷、你的恐懼和憤怒、遺憾和內疚、你的羨慕、計畫和渴望,
只存活於過去或未來之中。

開悟並不是一種成就,而是一種體會。你醒來時,一切都改變了,
同時又什麼也沒有改變。ㄧ個盲人體認到他看的見,難道這世界會因此而有所改變嗎?

最後在略提一下電影中的幾個精彩橋段:

《場景一:蘇格拉底約見主角於橋上》

主角姍姍來遲,一到之後又立即表示有事在身得馬上離開,
一副趕著有重要的事情非急著去辦不可,蘇格拉底見此心態二話不說,
就將主角仍到水裡,在那瞬間主角當然是甚感不悅,
奮力游上岸來與之爭辯,就在爭辯的過程中,
蘇格拉底示意了生命的真相,也就是活在當下,此時,此刻,
主角落水的當下腦中所呈現的一片空白,
只有一聲【啊】的慘叫就是活在當下的真相,
腦袋瓜中沒有所謂重要的事,沒有過去未來,只有眼前當下的此刻,
而那一刻的全心投入正是蘇格拉底所要主角用心去領悟的!


《場景二:蘇格拉底帶主角去爬山》

蘇格拉底透過有一個秘密的說法引誘著主角跟他去爬山,
歷經三小時的行程才走到山頂,
卻跟主角說所謂的秘密就是他腳下一顆毫不起眼的石頭,
主角深感又被擺了一道而忿恨不平,想當爾看戲的我也中計了,
以為有著什麼樣的天大秘密,原來秘密就是這麼地微不足道,
也於此過程教授了主角三項原則,
一是矛盾,生命至始至終就是個謎;
二是幽默,要培養能自嘲的能力;
三是改變,每一時刻都是不平凡的時刻!


台長: ~~萍水相逢~~
人氣(114)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生死書叢似蠹魚 |
此分類下一篇:時空旅人之妻
此分類上一篇:扮鬼臉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