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13 22:49:10| 人氣19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制度化的一些反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校務會議中建議制訂導師遴聘辦法的提案並未通過
也許是因為許多老師怕此一辦法建立後學校的升學率會降低
導致越區學生的流失而呈現巨大的超額問題吧?
對於這樣的教師權益爭取的作法,我的一直是保持支持的想法
但今天我也有些反省與遲疑,雖然我也投了贊成票

我不是對爭取權益的懷疑,而是對於學校教育有一些反思
的確,這樣的法案,對教育或學生比較好嗎?還只是教師爭取平等的權益?
還是教師權益爭取,校園民主有助於學生的人權教育環境?
以買方顧客(家長、學生?)為導向的作法,是不是喪失教師的專業?
還是企業經營行銷的作法? 求取績效導向的必要作法?
企業中主管也有因不同的員工特質選派不同職務的作法。
要將學校越區學生佔多數的生態扭轉過來是正常化還是反正常化?
正如明星學校的存在,也並非一面倒完全罪惡的評價吧?
我不太知道。
醫生在抉擇安寧療護,抑或搶救瀕死但無意識無痊癒機會病患時,
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衝突?
要盡醫生的專業能力搶救,還是尊重家屬或病人的意願(自由?不知。)?
還是專業能力也包含這樣的判斷?
教師對於要將學生教育向怎樣的未來目標,同樣也面臨這樣的難題吧?
當然不可否認,許多公眾事務的制度化有其效率與合理化的要求
是減少人為黑箱權力的操控?還是僵化靈活運用的彈性?都有可能
對於制度化的罪惡,我也常深有同感,也認為他扼殺了不少在新事物的活力
正如過往在第一個學校的經驗 我便是深感於開放教育制度化後的失焦,甚至制度形成後要求被非自願從事者執行而使行動被污名化,卻也使有心者感到僵化綁手綁腳 流於形式主義 而力圖逃離大型學校的體制
九年一貫到底是開放教育的幫手、制度化功臣。還是反而使其挫敗。
有創意、流動變化的力量,一旦被制度化後還是變化的力量嗎?
對於制度化我有這樣的擔憂。但不如此又如何推廣?還是有其他的方法?
有權力者應提供發展的環境,才是正確的而非明確去發展某事,
而非直接去鼓吹某事,由在地者在環境中努力去衍生與開創某事
這讓我想到『兼善天下』的自毀性格,許多事情似乎是被兼善天下的人做壞的
或許這也是這些年有人談的政治人與法律人治國的不同
政治手腕把事做好 而非如法律者意圖做好事 卻常適得其反
或許李登輝與陳水扁在台灣意識的貢獻也有這樣的差別吧
但我想現在也許言之過早,也過於負面,希望不是如此!
但過往台灣社會多元的價值與活力在這幾年
多元制度化與自由革命思想商品化後
開放多元也成為一種被規約的例行公事消費
(當南美革命家 切‧格瓦拉的傳記放在光鮮亮麗的暢銷書架上被消費著,我們還能期待它激出多少的革命熱情?),只有多元的表象而無多元力量,
只有刻意做出的差異,而無差異力量的存在與重複創造衍生的環境
制度形塑出對多元差異的霸權與限制,對真正的平等自由發展反而造成壓抑
在此我又想到Deleuze差異多元內在性哲學與 Nietzsche 的權力意志、主人意志
嗯…我好像還是沒忘?忘了好呢?還是沒忘好呢?我是不是也被他限制住了?
當然也不是要獨善其身、隱居山林,如老子對孔子的規勸。是嗎?好嗎?
但我想我們的社會,應該更需要的是更多微型與在地的努力
相信需要點滴多樣彈性的社會工程

台長: 阿聰
人氣(19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教育議題 |
此分類下一篇:『明星』國中改革的阻力
此分類上一篇:開放自由與方向成就?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