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13 13:49:31| 人氣2,4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時勢造英雄-《戰神源義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書名:戰神源義經(1-8完)
作者:北崎拓
出版:尖端

鎌倉幕府是日本幕府時代的濫觴,其創建者為源賴朝,但是最有戰功的卻是被後世稱為鎌倉戰神的源義經。源義經為前源氏領袖之子,他的名字卻總是在被以悲劇性的語調提及,雖然貴為首領之子,卻從小被寄養在鞍馬山,之後又輾轉在關東、奧州,度過其黑暗的少年時期。義經屢破世仇平家的軍隊,可說是結束源、平之爭的最大功臣。由於他建立了不少輝煌戰功,因而踏上英雄寶座。但在功高震主的宿命作弄下,遭到哥哥賴朝的排擠,面臨了悽慘的末路。這是一部生動描寫源義經奇特一生的長篇傑作,時代背景是日本的平安朝與鎌倉朝交替的歷史關鍵。

~取截於書背文案~

基本上,看這套的好處是:『連帶全盤瞭解當代史實』,終於有個完整版的源義經生平資料可以拿出來見人,而且和之前在《俠義少年王》書薦裡所提及的源義經生平有很大的出入,這群歷史人物在現今來看不過是一群被命運作弄的人物,但最壞的年代才能見到英雄豪傑氣概、這話果然不假。雖然是正、野史拼湊出來的印象,但總比先前太過簡單的善惡兩分法來得更為精準,另外附上《戰神源義經》卷末的歷史年代表(註※)。看完歷史年表後扳指一算,雖然有心理準備,對於源義經的早逝年歲仍舊感到意外與惋惜。

談及源平兩大家族之前,先瞭解所謂的院政體制。在日本古代,國家屬土地國有制,貴族和寺院兩大勢力在土地擴張上有其權限,但同時又出現捍衛土地的武士集團,各懷其心之下,為了平衡諸侯和寺院、以及統治地方武士集團,而將『上皇』認定為最高統治地位,『院』則成為上皇居住宮院之稱,下一位擁有皇位繼承權者則為『天皇』,上皇又可以不透過國法,而以院來處理政務,即是院政,而院政這種體制,說穿了,其實是天皇雖然會讓愛子繼承帝位,卻又在掌控大權的私心下所產生的,相對的,在繼承權尚未明朗化之前,發生骨肉相殘的事件也是時有所聞。

保元之亂即是為了爭奪繼承權所引起。在白河院身故後,鳥羽院成為下一位院政主事者,因排斥兒子崇德天皇(傳言崇德天皇實為白河院之子),逼其退位,另立兒子近衛天皇,因近衛天皇早逝,鳥羽院又立其弟、後白河為天皇,原以為下一任主事者會是自己的崇德天皇美夢碎裂,開啟了保元之亂。在這之前,因攝政王家族也發生了繼承權之爭,源義朝之父--源為義選錯主子而被鳥羽院上皇連帶的冷落,此時平家則被重用,之後源為義被亂扣罪名而革去官職,源義朝則在脫離父親之後親近鳥羽院。在保元元年,鳥羽院逝世後,崇德與後白河的對立已瀕臨警戒,一戰定勝負,後白河勝出,崇德派的武士們全被處刑,也連累了主事者選錯邊站的源氏家族,為了保全源氏,源義朝將父親與兄弟們一起斬殺處死。

之後,後白河天皇成了上皇,其子二條天皇則等著繼承皇位,當初共同打天下的重臣卻為爭寵而失和,其一方煽動了不滿平清盛的源義朝參與發動平治之亂,雖然政變成功,也軟禁了上皇與天皇,但平清盛卻在天皇派的協助下,救出上皇與天皇,並大敗源家軍,形勢逆轉之下,源義朝一族慘遭流放。源義朝有心再度捲土重來,卻被投靠者殺害,賴朝被捕,再度遭到流放,源義朝之妾因貌美,在三子牛若丸可活命卻須出家為條件交換下,常盤被平清盛納為妾,日後賞賜予門下,牛若丸則被送往鞍馬寺,等侯入門為僧。在行成年禮之前,牛若無意間得知自己的身世,誓言復仇,牛若丸在此與自稱“天狗”之異人相遇、傳授武學,牛若丸將劍技發揚光大,後流芳百世、在劍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是“鞍馬八流”之創始人。因父親己逝,在成年禮之上,牛若丸自命名為源氏九郎義經,之後的源義經輾轉來到富裕又獨立的奧州,投靠藤原秀衡,旅途之中,收服了許多忠心耿耿的家臣,包括後人最為津津樂道的即是源義經收服了千人斬弁慶,傳說中弁慶是位做了太多荒唐事的法師,某日,兩人在京都相遇,當時弁慶為了收集一千把大刀、而看中橋上迎面而來的源義經手上那把刀,力大無窮的他卻是武技不如源義經,之後成為源義經的家臣,前半生的惡名昭彰,後半生卻是智勇雙全的忠臣,如此強烈的反差,讓弁慶為源義經的生平更增添了戲劇化與可看性。

源義經與源賴朝這對兄弟終於會面,源義經隨後便於鎌倉成家立業,並號稱為『九郎主』,日後以武將身份協助兄長打天下,當時的源氏另一支血脈源義仲己率先討伐平家軍,這兩方皆在貴族與平民間留下惡名,源賴朝下令源義經進京消滅源義仲,此舉讓平家軍得以喘息、重整旗鼓,預備反制源氏家族,不久,源賴朝返回鎌倉,源義經則駐守京都,後白河院即任命源義經為朝廷命官,義經未先知會家族主事者源賴朝而接下官位,此舉種下日後悲劇的種子,也讓源賴朝開始對弟弟產生猜忌,但在戰事為優先考量下,源賴朝仍舊在沙場上重用源義經,在壇之浦海戰一役,源義經助源賴朝打下天下,大破擅長海戰的平家軍,平家軍至此走入歷史,而安德天皇也投海身亡。

在此之後,鎌倉的源賴朝聽信旁言與猜忌之下,對源義經所提出的面談全數拒絕,甚至是託賴朝身旁要人請願調停也毫無結果,不得已,源義經只能招集對鎌倉有怨言的臣子回到京都,此舉更加深兩人的鴻溝,日後更要求源義經斬殺異己之人,卻因源義經對其人仍有情有義而不願出兵、情勢更加惡化。源賴朝雖然派出暗殺部隊不成,但源義經仍念在兄弟情份,暗中將天皇下令討伐源賴朝的聖旨帶離京都,事後得知此聖旨只讓源賴朝未雨先綢繆,削滅了朝延權力,強化了自家政權,也持續追殺源義經及其殘存黨羽。

源義經的生命如何劃下終點,沒有人能確切說明,但在大部份的野史中,源義經死相相當淒涼,弁慶為了救主而被利箭穿心而死,其他家臣逃的逃、死的死,連他的愛妾靜與初生兒也遭到源賴朝的捕捉與殺害,源義經更步上父親的後塵,在投靠著畏懼源賴朝勢力下,襲擊源義經,源義經自知逃不過而自剔身亡,首級雖然送到源賴朝眼前,但投靠者同樣逃不了被殺的命運。


源義經之所以在近千年之後仍是日本知名民族英雄,在於他的身世極為坎坷、極高成就的武學、與過人的戰略機智、場場必勝的戰績、及悲涼的人生結局,完全符合了悲劇英雄的宿命格局。太多資料看得我一個頭兩個大,沒想到源義經與源賴朝之外還有這麼一大串歷史人物等待消化,己盡量簡略,若想更簡單瞭解源義經生平,一定程度內的改編卻又不脫離史實太遠的漫畫版《戰神源義經》,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附上卷末概略的歷史年代表:

西曆1156年,保元元年:
◎保元之亂起。
◎崇德上皇與後白河天皇對立引起了內亂,後白河天皇在源義朝、平清盛輔助下大敗崇德上皇。武家勢力抬頭。

西曆1159年,平治元年:
◎平治之亂起。
◎平定保元之亂的大功臣源義朝,因不滿官階低於平清盛,兩大家族嫌隙趨烈。最後平氏勝利,源氏勢力消退。
◎遮那王〈源義經〉出生,乳名牛若。

西曆1160年,永曆元年:
◎源義朝亡。
◎源義朝長男--源賴朝,被平清盛流放至伊豆。

西曆1165年,永萬元年:
◎平清盛下令將遮那王流放到鞍馬寺。
西曆1167年 仁安二年
◎平清盛就任太政大臣。

西曆1174年,仁安四年:
◎遮那王投奔奧州的藤原秀衡。
◎遮那王行冠禮,改名源義經九郎。

西曆1180年,治承四年:
◎源瀨朝春以仁王命令,舉兵。源義仲〈木曾義仲〉於木曾舉兵。
◎富士川一役,平維盛率領的平家軍潰散。
◎源義經於黃瀨川與賴朝會面。

西曆1183年,壽永一年:

 ◎源義仲在具利羅山麓大敗平維盛的平家軍。
◎平氏挾持安德天皇逃至西海,平氏一族擬於屋島築行宮,重掌政權。
◎源義經奉長兄源賴朝之命,追討源義仲,離開鎌倉。

西曆1184年,元曆元年:

 ◎源義經於宇治‧勢多大戰源義仲,殺源義仲於近江國栗律。
◎源義經於一之谷大敗平家軍。
◎源義經未經源賴朝同意,接任王室策封的檢非使左衛門一職。

西曆1185年,文治元年:
◎平家軍屋島一役慘敗,逃至海路西。
◎壇之浦海戰,平家軍全滅,安德天皇投海。
◎源義經所戰皆捷,消息傳至鎌倉的源賴朝。
◎未經源賴朝同意任王室官職的廿四名東國武士遭懲處。
◎源賴朝命土佐坊昌俊討伐源義經,失敗。
◎後白河天皇命令源義經討伐源賴朝。源賴朝誓師討伐源義經。
◎源義經自大物浦逃出後,消失無蹤。

西曆1187年,文治三年:
◎據《吾鏡妻》記載,源義經藏於奧州平原。源瀨為了討伐源義經,與奧州藤原氏決裂。
◎藤原秀衡沒。

西曆1189年,文治五年:
◎藤原秀衡子藤原泰衡於衣川之館襲擊源義經。源義經首級被送往鎌倉。
◎源賴朝出兵奧州。奧州藤原氏亡。

台長: 佐梵
人氣(2,4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玩動漫(電玩、動畫、漫畫、同人) | 個人分類: 看門道 |
此分類下一篇:動漫經典愛情對白!!!!
此分類上一篇:小叮噹(哆啦A 夢)的時代變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