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4-25 21:45:44| 人氣2,6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淺談恐怖漫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定義:

恐怖漫畫是什麼?是指內容令人害怕的漫畫嗎?但有些常被分類在恐怖漫畫的作品,卻並不恐怖(我不是在諷刺啦!),譬如已有中文翻譯版的《學校怪譚》(高橋葉介/長鴻),《少女偵探怪奇事件》系列(諸星大二郎/東立),它們並沒有試圖驚嚇讀者,挑起讀者心中恐懼的情緒,它們只是敘述一些帶點黑色幽默,又有點詭異和荒誕不經的故事:少女不小心撿到一顆人頭,將它如金魚般地飼養著,最後將它放生,在快樂地游向大海之前,它甚至還感激的對少女回眸一望…-_-。有人稱這一類的作品為怪奇或幻想漫畫,但所謂怪奇和恐怖頗難劃清界限,在臺灣怪奇漫畫這個詞似乎也不是很普遍。總之若把怪奇漫畫看作是恐怖漫畫的分支,我們可以說恐怖漫畫不見得是內容令人害怕的漫畫。

恐怖漫畫也容易與懸疑、偵探漫畫混淆不清。以一個連續殺人事件來說,如果作者多著墨於搜集線索、推理過程,最後主角沒死,還找出犯人且解說事情真象,而這個真象非常符合理性科學的思考方式,一般來說就是偵探漫畫;但若作者多著墨於人物們被追殺時的恐怖心理,殺人者的神祕強大,最後或許連主角都死了,也不給讀者任何解釋,或雖有解釋卻是非科學的解釋,如娃娃殺人、生靈殺人、詛咒…等,這個作品就變成了恐怖漫畫。所以如以靈異現象、無法解釋的恐怖事件為題材就是恐怖漫畫?這樣一來《百鬼夜行抄》、《陰陽師》不都變成恐怖漫畫了?而《漩渦》、《漂流教室》等公認的恐怖漫畫,因謎底靈異味少科幻味重,所以不是恐怖漫畫?我想這個說法並不恰當。

說不定以畫風來定義恐怖漫畫會是個好選擇?不論是怪奇或略帶科幻風格的恐怖漫畫,通常黑色在畫面中所佔的比例都偏高,對陰影的處理很重視,常用細緻的手繪線條而非網點來描繪陰影,善用各種獨特效果表達人物的心理狀態如蛇渦紋路…等。

其實什麼是恐怖漫畫?若只為方便討論或大致分類而問,直接將其範圍限定在出版社所定恐怖漫畫系列內的作品,就很簡潔易懂了,以國內來說如:東立的scream、靈少女,長鴻的絕叫系列…。因為出版社對一個系列的定位易辨,要個別分析每一部作品卻很困難ㄚ!

 

恐怖的源頭:

恐懼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情緒,在演化過程中應生存需要產生。我們可以想像到在野外,不怕黑的幼體被掠食者狙擊、與母親失散的機率必定較高,對黑暗懷有恐懼感的幼體於是漸漸在生存競爭中勝出。

恐懼感對生物的意義是「躲起來、逃走」,什麼情形下對生物而言,逃避會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呢?第一是對象太強大,勝算明顯太低的時候;第二是對象可能很強大,勝算可能很低,也就是面對未知的時候。這是使生物產生恐懼感的兩種情況。

但或許人類已太過繁盛,要純粹以強大來嚇倒現代人是越來越困難了,野狼、神、閃電這些強大的東西已不再是恐懼的象徵。但無論文明再發達,有些未知是普遍為生物們所恐懼,永遠也無法解開的,如黑暗、背後。而對人類來說,隨社會變遷,新型態的未知也不斷出現,如完全不認識的鄰居、電話的另一端……等,這些都是恐怖漫畫的好題材。而且未知又能製造安心平靜、緊張恐懼、謎底揭曉,三段式情緒轉折,所以未知在恐怖漫畫中被大量應用。

如何應用未知是一種技術。譬如說是否要預設謎底?伊藤潤二的故事常常就沒有謎底,只集中筆墨烘托一個令人噁心恐怖的點子:連接成串毛毛蟲狀的頭骨、以人頭為殼的蛞蝓等等,獨創的點子搭配嚇人的畫面,謎底似乎也不需要追究了;而如果有謎底,謎底是什麼?如何將它呈現在讀者面前?謎底揭開後故事還要繼續下去嗎?如何繼續?失去了未知,謎底本身又不夠強而有力時,恐怖漫畫可能搖身變為搞笑漫畫,相信大家都目賭過這種悲慘的狀況。

這裡必須要補充的是,無論是怎樣強大的對象,只有當人覺得自己也是可能受害者之一時,才會成為恐懼的對象。而且對自己造成威脅的機率越高,造成的威脅越大,其令人恐懼的程度就越高。

例如:以令人恐懼的程度來說,連續放火燒山<連續殺狗魔<連續殺人魔。山、狗、人類都是一種物體,狗與人類都是一種生物,而自己是人類之一。物、生物、人類三者,人類的範圍最狹小也最逼近自己,因此殺人魔會最令人恐懼。範圍越接近自己,其令人恐懼的程度也越高。

但此人腦劃定的範圍,不見得經過理性的思考,只要能引起聯想就夠了。譬如說娃娃雖是沒有生命的物體,但若有人用針刺它的眼精,或把它拿去燒,仍會引起觀者不適噁心的感覺,因為娃娃的造型容易使人覺得它跟自己同類,令人聯想到自己,事實上這也是恐怖漫畫中常見的情節之一。

而為了要讓讀者感到恐怖,恐怖漫畫會運用各種方法使讀者覺得自己與書中人有某種相似處,處於同一個範圍內,這對恐怖漫畫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種技術。典型的手法有:

1 利用相同經驗引起共鳴
無意中搬進鬧鬼的房子,因丟棄娃娃而遭娃娃報復,大部分的人都搬過家、丟過娃娃,所以這些情節能喚起讀者的共鳴。舉個反例來說,一個人看家時敲門的虎姑婆,在森林裡趕路時出現的大野狼,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已不再能引起現代人的共鳴與恐懼,而成為距現實遙遠的童話。

2 不可能!
恐怖漫畫的主人翁常常自言自語著:「不可能吧! 」「一定是做夢(搞錯、太累、幻覺、偶然、看錯) 。」「世上哪有這種事!」……,讀者也認定漫畫只是故事,故事的情節不可能在現實世界發生,於是所有的讀者都被置於和主角相同的處境之下。

3 ××的親身體驗
強調故事由某人的親身經歷改編而成,強調書中情節曾在現實世界中發生,使生存於現實世界中的讀者無法再以「那都是作者編的」來捍衛自己。

最後,我想利用以上所述,來討論恐怖漫畫常用的兩個題材:

1 欺負
恐怖漫畫裡常出現欺負或被欺負的情節。強凌弱、多欺寡是人類本性之一,只是在各種社會規範安排下,較沒有機會展現。但在社會化不深的孩子間,或某些特殊情況下如:荒島漂流,本性自然流露是可以想像的。另一方面,日本國高中校園內的欺負事件曾是頗受注目的社會問題(在臺灣類似的情況也不算少見,相信許多讀者都有類似的經驗),因此對作者來說使用這個題材不但切合時事,又能引起讀者共鳴。

有趣的是,涉及欺負情節的恐怖漫畫中,有從被欺負、也有從欺負者、旁觀者的角度描寫的故事。無故被排擠、仗義執言直言反被對方糾纏、欺負人終遭報復..無論主角經歷的是什麼,我覺得這些故事反映了所有參與此事的人的不安。對被排擠的恐懼、欺負別人的愉悅與罪惡感、對袖手旁觀的內疚…..,這些情緒在漫畫中經由幽靈、詛咒、殺戮、地位互換…等未知的強大力量爆發出來。彷彿使痛苦的人得到報復、內疚的人得以自裁,或許有某種心理治療的作用也未可知呢?

2 娃娃
恐怖漫畫裡為什麼總是出現娃娃呢?如果有一個陌生人住進家裡,我們會感到不安;如果傷害了別人,我們會感到愧疚,然而理智告訴我們娃娃不是活生生的人,接近它、拋棄它都無須警戒顧慮。雖然如此,娃娃似人的外型卻暗示著它有似人的情緒與能力,在人心中投下隱隱的恐懼陰影。在恐怖漫畫中,娃娃可能是被害者,被拋棄、被燒毀;也可能是加害者,報復、殺害人類,這都呼應著那隱隱的恐懼感。

娃娃一方面使人恐懼,一方面卻又象徵著無邪、甜美、溫馨,同時令人安心又令人恐怖,戲劇性的對比營造出詭異的氣氛。在毫無戒心的時候,被原以為毫無威脅性的對象反咬一口,這種情況足以使所有生物陷入深深的緊張恐怖,而娃娃正使人聯想到這種情況,有如悄悄入侵自己地盤的未知異物。
同時,擁有或拋棄娃娃是大多數人都有的經驗,因此能夠引起讀者共感。除了娃娃,其他人形的東西當然也有相同的作用,如畫像、鏡子、影子…..。


台長: 佐梵
人氣(2,6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玩動漫(電玩、動畫、漫畫、同人) | 個人分類: 看門道 |
此分類下一篇:春風拂面─《小魔女DoReMi》
此分類上一篇:貼近你的心─《東京少年物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