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31 13:21:14| 人氣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草庵居士:人民幣匯率縱橫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共最後崩潰的防火牆

作者﹕草庵居士

【大紀元7月31日訊】大約在三個月前,筆者在海外一個論壇上預測中共將在三——六個月內實行有限的人民幣匯率浮動。果不其然,七月二十一日,中共宣佈人民幣採取有管理的匯率浮動機制。筆者預測的原因如下:

人民幣匯率改革原因

首先。國際社會對中共的壓力已經從口頭走向了司法程序。歐美國家均有議員提出相應的司法立案,要求對中共產品提出徵收傾銷關稅。當中國政府在面對歐美紡織品傾銷壓力時,先是自行提高紡織品出口關稅,以圖用自我限制及變相對單一產品的人民幣升值來阻擋海外國家的司法抵制,緊接著,在半個月內單方面取消出口關稅。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共已經知道,這種自我限制的方式將會引發歐美國家其他產業的司法訴訟。因為,作為自由公平的市場經濟,如果對某一單一行業作出優惠,這就意味著對其他行業不是公平交易。這必然會引發全面的司法訴訟。另一方面,中共外匯儲備大量增加,國內面臨著通貨膨脹的巨大壓力。

其實,中國大陸在一九九四年之前就實行著類似目前的一攬子匯率制度,目前的匯率改革雖然與原來的不盡相同,但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換句話說,人民幣的匯率制度不過是改回到十年前的水平。

近十年,中共採取固定匯率有其原因,這就是追求GDP指標,跟美元掛鉤主要是為了擴大出口,刺激外貿,保持中國的低價策略。大量的中國產品靠著低價政策傾銷海外,全面取代了日本、韓國、台灣、墨西哥等國的中低技術產品。以玩具類,中國大陸的產品幾乎佔據了美國市場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日用百貨佔據了百分之六十以上,鞋類產品佔據了歐美市場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中國也吸引了近二千億美元的外來投資,成為全球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國家之一。同樣,因為大陸外資力量的增長,對外出口貿易的增長,給中國大陸增加了近八千萬的產業工人就業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對中共維持統治和政權穩定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固定匯率政策的利弊

任何事情有利必有弊。儘管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比較快,但固定匯率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中國大陸的對外依賴程度也從十年前的百分之二十一增加到了今天的百分之七十五。而這個比例很顯然是與中國大陸極不吻合的。在採取低價政策的同時,中國本身的資源被變相賤賣,勞工成本被變相壓低。按照一般的經濟發展規律,經濟發展國家往往是通過貨幣的不斷升值來使得全民享受經濟進步的好處。大陸使用固定匯率的結果是,出口加工企業贏利增加,但百姓享受不到經濟進步帶來的利益。中國大陸貧富分化嚴重,固定匯率政策也是其原因之一。

從經濟學講,固定匯率不是市場經濟,因為它不是自由交易產生的,而是由政府制定的。這基本上相當於政府全面管制了中國的產品出口價格。以中國的情況,是政府強制全民出口企業壓低價格,擴大出口。按照西方國家來看,這顯然是政府干涉。當一個企業與一個政府相競爭的時候,很顯然,企業不可能比一個國家的政府更有威力。

中美的匯率糾紛就是如此產生的。因為中共以犧牲百姓的經濟利益來換取經濟發展,換取執政理由的同時,國際社會面對這種不平衡的競爭就會產生產業轉移。大量的企業因為競爭的原因轉移到成本低的國家,如此一來,西方國家就會出現產業空洞化,大量的產業工人失業,政府財政出現危機,進一步發展就會產生經濟衰退。西方國家的整體消費能力下降,進口減少,而同時,像中國這樣的出口大國也會出現出口減少,整個世界經濟體系就會出現全面的經濟通縮。

出口大量的產品換取的不過是大量的外匯儲備,因為政府採取的是強制結匯政策,這些外匯儲備就不能在大陸本身的建設中發揮作用,只好去購買美國國債。實際上,中國近年來就出現了這樣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外匯儲備高居世界第二,購買了美國國債發行量的五分一,而國內經濟建設又需要大量的資金,政府用各種方式、各種優惠政策來招商引資。各種利益不斷地被外資掠去。

外匯儲備不是一筆財富

中國大陸目前有近八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不是政府的財政收入,因為它是變相的人民幣的基礎貨幣。所以,八千億外匯儲備根本不是什麼百姓理解的利潤盈餘,實際上,儘管中國大陸出口額很高,但中國大陸的外貿利潤,每年不過是一百多億美元,遠比大家想像的要低。匯率就是價格,為什麼人民幣匯率在中國經濟趕超發達國家的過程中一定會升值?匯率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國與國之間要進行交易。而交易除了購買商品,還包括購買生產要素。知道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匯率變動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下面以中國和美國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設想一下,在中國經濟很落後的情況下,美國人一定不太需要人民幣,因為中國沒有多少他可買的東西。如果美國人既不想買中國的商品,又沒有條件購買中國的生產要素,那麼人民幣的匯率就會很低——因為這時候沒有多少人想用美元來換人民幣。這表明中國的生產能力有限,對外資缺乏吸引力。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更多的美國人決定來中國投資,他要把美元換成人民幣,這將抬高人民幣匯率。與此同時,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中國能夠生產越來越多受美國人歡迎的商品,美國人需要兌換更多的人民幣來購買,這將進一步抬高人民幣匯率。換句話說,隨著中國吸引外資和生產能力的提高,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必然上升。

如果出於某種原因,中國政府不想讓人民幣升值,只有在美國人購買中國商品和來中國投資的時候,增加人民幣的發行,兌換他們的美元。具體來說,就是央行把出口商得到的外匯和美國人來投資的美元統一收購起來。這樣,人民幣的供求能保持平衡,匯率也就能保持不變。這麼做的同時,央行將積累一筆外匯儲備,而國內的人民幣數量也會增加。為了避免通貨膨脹,央行想出一條「妙計」,就是通過央行票據把這些增加的人民幣換回來。最後的結果是:央行增加了一筆資產——外匯儲備,同時增加了一筆負債——央行票據,而人民幣匯率保持不變。

這樣,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外匯儲備不是一筆財富,賬目上,它屬於央行的資產,但央行同時背上一筆負債,兩者互相抵銷。第二,中國實際上變成了一個資本輸出國。其背後的關係是:居民把錢存到銀行,銀行用錢購買央行票據,央行則把這些錢拿去購買美國的國債,最關鍵的是,如果央行不購買外匯儲備,就無法抑制人民幣匯率上升的趨勢。所以,外匯儲備的存在,意味著人民幣匯率被壓制到了市場均衡水平之下。

大陸為何不改變匯率政策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大陸不改變匯率政策呢?原因很簡單,這就是中國大陸的金融市場問題百出,銀行業虧損嚴重。本身資本自有率約為百分之五,按照中國政府公佈的數據,四大國有銀行的資本總額是六千五百億人民幣,約合八百億美元。而按照目前國際銀行業的巴塞爾協議,各國銀行的自有資本充足率不應低於百分之十二。僅以美國一家中等規模的商業銀行資本為例,資本額就有千億美元以上。很顯然中國大陸的銀行與國際標準相差懸殊。

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江朱政府時代,在採取積極財政政策的時候,大量的政府投資和銀行資本被浪費在低效率的政府行為上。這就造成了中國銀行業的壞帳高居世界第一。中共先後數次動用公共資金挽救國有銀行,先是一萬四千億的銀行壞帳資產剝離,然後是四百五十億美元外匯儲備注資,再是發行財政擔保的次級債眞。國有銀行按照自己公佈的數據,壞帳率高於百分之七十,而政府先後投資進去的資本也高達三萬億人民幣之巨。儘管如此,根據目前國有銀行自己公佈的數據,其壞帳仍有一萬八千億人民幣。而這正是中國政府不敢實行自由匯率的主要障礙。

實行自由匯率,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就會因為安全及投資分散的考慮而面對百姓提取人民幣換取美元或其他貨幣的現象。中國銀行業的壞帳率如此之高,這就必然導致銀行的倒閉。如果政府不讓銀行倒閉,就需要大量印發人民幣,造成通貨膨脹。從這個原因上,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共政府在國內禁止私人銀行設立,提前對海外銀行開放中國金融市場的原因了。

美國銀行(BOA)以二十五億美元投資中國建設銀行,在這個商業談判中,中國建設銀行被折價成總資本二百八十七億美元,不及中共政府幾年來剝離壞帳的資本。如此賤賣的原因就是希望讓美國銀行進入中國國有銀行,盡量爭取以最快的時間到海外上市募集資本。另一個背後的原因是,因為美國銀行的入股,中國百姓就減少了將儲蓄提出轉存海外其他銀行的可能性,可以避免因大量的儲蓄擠提而引發的金融危機。雖出賣了國人的利益,但可以保證中共獨裁政權的執政穩定性。

只有在銀行穩定的情況下,中共才可能會逐步放開自由匯率制度。儘管這次是被歐盟及美國強大壓力之下採取的不得已的方法,但畢竟邁出了一步。值得注意的是,中共這次匯率制度上的調整並不是最有利的。在調整匯率之前,由於想用拖的辦法應對美國及歐盟的壓力,就採取了與歐盟及美國經濟談判的策略,結果出現了中國政府在紡織品出口關稅問題上的出爾反爾現象。但歐盟取得的成績是,與中國達成了協議,中國產品出口自我限制,而美國也同樣達成了類似的協議。如果當時中國政府迅速改變匯率制度問題,上述的讓步協議幾乎是可以避免的。緩慢升值也會讓國際炒家進一步獲利。

人民幣升值的後果

人民幣升值,相對於中國百姓未必是壞事,但由於中共以往的愚蠢,這次人民幣升值百分之二的結果是外匯儲備縮水。換句話說,就是財富損失了一千一百八十億人民幣,幾乎是中國一年的外貿利潤。

人民幣升值將造成進口增加,進口商品降價,國內產品為了和進口商品競爭,國內商品價格跟跌,由於國內生產利潤本來就很薄,使一些生產效益低下的廠家雪上加霜。一個國家的價格體系是一個隨市浮動的體系,進口商品降價必然影響中國整個市場價格的下浮。價格的下浮使百姓購買力提高,其發展結果趨向於通貨膨脹,物價上漲。

人民幣升值將使出口降低,產品價格缺少競爭力,要提高價格競爭力必須減少生產利潤。人民幣升值同時也使勞動力成本提高,這是吸引外資的主要優勢,因此必然使外國投資減少,國家利稅減少,工人下崗增多,百姓更加貧困。

人民幣升值實際上使中國百姓手中和存在銀行的錢增值了(相對於國際市場),購買能力提高了(相對於國際市場),由於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是相通的,國際市場必然影響國內市場。如果說人民幣增值百分之二,實際上是中國政府給中國人民增加了百分之二的工資,這種增加不僅僅是公務員,而是對十三億百姓收入的增長。而這個增值是需要政府支付的,雖然政府的錢也是從百姓那裡徵收的,但是徵收的增量遠少於支出的增量。

人民幣升值會使更多的人民幣持有者去兌換美元,防止物價上漲人民幣貶值,同時出國消費增加。人民幣銀行提款增多,存款減少,由於銀行壞賬問題,銀行將出現危機。銀行存款減少同時也是由於企業效益降低,出口減少等原因造成的。銀行存款減少反過來影響企業貸款,公司缺少資金周轉,使房地產降溫,甚至造成工廠倒閉工人下崗。進一步出現房地產破產,基本建設減少,GDP下降等連鎖反應。

人民幣升值政府不僅需要增加工資支出,由於出口降低,工廠效益降低減少了稅收,一增一減使目前捉襟見肘的財政更是難以支撐。中國政府機構是世界上最龐大的機構,去支撐這個龐大機構的財政來源是靠出賣地產房產,靠外資和內資的投資性增長支撐的。通過大量基礎建設的投資,這種發展模式有點像傳銷模式,初期發展紅紅火火十分迅速,然而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因為缺少需求而垮掉。

中國經濟鏈倒下的首個骨牌

中國的這種低效益高能耗,依賴型低技術,大規模滾動式的盲目的投資型發展道路已經走到了盡頭,目前的經濟已經到了十分危險的時刻。從目前發展的趨勢看,政府將難以支撐龐大的財政開支,只有大印鈔票,使物價飛漲,經濟滑坡。

人民幣升值也許是中國經濟鏈倒下的第一顆多米諾骨牌。

──轉自《爭鳴》(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7/31/2005 9:49:05 AM
http://www.epochtimes.com/b5/5/7/31/n1003094.htm

: 一本震撼全球華人,解體共產黨的書

http://eti.darktech.org
http://how.etowns.net
http://www.epochtw.com/9Ping.asp
http://djy.sn.homedns.org/
http://www.wujie.net/
http://u1.vtond.info/

台長: 雨停
人氣(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