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25 18:02:55| 人氣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太史公 九月十五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太史公應該是司馬遷吧
一、前言

司馬遷是我國偉大的史學家,其名山之作史記更貴為群史之首,隨著時移世易,中國歷代通史、專史、斷代史汗牛充棟,所給予後人的居然只是人們永遠無法擷取歷史教訓嗎?歷史所呈現的難道只是一幕幕刻板的興衰更迭?懷慕此戒慎徬徨之疑竇,我們希望藉由歷史哲學的概念來研析史遷的治史思想,透過動機、目的、形式、材料四因作為切入點,經緯全文,闢除積慮。

二、歷史價值的出現與轉移

早在西周時,五經教戒大備前,詩書禮樂易皆掌於史官,而詩書禮樂易又是供給教養賢士大夫的材料,因此,史官是文化的操控人,對古代知識起宰制的關鍵作用,必要由文化水準較高的人才能勝任。當時所謂歷史哲學不過是身為史官所肩負的文化傳承之職責,隨著人文精神的煥發,詩書禮樂易皆發展為可供政治得失檢驗之資,史官精神的崇高從此奠定。春秋時,各國皆有史官傳史,史的編修就意味著國家的生命存在,史官的重要性已不言可喻。

直到周道衰廢,諸侯害之,大夫壅之,史官被並列為文官,亦不能為禮樂衰敗負起責任,孔子審度知識下放,力圖復興周文,在此想法下,史官的地位與榮譽已經因為周道的衰廢而轉嫁到詩書禮樂易之上,是否擔任史官已不再是傳承文化的要件,故孔子為魯司寇而思作春秋,念王道,明是非,繼絕存亡,以文字形構理想的禮義之邦,喻啟發於一字褒貶,這種思想不單超越以往的人文精神,更為歷史哲學樹立新的里程碑。

三、《春秋》對司馬遷的影響

單從太史公自序來看,司馬遷在三十六歲時,因太史公不能從行漢家之封,發憤且卒,臨死前告知司馬遷必要克紹箕裘,復為太史,此外,援引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勉勵其子繼承孔子精神,論載漢朝盛世,這對司馬遷的影響甚為重大,不啻時遷俯首流涕曰弗敢闕,在與上大夫壺遂作解爭論時,還二度引春秋之旨作為論述基礎。

《春秋》對司馬遷影響之重大,直接反映在其著《史記》時材料選擇的標準及目的上。太史公生前遺命「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汝其念哉!」,告知司馬遷要以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為記載重心,但何以為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司馬遷則求解於春秋,自言「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際,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春秋辨是非的特色,正是其長於治人的原因,故司馬遷曰「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說明了春秋作為禮義之準繩,對人倫分際的規範與影響是絕對權威的。

司馬遷治史的目的,有絕大部分承襲了孔子作春秋所欲產生的影響。其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的理想,推三代之德,褒周室的做法,促使司馬遷意圖從過去的時間線上找尋可供歌誦的清夷治世,因此司馬遷言「春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這是司馬遷透視春秋終極價值,從經緯萬端的殊異當中釐清歷史常與變之規律的證據,也正是太史公言六家要旨所陳高義。

四、《史記》之發端

事實上,司馬遷對歷史哲學的認識並非止於字句的揣摩,若僅止於此,亦必定無法體現其史觀之高瞻遠囑,故詳究其發憤治史的原因,便更能看清司馬遷作史記所展現豐富的意義。

挾著司馬家族垂官太史的傳統,加之太史公臨終的托付,銜官太史而文采後世變成司馬遷父母雙亡後恪守孝道的特殊管道。太史公曰「余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言之鑿鑿,是司馬遷三十八歲為太史令後,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立志寫史記之發端。

直至年四十七,遭李陵之禍,幽於縲紲,司馬遷才親身體會太史公當年抑鬱之情,深惟倜儻非常之人,皆意有所鬱結。司馬遷受腐刑後成為宦官,社會地位被貶到最低,人皆恥之,忖思太史公遺言,非但不能廷議盡忠,連銜官盡孝都辦不到,故曰「行莫醜於辱先,詬莫大於宮刑」〈報任少卿書〉,曾有數次尋死的意念,然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又豈能戴著鄰里世人的恥笑離開人間。「為人臣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其實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多了這層反省,不特使司馬遷更明白一字褒貶的內蘊,更建立司馬遷忍辱負重的歷史思想,以及用生命書寫史記,垂空文以自現的決心。因此,李陵之禍可謂史記催生過程的再發端。

參考資料

網路求文堂
2007-07-22 11:05:42 補充

五、歷史意識與材料
司馬遷作史記時的取材,除上述受春秋判準的影響外,也隱含太史公與自身的意識在內。如太史公所言「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云云,於是有「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為章程,孫叔通定禮儀……」作為對象。

2007-07-22 11:06:07 補充

太史公愍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乃論六家要旨」,司馬遷深得其客觀學養,亦於自序裏二度闡述,曰「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禮經紀人倫,故長於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詩記山川谿谷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故長於風;樂樂所以立,故長於和;春秋辯是非,故長於治人。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且言「拾遺補蓺,成一家之言,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這裡的「異傳」,還包括別於司馬遷早年所學的伏生尚書,故司馬遷在治史的博觀與客觀訓練可謂青出於藍。

2007-07-22 11:06:15 補充

而司馬遷自身亦具備身為成功史家的條件。其一,司馬遷十歲誦古文尚書,二十即能起身訪視,探禹穴,闚九疑,行走禹舜故跡,對史料考證有絕對的幫助。其二,司馬遷於朝堂,念主上為李陵陷敗而慘愴怛悼,適蒙召問,直言李陵戰功,而事前毫無私交,但憑常日觀察,以為誠奮不顧身以報國家之人,乃被以為誣上〈報任少卿書〉,此種敏銳的觀察力,是整齊史事前因後果之憑藉,且能以往日所為斷今日所疑,正是歷史重其啟發性,而能垂青萬代之資。

2007-07-22 11:06:37 補充

六、《史記》的形式
史記與春秋在著述動機與目的上固然類似,然其最大差別就在形式。孔子春秋是編年體,雖欲褒貶正義,仍囿於字句之上,但史記採紀傳體裁,在目錄的制定與排列上就凸顯出非常大的自由空間。例如司馬遷觀察敏銳且力排眾議,把極權社會下最基層的地方勢力,用最細膩的筆法描繪出來,「救人於戹,振人不贍,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義者有取焉。作遊俠列傳第六十四」,大倡其義仁勇。漢室王朝有負於他,雖不便犯顏直書,卻可表彰項羽英名神武於一身,「秦失其道,豪傑並擾;項梁業之,子羽接之;殺慶救趙,諸侯立之;誅嬰背懷,天下非之。作項羽本紀第七」。

2007-07-22 11:06:45 補充

凡此,秉持原始察終,見盛觀衰的精神,著十二本紀,作十表、八書、三十世家、八十列傳,褒貶尚存而天下盡收,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亦躍然紙上。

2007-07-22 11:07:07 補充

七、結論
西方近代哲學家黑格爾曾說:「歷史哲學就是把歷史置於思想觀察之下,並用存有及認識的終極基礎去理解歷史」,因此,反思歷史的性質、功用和意義就變成一位史家研究歷史的方向,也是史家之所以為史家的素養所在。司馬遷遙思孔子作春秋之大義,含英咀華其上,身陷囹圄而昇華融通其所學,以心死之境界點滴匯聚終極關懷的意象,終於能領略春秋之教,集詩書禮樂易春秋之大成俯仰世物,而成名山之作。本文篇幅短促,只能呈現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裡所揭露歷史哲學之一端,故精簡言詞,惟務貫穿,望能為史學思路盡一分心力。

參考資料

參考網址 http://www.ylib.com/class/talkout/TalkShowHis.asp?object=Req&;no=520

台長: 向小園
人氣(4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