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2-29 20:34:49| 人氣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治學方法1226同學上課記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姓名 陳亮羽
系級 國碩一



治學方法及學術論文所需培養之能力:
一、閱讀能力:包含尋找資料及詮釋資料二者。
1.尋找資料:數位資料可利用資料庫及檢索功能搜尋,找尋網頁工作十分重要,有一teleport程式可複製整個網站。
實體文本除書庫、期刊之外,尚需將參考工具書列入,在實體文本上,尚需養成「讀架」工夫,以一個月為期,常至圖書館及書店,翻閱新進書籍,是否有與研究範圍相關者。更需備有幾部治學方法、論文寫作規範之書籍,以及屬於研究領域之工具書。
尋找資料時,要注是否齊全,需分辨資料之優劣及適宜性。


2.詮釋資料:詮釋資料時,宜有步驟性來進行。先找出每一段落之議題,之後逆推作者是透過何者方法、如何來找到此議題,而後端詳自己是否具備足夠能力來解決此議題。因此,在詮釋資料時,必需先切割,再由資料中找尋議題的答案,參看作者如何論述來詮釋此議題。此一練習工作,有利於對於將來自身找尋問題,及解決問題之能力。


二、論述能力:分為建構及論述兩部分
1.建構:需有層次、有條理的架構出大綱方向,此部分必需依靠平時閱讀、思考工夫的積累。


2.論述:在論述上,盡可能不引用他人話語,引文減少,以改寫形式出現,尤以結論部分,忌出現引文。一篇論文中,應以我為主,他人為輔。需有「詳人之所略,略人之所詳」之眼光,方能展現與前人不同的結論,即便仍無法有明確解答,若能較前人縮小範圍,仍兩相當的貢獻。

例如陳師與學生討論詩作:如果此處下雪-洛夫,師擬出以下議題:
(1)閱讀與詮釋
(2)詩的多歧性的文獻意涵-可上溯作者及作品
(3)詩的多歧性的課堂討論
(4)詩的多歧性的再創作
(5)如果洛夫再回金龍禪寺

師雖稱於此領域不甚熟悉,但其能夠擬出這些議題,端賴平時閱讀文本、詮釋能力之養成。這些討論點重新面對了作者、作品、讀者思想,此近似於網路小說,差異點在於網路小說,作者可以面對讀者之思想,能夠回應讀者問題,甚而反應於其後續之作品中,而於此作者無法面對讀者,儘此而已。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學」的能力;而至「論述能力」時所需的便是「思考」能力,學思雖並重,不宜偏廢,但總論之,文本閱讀後改寫、分析的能力,仍大於論述之能力,惟有培養對於文本認知的能力,方能成為論述時之基礎,否則,有再好的建構及論述能力,仍無法架起空中樓閣。

建構及論述之能力,除培養第一步閱讀能力為基礎外,尚可多參加學術研討會,學習論文發表者之「方法」,縱與自身研究領域無直接關聯,卻亦可從中吸收他人精華及方法。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7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