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2-23 11:34:49| 人氣1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貼上治學方法1217聽課老師的上課記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期:2002.12.17 pm06:20~08:05          國碩三林皇杏
壹、閱讀是什麼?
一、 介紹有關閱讀的三本好書
(一)《書中之書》,約克勒著,洪翠娥譯,和英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沦是一本兒童童話繪本
(二)《閱讀地圖——一部人類閱讀的歷史》,阿爾維拖‧曼古埃爾著,吳昌杰譯,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06月。
全書目次
第一章 最後一頁
第二章 閱讀黑影
第三章 沈默的讀者
第四章 記憶之書
第五章 學習閱讀
第六章 遺漏的首頁
第七章 圖像閱讀
第八章 聆聽朗讀
第九章 書的外形
第十章 私人閱讀
第十一章 閱讀的隱喻
第十二章 開始
第十三章 宇宙的制定者
第十四章 閱讀未來
第十五章 象徵性讀者
第十六章 在牆與牆之間閱讀
第十七章 偷書
第十八章 作家即讀者
第十九章 譯者即讀者
第二十章 禁止閱讀
第二十一章 書呆子

(三)《談閱讀》肯尼士‧古德曼(Ken Goodman)著,洪月女譯,心理出版1998年11月。
沦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閱讀的整個過程。
全書目次
第一章 閱讀是什麼?
第二章 語言是什麼?
第三章 語言如何運作
第四章 熟練的閱讀如何運作
第五章 發展中的閱讀如何運作
第六章 書寫語言如何運作
第七章 閱讀歷程:循環與策略
第八章 學習和教導閱讀與書寫

二、 詮釋《書中之書》歸納所得
(節選自中國時報開卷)
◎黃筱茵(童書工作者)  (2002.12.01)
《書中之書中之書中之書中之書》
文.圖:約克.米勒 翻譯:洪翠娥
出版:和英出版社 頁數:32頁 定價:270元 類別:繪本,國小適讀
閱讀的過程是一場奇妙的探險,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看見自我。約克.米勒的《書中之書中之書中之書中之書》就這個主題發想,展現繽紛創意,不愧他「安徒生大獎」得主的盛譽。小女孩收到的神奇禮物是一本書,書裡畫的不是其他的故事,正是小女孩盯著書看的模樣。可是畫面裡還有畫面,每一幅畫面都是小女孩捧著書的樣子,那麼最後一幅畫裡究竟藏著什麼?更奇怪的是:畫裡有一隻兔子。小女孩心想:奇怪,我的背後沒有什麼兔子呀?
小女孩就這樣一腳踏進了探索閱讀與凝視的世界。她用鏡子、放大鏡和3D立體眼鏡,層層追索,試圖找出最初、也是最後的故事的答案。嘩,書本一變得立體,她大方的跨進書頁裡一探究竟,走著走著,竟然遇見書本的畫家。他要小女孩救他出去,原來一旦投入創作的過程,故事就成了說不完的篇章。每一道筆觸都反覆述說著閱讀與無盡的凝視與反射。畫家畫著故事,也把自己畫了進去,這個無限反覆的過程一直進行到這個故事成為小女孩(讀者)的故事為止。小女孩(讀者)對故事進行了「再創造」後,參與了故事的演出,才能和作者一塊手牽著手,走出故事。
約克.米勒善用寫實細緻的筆法,營造奇妙而近乎超現實的故事情境。生命與生活對他來說像一只看不盡的萬花筒,他在不同的故事中梭遊,帶領讀者一同尋覓理解世界的方式。這一回,他回歸屬於創作者與讀者的問題:什麼是創作,什麼又是閱讀,我們反覆閱讀的,究竟是誰的故事?
在本書的終曲,穿越故事這片鏡子森林的小女孩和兔子,身體變得越來越大。每走過一本書,她們就長大一點,就像吃下故事叢林裡的魔法果子,有了力量,更加茁壯。倒是畫家(作者)在完成書本後,就乘著故事中的兔子飛奔而去(哈,猜到了嗎?他的身體可沒有變大喔!)。小女孩最愛的貓咪最後也成了故事中的一分子。不過讀著讀著,倒像吟著一首悠悠的迴旋曲,恰恰,恰恰,閱讀的舞步,永遠曼妙,從不終止
(一)閱讀後心得:
只有自己參與才能使閱讀有意義,也才可以使自己越來越『大』。自己的參與絕對是有自己的問題存在,因為想要解決問題而去參與、去閱讀。閱讀當中是去瞭解“我想知道什麼”“我喜歡什麼”,這樣的喜歡與潮流無關。所有的閱讀歷程都是一種再創造。整本童話書藉助兩人 ——“你”(指小女孩)、“我”(作者)的對話,說明閱讀是一種對話。若加以延伸擴大來說,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對話。

(二)詮釋閱讀
1. 閱讀的本身即讀者與作者之對話。閱讀的意義就在讀者與作者之間對話。
2. 閱讀的過程是尋找、參與、創作。
阵閱讀時會發現問題,開始尋找問題的答案,閱讀的過程除了作者與讀者之外,應該包括許多書評或討論,即書中的兔子與貓
陕書中提到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畫兔子,但是小女孩還是喜歡貓咪,因此閱讀包含人的情感。
陉讀者救了作者:「無限到此結束」,閱讀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意義,這些意義本身並不是作者的,而是讀者的,這就是創作。
3. 閱讀的功能:使自己越來越壯大。
阵作者創作完成後仍一樣大,可是讀者進入書中後卻能越來越大,因為不斷的吸收與消化。
陕閱讀一定是要產生意義,它會豐富我們的生命。
4. 閱讀需要工具,經由工具的輔助,我們才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書中出現三種工具:阵浴室中的鏡子:代表舊知識、舊經驗
陕放大鏡:見微知著,將很小的東西放大
陉3D眼鏡:要有科技的幫助
◎同學提問:如何提升學生閱讀的能力興趣?
老師回答台灣缺乏良好的書籍,即使有良好的書籍又受限於僵化的思考模式。因此身為一個教師必須改變教學方式,設定一個主題,跟學生進行閱讀、詮釋、對話,除了文學性的分析之外,也加入科學性的分析。每一位老師能力都夠,但是必須改變,若想嘗試就會有成效,只是看自己願不願意改變而已。
在論文中亦存著創作,副標題就是一種創作。

三、 個人新聞台:新購大陸書籍

(節錄自個人新聞台「行者之學思與不知」)
一、 明目書屋:台北市溫州街64號,02-2366-0712
1. 中國現代名家讀畫美文 王稼句編 成都 四川文藝出版社 2002年10月 38.00
2. 郭店老子:東西方學者的對話 艾蘭、魏克彬著 邢文編譯 北京 學苑出版社 2002年9月 30.00
3. 小說敘事研究 格非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2年9月 17.00
4. 左傳交際稱謂研究 夏先培 長沙 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9年3月 16.00
5. 倉石武四郎中國留學記 倉石武四郎著 榮新江、朱玉麟輯注 北京 中華書局 2002年4月 19.00
6. 兩漢經學與中國文化 劉松林 南昌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2001年6月 28.00

二、 漢國冊府:台北市溫州街48巷15號,02-2362-3410
1. 顧隨全集(1—4)(創作卷、著述卷、講錄卷、書信日記卷)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5月 145.00

三、 泰安書局
1. 黃侃日記 黃侃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1年8月 75.00

四、 木石文坊:台北市泰順街16向29號,02-3365-1623
1. 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 吳雲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1年12月 33.00
2. 宋代文學研究(上、下) 張毅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1年12月 54.00

五、 萬卷樓圖書公司
1. 二十世紀先秦散文研究反思 常森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年8月 19.00
2. 蘇詩研究史稿 王友勝 長沙 岳麓書社 200年5月 25.00
3. 域外中國學十論 葛兆光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2年10月 12.00
4. 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 李歐梵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2年10月 15.00
5. 中華經典蒙書集注 尚聖德主編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2年1月 58.00


貳、實體圖書館
1. 研究中文領域者,能夠post 上網路去檢索的資料並不多,幾乎都存在於實體圖書館中。
2. 彰師大圖書館進門左側都是參考室的資料,地下樓也有許多套書,可以去挖寶。
3. 圖書書號:應去圖書館讀架,檢視是否有某區的書號與自己研究領域較相關。
000 總類 論文集在050
100 哲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自然科學類
400 應用科學類
500 社會科學類
600~700 史地類
800 文學類 小說在857
900 藝術類

例如:阵研究現代文學,有現代文學的文集目錄。
陕研究鍾理和:台灣客家文化館(有影音資料)。
參、模擬論文發表會
12月31日必須繳交小論文,1月7日、14日模擬學術研討會,全班區分為兩組,每人主講、講評各一次,主講8分鐘,講評5 分鐘,老師講評2分鐘,共15分鐘。
肆、解惑與對話
一、小論文文字編排的格式如何編排?
1. 使用A4格式的紙張,每頁28行,每行32字,一般字體採細明體12點的字,題目的字體稍微大一點點,所有的章節可用粗體字,而方塊引文是採標楷體12點的字,方塊引文從第四個字開始(打字完畢後增加縮排),引文與本文之間是否要空一行由個人自行斟酌。
2. 論文中每一頁一定要有頁碼與註解,頁碼置中,註解採當頁注,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頁數,一定要完整。
3. 註解的方式:word中有此功能,按插入的下拉選單中的註腳,word將自動安排註腳的順序,註腳是採9號字形。
伍、心情心語
這一段文字是我在《閱讀地圖——一部人類閱讀的歷史》封底看到的,使我得到很大的震撼: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閱讀其意義的都是讀者;允諾或承認事物、地方或事件具有某種可能的可讀性是讀者;覺得必須把意義歸諸一套符號系統,然後辨讀它的是讀者。我們每個人都閱讀自身及周遭的世界,俾以稍得瞭解自身與所處。我們閱讀以求瞭解或是開竅。我們不得不閱讀。閱讀,幾乎就如呼吸一般,是我們的基本功能。组组阿爾維拖‧曼古埃爾
閱讀一開始只是作者將符號呈現出來,而讀者經由視覺感官閱讀後,心中將這些符號加以詮釋化,因為每一個讀者所詮釋的概念不一定是作者預設的,因此許許多多的讀者便可經由閱讀,得到不一樣的詮釋與心靈感受,所以閱讀一定必須自己加以轉化,進而與讀作者對話。阿爾維拖‧曼古埃爾說閱讀是我們的基本功能,就如同人們會呼吸一樣,呼吸是為了使生命運作下去,而閱讀何嘗不是生命的另一種補充活力的方式呢?閱讀在於豐富一個人的性靈,提升一個人的知能,也許這就是人類不同於禽獸的分際吧!
上了今日這堂課,使我對閱讀有了更深的期待與專注,而且更希望經由改變 自己的教學方式,帶領我的學生進入閱讀的世界。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1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