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2-07 06:35:58| 人氣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評劉墉●要超越人生得先超越自己的腦(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回到我們的男主角,劉墉先生。

在第二境界中,劉墉說對了一點就是「熱情」;但這只沾到邊邊而已,「熱情」的感覺沒有「熱愛」強烈。我絕不是在吹毛求疵或是惡意找他麻煩,先前說過了獅子階段是屬於狂暴式的,牠的power是很強的。劉墉在這裡總算沾點兒邊。可是在第三境界呢?我真的不知道他領略的是什麼了。第三境界就劉墉的說法,屬於精神三變中的「孩童階段」。他並沒有太多的解釋,卻直稱意境棒;此外他在文章的前頭加了一個小標題「如夢的女子」,這真讓我傻了眼。

我一直在思索其中的相關性,總算努力地找到一個。倘若女人象徵著真理,王國維這句話的意思是這麼翻譯的:「在諸多的價值中尋找真理,而在不禁意的回頭間,發現真理其實就在我們不遠之處。」不對呀!「孩童階段」是得道啊!是種喜悅啊!好吧,如果把這句話當作是劉墉得的道或許通吧。算他過關吧。他在文章說「孩童階段」像是老年時期該有的達觀、豁然開朗的境界,有如「見山不是山」之感。但是只有在老的時候才能得道、才能豁然開朗,未免太過於狹隘,也太過輕視年輕人的能力。其實相當矛盾。劉墉在文中鼓勵我們年輕人要有濟世的情懷,要有活力不停創造,但心裡似乎不太認同我們有這個能力。於是,我現在剛好證明了年輕人一樣可以得道(我年輕);年老的人得了假道仍不自覺。

上面的論點勉強過關。以下我卻無法再茍同了:文章前的小標題是,「獅子的境界必要嗎?」當然必要!如果我之前的解釋你懂的話,請勿庸置疑!「看!我少年時嚮往而沒能做的,這幾個名校研究所的畢業生卻做到了;他們是由駱駝一下子跳到嬰兒。」胡扯!精神三變絕對是缺一不可的!而且這些畢業生那麼快就到了嬰兒階段,根本違背自己所提的理論,劉墉你自打了嘴巴子。

說來說去劉墉一開始就出錯。所以後面怎麼掰怎麼錯。人生三境本來就不能與精神三變混為一談!「精神三變」從字面我們就能了解,所討論的是我們的「精神」層次,也就是我們的內在(包含了思想)。「精神三變」不能拿來探求外在表象(比方「民族主義」);這就是希特勒所犯的錯。尼采承襲了叔本華的「虛無主義」。其實並不難理解,虛無主義者本來就旨在否定外在的真實而回朔內心精神世界,現在竟然拿一個奉行虛無主義者的理論來解釋表象世界的種種;內外都分不清楚!這真是天大的荒謬!然而,劉墉的想法竟然和希特勒相同,也把它用來解釋表象世界;這兩人真可謂他鄉遇故知呀!我在這篇文章開頭,斷定他沒有讀過尼采其他的著作的原因便是如此。

話說回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之所以難懂,除了因為尼采運用大量的象徵筆法外,此書更統合了尼采在《查》之前著作裡的思想。所以尼采很臭屁的說《查》是:「一部獻給人類最偉大的著作」。且不管它究竟偉不偉大,我們可以斷言,若不讀完他的著作是看不懂《查》內容裡的象徵的;這大概是尼采設下的詭計吧。我們的劉先生竟中招了^_^

我先前引用尼采在《理性邊緣哲學》中「踏腳石」的觀念,說明思想的建立是累加的,不是憑空幻想的。而「踏腳石」的觀念我還可以用來解釋「精神三變」以及「超人學說」。既然思想的建立是累加,我們不難理解尼采早期「踏腳石」的觀念影響到後來的論述。

「累加」的觀念解釋「精神三變」:《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提到,「一切重負,勇敢的精神都擔載在身上,忙著向它的沙漠裡走去,像是駱駝忙著向沙漠負重的走去一樣。」「在最寂寥的沙漠裡,完成了第二種變形;此時精神成了獅子。」重點在「駱駝走向沙漠」、「在沙漠裡變形成獅子」;駱駝階段是獅子階段的跳板,沒有獅子的否定(破壞),只服膺駱駝時期習的的道理是無法真正得道的。駱駝沒有經過獅子的否定階段永遠只是隻駱駝,無法享受孩童的愉悅。駱駝、獅子、孩童三者自成一個體系,缺一不可,而且是循序漸進。

孩童階段「天真的遺忘」除了象徵著拋掉舊思想的束縛,得到新思想;「遺忘」也教人趕快放棄現在的,趕緊創造下一個新思想。也就是走到下一個體系的開端;另一隻駱駝。第一個體系走到第二個體系後,才算一次完整的「超越」,接下來第三個體系,第四,第五......永無止盡的超越!


以上是我個人的淺見。

當乍見這本書名《創造超越的人生》,我馬上意識到這是一本討論尼采的書。因為我很喜歡尼采,所以像挖到寶似的將之閱讀一番。誰知叫人失望透頂!我看過不少關於尼采的論述,有些說得太淺;有些過於刁鑽;然而,我卻沒看過如劉墉先生這般那麼離譜,也許僅次於希特勒了。尼采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的思想本源:愛。這是一個從孤寂之中孕育出來的思想。我每每讀到他的作品,一想到他的孤寂和愛人之心,心裡就會感動萬分。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