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17 00:00:00| 人氣2,8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數學〉解開分割數結構之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數學〉解開分割數結構之謎
數學家發現計數的碎形模式,證實了一項隱密的命題。
 
【@文╱卡司塔維奇(Davide Castelve】
在32歲即過世的人裡,大部份靠自學而成的印度數學家拉曼努真(Srinivasa Ramanujan)留給世人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傳奇生涯。如今,數論學家終於釐清他諸多謎般命題中的一項,這是拉曼努真在過世前一年(1920年)所寫下的敘述。
這項敘述討論的,是乍看之下似乎很簡單的分割概念。一個正整數可以分割成一些小正整數的和,例如「5」有下列七種可能的分割方式:
1+1+1+1+1,
1+1+1+2,
1+1+3,
1+2+2,
1+4,
2+3,
5
數學家將這個結果表示成P(5)=7。如果換成6,則有11種分割的可能性,記成P(6)=11。
隨著n變大,n的分割數P(n)很快就會變得非常大。
例如P(100)=190569292,而P(1000)竟然高達32位數。
幾百年來,數學家一直試圖揭開分割數的結構,其中一種可能,是研究分割數的相關模式。
拉曼努真發現如果從9開始,每次加5,那麼這一系列數的分割數都可以被5整除,例如:
P(9)=30,
P(9+5)=135,
P(9+10)=490,
P(9+15)=1575等。
拉曼努真斷言這個模式會一直持續下去,而且如果將5換成後兩個質數7和11,也會有類似的模式出現,這樣的模式也會發生在5、7、11的次方數。
舉例來說,有無窮多個相隔53=125的數n,它們的分割數P(n)會被125整除。
接下來,拉曼努真以接近神諭的語氣指出,更大的質數將不再有這種「簡單的性質」,也就是說,P(n)的相應數列不會出現都被13或17或19或其後任一質數整除的現象。此後多年,想探討更大質數分割數列模式的研究者一直徒勞無功。
2011年1月,美國艾茉利大學的小野健(Ken Ono)與合作者終於找到了解答:第一次有人可以用公式表示間隔為13次方數(13, 132, 133, …)的分割數關係,這項研究也包括了更大質數的情形。
他們發現的公式並不「簡單」,P(n)並不一定可以被13的次方數整除,事實上他們所發現的是餘數的關係。而且,如果固定質數,那麼隨著次方變大,這些公式反覆出現的模式讓人想到碎形,一種在不同尺度下相同的模式或形狀會不斷重複的結構。
小野健與另一位合作者在今年1月還發表了另一篇論文,文中提出了直接計算P(n)的第一個公式,這是幾百年來數論學家念茲在茲的大業。
這些新發現有沒有實際用途呢?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安德魯斯(George E.Andrews)認為這很難預測,他說:「純數學的深度研究,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滲透到應用的層次。」
【2011-05-16/聯合報/R18版/好讀周報科學力】

台長: 貝拉
人氣(2,83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教育類 |
此分類下一篇:小心病毒就在你身邊
此分類上一篇:6÷2(1+2)=? 百萬人錯答「1」 臉書吸342萬人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