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20 17:36:31| 人氣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去除習氣 修養慧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求得再多法,若是『知道』卻沒有徹底『明白』、懺悔反省,很快又恢復凡夫習氣,仍是煩惱不斷。」晨語時間,上人教示,既求得佛法,就要讓法水深入內心,洗滌無明髒垢,徹底懺悔、改過,便不再染著。
「宿世之事雖難以知曉,最重要的是把握現在,結好人緣;莫與人結惡緣,而使往後的修行道路受阻礙。」
上人提醒,在人群中待人處事不起煩惱、成就福慧,心靈自然明了無礙;把握每一個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多結善緣,才能於修行道路上暢行無礙。
疼惜慧命 如護生命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有一比丘前來致禮。佛陀問比丘身心安樂否?比丘答,在修行過程中身心安樂,不以乞食為苦;不過所居住的樹林間有許多鳥兒,總是在夜間悲鳴相呼,亂其定意。佛陀教比丘,待鳥群黃昏飛返樹林時,向鳥兒們說:『可否將你們的羽毛借我一用?』比丘照佛所言向鳥群呼喚,鳥兒們擔心折翼,皆飛出樹林不再回返。比丘從此得以安定修行。」
這是律典中記載的一則故事,晨語時間,上人引以說明:「鳥兒們尚懂得愛惜羽毛,人們更應自愛、疼惜慧命,如同愛惜自己的生命一般。」
上人續解說佛十號之「善逝」,即善入無量世界,化現種種身形,隨順眾生心欲而說法,來去自如;讓眾生在生死煩惱中聞法歡喜,接受引導而證無上菩提。
善緣鋪路 心地拓荒
「凡夫心易受環境影響而不得自在,由生到死,煩惱牽纏不休、造業不斷。欲使煩惱、習氣深重者聞法,且能用心理解、體會而起歡喜心,非常不易。然而佛陀已徹悟世間萬理、悲智雙運,故能於各種境界進出自如;又在長遠劫來與眾生廣結善緣,讓大眾欣然接受引導,而能增長慧命。」
佛十號中之「世間解」,是指佛對於有情世間的一切皆能通徹。上人表示:「『有情』眾生皆有心欲,遂使心靈無明癡昧而造作諸業。佛陀以其智慧,對宇宙萬物之理瞭如指掌,也能隨眾生心欲而應機教化。」
佛陀以其無上福慧智德向世間有情說法,故又號「無上士」。上人說明:「佛陀來人間度眾生,就是要將覺悟的種子播入人心,鋪出智慧的道路,引導人人行走;如同拓荒者一般,教導眾生耕耘荒蕪的心地,去除無明亂象,讓菩提種子萌芽、茁壯,直至菩提成林。」
上人教眾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廣結好緣,讓眾生聞法起歡喜心;以歡喜心接受法,才能得見智慧光明,由迷轉悟。
【靜思小語】把握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廣結善緣,修行路上才能暢行無礙。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191617 (農八月十九~二十)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39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台長: a-shun
人氣(5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開示法語(證嚴上人) |
此分類下一篇:去執除迷 安住正道
此分類上一篇:令煩惱不入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