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21 22:10:16| 人氣1,32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龍海薌劇:讓傳唱經久不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8-09-10 15:46:31 來源:福建日報

作為福建五大地方劇種之一,薌劇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盛極一時。近年來,在多元文化的衝擊下,薌劇面臨著觀眾群日益減少的窘境。閩南地區劇種品牌的龍海薌劇,面對現狀,積極探索新思路,在困境中走出了新天地——

9月7日,剛剛從海澄鎮玉枕村演出回來的龍海薌劇團人員正忙著整理服裝道具,準備傍晚在龍文區東洋社繼續演出。“這段時間,我們到鄉下的演出從沒間斷,接演的單子是一單接著一單。”龍海市薌劇團團長康國祥忙得不亦樂乎。

  送戲下鄉

社會的多元發展讓群眾觀看薌劇的口味發生了改變,特別是單一、老套的劇本已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對此,龍海市一些薌劇團及時拓展創新,紛紛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戲劇,一些勵志、愛情、娛樂題材的劇目尤為走俏。

“迎合了群眾口味以後,我們的‘訂單’也上去了,這兩年,每年的演出場次都在增加。以前,一年的演出還不到150場,去年達到了220多場,今年來,已演出和接單的場次達180多場。”談起現狀,康國祥甚是滿意。你瞧,角美鎮沙坂村每年正月初都要邀請該團演出幾場,榜山鎮田邊村塘內社只有200多人,但是觀看龍海薌劇團的演出卻成了村民們每年必不可少的一頓文化大餐,自2001年以來,他們每年都要邀請薌劇團到社裏演上幾天。據悉,由于適時調整戲路劇本,龍海市的20多個薌劇團每年的演出多在200場左右,不少劇團還將市場擴大到了惠安、安溪、晉江、同安、東山等地。

借力媒體

2005年7月,由龍海薌劇團與福建省文藝音像出版社合作拍攝的10部薌劇電視藝術片在龍海錦江影劇院正式開拍。這10部大戲都是以往演出中深受群眾喜愛的經典佳作,題材廣泛,有講述封建社會殘害婚姻的《雙飛玉鴛鴦》;也有表現唐時樊梨花、薛丁山為國徵戰,大義凜然的愛國主義精神的《三審義子》;更有貼近生活,規勸浪子回頭成大器的《浪子王爺》等等佳劇力作。此次拍攝是第二次將薌劇搬上熒屏,此前已有《賭妻》《信義亭》《王侯淚》等3部由廈門電視臺和廈門音像出版社拍攝的戲曲電視片投放市場,並取得了良好反響。另有《三鳳求凰》《呂蒙正》《金石情》等10多部劇目由中國唱片社錄制成音帶,公開發行,在東南亞華僑中廣泛流傳。

漳州市芝山鎮漳山村是龍海薌劇團的“老戲廂”,老支書胡青龍一個電話就為村民集體購買了100套薌劇VCD碟片,廈門、角美以及海澄的許多戲迷也紛紛打電話到劇團預購,希望能買到正版的碟片,永久珍藏和欣賞。借力媒體,龍海薌劇聲名遠揚。

好戲連“臺”

龍海薌劇的不斷發展,還離不開它的好戲連“臺”。兩岸之間的戲曲交流、文緣相通,有力地推動了薌劇的發展。

1993年,首屆海峽兩岸(閩臺)戲劇節,龍海薌劇團與臺灣一心歌仔戲在福州同臺獻演,交流技藝;1999年,龍海薌劇團司鼓姚富祝應臺灣著名歌仔戲團“明華園”的邀請,赴臺講學授藝,他高超的司鼓技藝引起了臺灣歌仔戲同仁的讚嘆;2005年底,石碼鎮薌劇團應邀到金門,與來自高雄的新美興歌仔戲團共同演出,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2006年11月,應金門縣金城鎮盧氏家廟理事會邀請,龍海市小百花薌劇團一行34人,再次赴金門進行薌劇藝術文化交流,收到良好效果。今年11月,龍海市將舉辦海峽兩岸首屆保生大帝文化節,屆時反映保生大帝吳夲行醫濟世的薌劇《大道真人》將作為一出重頭戲,在文化節上首演,並準備在明年赴臺交流演出,通過良好的互動交流,推動兩岸戲曲文化的發展。

多元扶持

為保護好薌劇這一閩南傳統劇種,龍海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一係列政策,對薌劇是“高看一等,厚愛一層”。通過進一步穩定專業劇團演職人員的收入,穩住人心,留住人才。與此同時,不斷推陳出新,補充新鮮血液。龍海薌劇團繼2005年向社會公開招聘8名專業薌劇人才後,今年市政府再次撥給劇團10名特招演職員的指標,擬向社會公開招聘專業人才,力爭多出精品,促進龍海薌劇的良性循環發展。

今年編排的薌劇《大道真人》是一部歷史劇,一度因資金困難險些停排,市長楊溪峰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了這一問題,及時下撥15萬元作為排練資金,確保該劇的如期排演。此外,市裏還發行了一套薌劇叢書,準備在今年11月的首屆海峽兩岸保生大帝文化節上首發。通過一係列對薌劇團的扶持,使其成為保護、傳承和振興薌劇藝術的示范,推動龍海市業余薌劇團的不斷發展。(郭東福 黃國軒 王賀成)


台長: 遊唱詩人
人氣(1,32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薌劇 |
此分類下一篇:薌劇守護者導演“飛天曲”
此分類上一篇:韭菜芭城隍庙百场大戏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