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12-27 03:36:05| 人氣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北京傻B versus 台北傻B(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傻B是北京搖滾族的厘俗語,意思就是「傻瓜」、「傻小子」之類的,就像我們常說的”你白癡啊!”,”你蠢蛋”之類的。之所以出現北京傻B和台北傻B的故事,正來自於「北京樂與路」(Bejing Rock)這部電影。

張婉婷的北京樂與路和玻璃之城結構根本是相同的,甚至可以取名為張婉婷的城市二部曲之類的,都是從一個闖入者或是外來者(吳彥祖)的觀點,從對一個城市(北京or香港)的排斥、不屑到認同的過程。雖然兩部電影結構體的元素是一樣的,不過敘事和情節而言,北京樂與路是much better,豐富的多,也深刻的多,甚至可說是部佳作。

玻璃之城的企圖心太大了,它想要表現出香港從保釣運動到九七回歸這多重世代下的變遷,顯出這個城市越來越脆弱和現實的過程,剛好港大有棟樓要拆,就利用小小的港大兩代愛情故事來訴說一整個城市的變遷,或許因為導演整個班底都是香港人,要說、想說的東西太多,一下是外來者觀點、一下是本地觀點,混雜結果反而是深度不足,流於表面的煽情。

玻璃之城的意思不只是Daniel一開場進入香港後所見的摩天大樓,而是要告訴我們這個城市長期在九七焦慮氛圍下,就如同玻璃般的易碎,可是似乎看完整部片後印象最鮮明的除了Daniel的帥氣之外,就只剩下驚訝於港大在七零年代時的校風竟是如此殖民作風。

北京樂與路可就好多了,從頭到尾就是Michael(吳彥祖)的觀點,故事就是北京的搖滾樂族,如何在北京這個新興資本城市下爭扎,激進對比反動、叛逆對比保守、前衛對比傳統、夢想對比現實,這些對立的元素是充實本片的重要因子。

此外搖滾樂本來就是非常有趣的議題,雖然搖滾樂是西方的產物,可有趣的是似乎在各國,搖滾樂都是和草根性脫不了關係,經常發源自社會底層或是對不公的控訴。北京樂與路裡,搖滾樂族、走唱藝人、貧民區等揭露的是幾十米長安大街華麗外,另一種北京的樣貌,也改變了Michael的想法。


看過這部片的人都同意,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香港搖滾歌手Michael那句「香港沒有搖滾樂」這句話。我想這句話反而表現出香港這個玻璃之城的特色,香港之所以從來沒有搖滾就是因為這是個無根的城市,長久殖民心態之下,又想有中國或是英國這樣的靠山,又不想真正臣屬於哪一邊,無法生產出真正的草根性或是本土性,茍活之下的地方是不可能生出真正的搖滾樂的。


台灣的搖滾樂倒是生氣蓬勃,想當初羅大佑式的搖滾,是多麼的驚人,表達出當時青年的時代觀和對當時沉悶氣氛的不滿,到現在主流、另類遍地開花,像我同學的「糯米團」曲風向洋人取經,歌詞完全是台灣現在年輕人的戲謔嘲諷。而北京呢,小時候聽崔健的搖滾樂和後來的黑豹、唐朝、竇維的風格又不一樣,崔健是鄉愁的,而黑豹和唐朝則有著諷刺、激進及向西方取經的味道。無論是台灣或是北京的搖滾樂都本土的特色和活力,這都是可喜的。


寫到這裡都還沒講到重點「傻B」,北京的傻B指的正是圖中的耿樂,他飾演片中那個為了搖滾樂的理想,不願向現實環境低頭的平路,是個不顧一切的傻小子。

至於台北的傻B是誰請看下集…….


p.s.1.耿樂最近有新作喔,陳凱歌新作呂布與貂蟬,除了黃磊、陳紅之外,耿樂也有演,大家不妨注意一下電視吧…..圖出自於北京樂與路網站

p.s2因為太多的人一直催noir趕快寫新東西,弄得我不好意思懶下去,或許也因為好久沒寫,所以一寫就寫這麼多,不過本來我看北京樂與路時就一直想到張婉婷的前作玻璃之城,也就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





台長: noir
人氣(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