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26 22:15:31| 人氣1,355|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八犯玉交枝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東望洋山觀日落

遊歷山巔,夜嵐凝聚,暝色暮垂崎路。
風暴風沙吹拂着,擺渡蘆花飛舞。
紅霞曛處。映照金燦魚鱗,紋華交織成綿絮。
驚嘆陸離斑駁。餘暉淒美。

乍看似氣似煙,乍看似露,偏偏看似雲霧。
仿如夢、何須歸去?有龍脈、重虹凝佇。
且陶醉、黄昏日暮。瞬間光影心思慕。
對一夕蒼茫,為時已晚愁無數。


註:有龍脈、重虹相峙。原本採用詞彙龖,即是雙龍騰飛,但讀音沓,是仄聲字,有龍脈意思指由澳門東望洋山遠眺,可以看見從東向西的方向分別為友誼大橋、嘉庇樂大橋及西灣大橋,嘉庇樂大橋是舊時代的建築風水龍脈所在,兩處新時代的建築風水龍脈所在分別是友誼大橋及西灣大橋,看似重疊猶如兩條彩虹互相對峙。嘉庇樂大橋夾在友誼大橋及西灣大橋之間,因為自己當時傍晚時份見到友誼大橋及西灣大橋,而嘉庇樂大橋正在維修而沒有開燈,故此看不淸楚其蹤跡,因而錯有錯着。

後記:在下想填此調之詞始於閱讀到宋末元初遺民仇仁近一闋詞,以高遠宏闊意境烘托所見景象,並予以仙境化描寫,於是有感而填,暫時未有靈感,但會執意完成。待得填好此詞,觸目所及,既對天地萬物瞬息萬變而讚美,也對眼前美好景象迅即流逝而概嘆。在下所填此詞跟仇仁近宗師一樣,山巔觀月上不着一個月字,也沒有顯現我或者人;在下同樣山巔觀日落不着日落、夕陽或者晚晴兩字,也沒有顯現我或者人,造就物我兩忘的境界。

現代著名詞學家唐圭璋評論道出婉約詞的抒情向度是內傾的;而豪放詞往往是側重於抒寫詞人對現實與歷史的廣泛關注,對宇宙與人生的深刻體悟,因而,豪放詞在詞境的審美時空上往往是十分廣闊的。元初兩位大詞家元遺山和仇仁近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更多地繼承了豪放詞派的美學傳統,突出地表現在詞中巨大的時空感。而作於晚期的詞又將深沉浩茫的故國情思、黍離之悲,沉積於審美時空的品悟之中。




  八犯玉交枝    仇遠 [南宋]
    招寶山觀月上

滄島雲連,綠瀛秋入,暮景卻沉洲嶼。
無浪無風天地白,聽得潮生人語。
擎空孤柱。翠倚高閣憑虛,中流蒼碧迷煙霧。
惟見廣寒門外。青無重數。

不知是水是山,不知是樹,漫漫知是何處?
倩誰問、淩波輕步?漫凝睇、乘鸞秦女。
想庭曲、霓裳正舞。莫須長笛吹愁去。
怕喚起魚龍,三更噴作前山雨。


全宋詞網頁參考:
http://www.xysa.com/xysafz/book/quansongci/t-index.htm

仇遠詞作網頁版面參考:
http://www.xysa.com/xysafz/book/quansongci/t-0198.htm




  和歌識嘗十六.澳門歷史城區(八)

    東望洋砲台、聖母雪地殿教堂及燈塔


聳峙松山巔

燈塔導航光亮遠

砲台依勢建

鄰近小型天主殿

三方景物各安然


註:這是在下撰寫於2005年10月份的日本和歌,就是描述東望洋砲台、聖母雪地殿教堂及燈塔,少年時代時常去遊歷其中,那裏環境幽靜、風景美麗及空氣清新。


簡介︰
東望洋砲台位於澳門半島的海拔90米的最高山崗------東望洋山上,修築於1622年,1637年擴大增修,翌年完工,有哨房、火藥庫及樓塔等。此後,該砲台一直被列為軍事禁區,非經批准,外人不得擅進,祇有每年的8月5日“聖母誕”及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予公眾進入。到了1976年,葡萄牙軍隊撤出澳門,該砲台才被闢為旅遊點,至今仍完整地保持原貌。

砲台內的聖母雪地殿教堂大約建於1622年,祀奉雪地聖母(Nossa Senhora da Guia)。1996年,文化局對教堂進行內部保護和修復工程,發現了壁畫遺跡。該壁畫上的聖經故事和人物,運用了中國繪畫的技法,整個畫面是中西文化和藝術的大融匯。這種特色是本地區眾多教堂中獨一無二的。1998年起,一組專家開始修復教堂內的壁畫,到2001年完成,重新開放。

東望洋燈塔建成於1864年,次年9月24日正式啟用。它是中國,也是遠東地區最古老的燈塔。1874年9月份燈塔因風暴受損,經過重修後於1910年6月29 日重新啟用,加上一個從巴黎進口的現代旋轉裝置,一直至今。

風景描述:
松山之巔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它由東望洋砲台、聖母雪地殿小教堂和燈塔組合而成,是一非常和諧的組合。

砲台建於1622年,由麻石砌築而成,雄峙於山頂,顯赫矚目;不過,似乎威嚇的作用多於實際防衛,因為容易成為攻擊目標。小教堂外觀較為簡約有力,簡單的三角形山花配上兩牆角線就是其外輪廓,再用同樣的幾何構圖在入口上,便完成正立面的設計。其內部是筒形結構,為承受筒體的外撐力,牆壁是厚厚的,而且有寬厚的扶壁作穩定,這是一種羅馬時期的做法,令教堂看起來穩重。教堂室內原不見特別裝飾,祇有祭壇有刻意的設計,具有手法主義特色。1998年發現的壁畫增加了其內涵,小教堂也一下子變得份外華麗。燈塔在小教堂傍,建於1864年,為中國海岸最古老的西式燈塔。圓柱狀的塔身有收分處理,顯得與別不同且極具藝術感。

砲台、小教堂和燈塔各有各精彩。但祇有把三者組合一起看時,才會感受到其建築藝術之美,這種美是通過各種對比和空間張力達致的;三者中,砲台似是母親,小教堂和燈塔像是一對兒女,各具個性但血脈相連。這可從燈塔由上至下漸寬的造型中想像它們在炮台深處相連在一起,是同根生的;也可從燈塔入口方向感受它們的親密:燈塔入口稍作傾斜,和小教堂成犄角之勢,似是側身向著教堂,一前一後,那是一種親和的姿態;可以想像,如果它們的門口同向,那就沒有相互依賴的親密感覺。小教堂和燈塔造型一躺一立,一方一圓,幾何形體對比強烈,而且是一個合符視覺平衝的構圖;小教堂是敦厚簡樸的,燈塔則是流動柔美的,性格對比是一沉穩內歛,一活潑外延。

除了對比之外,三者的空間位置令景觀更為突出和多變,灰色的砲台托起白色的燈塔和教堂,遠近可見;在配置上,燈塔位於小教堂的腰側,而教堂的高度也約在燈塔腰身處,位置的適當,兩者比例相宜,令它們能互相掩映襯托,角色互換,景觀也就更有立體感了,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精彩,我們可感受的也更多了。

台長: 在下輝覺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355) | 回應(3)|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江南春
此分類上一篇:別怨

初心
仇遠的這首八寶玉交枝,意境深,敘景美
感謝前輩貼出好文共欣賞
也期待前輩的和詩好作品

早安,假日愉快~~
2007-05-27 09:58:04
版主回應
初心:人生若祇如初見,恰似溫柔像你心。認識重新名字的你還是那麼真摯用心交流文辭,毋須感謝,儘管閒聊討論。祝福你好心情!
2007-05-27 14:00:42
紫曼
且陶醉、黄昏若水。瞬間光影心思慕。
對一夕蒼茫,為時已晚愁無數。
飛腳
這一段相當精妙
另外我看不懂教堂又在燈塔的腰側
燈塔也在教堂的腰側
我突然聯想不起來
你能否找出白天的照片讓我看個清楚
該不會我已經老花了吧呵呵
2007-05-30 13:01:56
版主回應
紫曼,你的觀點跟文友初心都是一樣,結尾五句點出在下後記的主旨。

觸目所及,既對天地萬物瞬息萬變而讚美,也對眼前美好景象迅即流逝而概嘆。在下所填此詞跟仇仁近宗師一樣,山巔觀月上不着一個月字,也沒有顯現我或者人;在下同樣山巔觀日落不着日落、夕陽或者晚晴兩字,也沒有顯現我或者人,造就物我兩忘的境界。

東望洋山、東望洋砲台及雪母聖地殿教堂的確三為一體聳峙着,可以參考以下版面,內有多幅日間圖片,你可以點擊瀏覽。
http://www.icm.gov.mo/ECard/IndexC.asp?pg=/ECard/mainC.asp&parentId=3815
2007-05-31 17:29:03
紫曼
飛腳
你應該寫成砲台在教堂的腰部
教堂又在燈塔的腰部
我是看過你給我的照片才恍然大悟
你的詞中蘊含無人之意境
想是你的曠達人生觀和胸襟的體現
2007-05-31 18:14:01
版主回應
紫曼,在下心意恬淡,但距離個性曠達還差很遠,詞中倘若能夠體現渾然忘我的境界,想必也有得着。
2007-06-02 11:29:3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