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29 18:31:34| 人氣1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當心媒體航母衝垮文化新中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媒體評論68

【顧爾德 中國時報2010.01.29摘要】中國大陸著名的PPS網路視頻,已經是華人世界最大網路收視平台,不少台灣網民整天泡在PPS,而不是看台灣有線電視或者中華電信MOD。對很多台灣閱聽人而言,台灣通俗文化訊息只是他們接收的華文流行文化訊息中的一部分。

兩岸之間「文化傳播」相對實力已在消長,而台灣政府似乎還未意識到。「文化創意產業」對台灣還是句口號,而中國官方已實際著手建立在華語文化的領導力量與在全球文化的發言權

谷歌事件,當然是最令全球矚目的;此外,北京月前以「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名義,向中國幾個重要影音網站開刀;同時間,中央電視台開播網路電視台CNTV。接著,國務院最近公布《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要大力發展數位院線,實施農村電影數位化放映工程;積極實施電影「走出去」戰略;大約同時,中國官民合作投資15000萬人民幣的電影《孔子》,上映三天票房已突破3800萬。

這些事件中,有嚴肅的「言論通訊自由」問題,有「智慧財產權」問題。其實把這些事件連結起來,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中國官方積極在運用新的科技、市場以及政治力量,企圖建立「文化霸權」。用中國大陸的術語,中國在打造「媒體航母」??一個由國家主導的強勢文化傳播體系。他們已採取許多具體行動:

首先,中國國務院去年年中通過《文化產業振興規畫》,宣示推動電視數位化與網路化的推動。之後,央視、北京、上海等9個電視台已推出高畫質數位頻道。

其次,剛開播的CNTV,雖然內容還沒有太大創新,但觸角已經伸進歐洲、北美、東南亞、中東、俄羅斯等地區。

第三、上海即時影音及隨選視訊的IPTV已達百萬收視戶,可以使用各種影音內容、商務服務。

在新的數位傳播時代,這些數位傳播平台可以發展成多面向的文化載體,掌握這個載體,就有機會成為掌握詮釋權的「文化霸權」。相對的,今天台灣網路互動電視的本土自製內容幾乎掛零;當中國已進入數位電視時代,台灣還在紙上畫大餅。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可以想像,愈來愈多台灣閱聽人將轉向對岸的傳播平台。

當中國以政府力量要把「媒體航母」開向世界文化舞台,台灣公廣集團還陷在政治鬥爭不能自拔。當中國的孔子書院在世界各地開張,馬政府宣示的台灣書院還在空中樓閣。從通俗文化到精緻文化,對岸的腳步都比台灣積極太多了。十年前,台灣還自許成為「中華文化新中原」,假如連文化上的能力與優勢都喪失了,到底台灣還有什麼可以和對岸抗衡的?

李鈞震:

1、阿凡達,如果只有三D科技,「內容」沒有深度的人文思想與精神啟發性,絕對不可能創造出高票房。

2、亞洲的各大學用的教科書,絕大多數是歐美的原文教科書,為什麼?因為內容比較有深度,具備長期傳播的效果,這就是傳播學上所說的「核心路線」;媒體平台、通訊技術就是傳播學上所說的「周遭路線」。

3、文化的領導力量與在全球文化的發言權。一定是因為掌控了「核心路線」,也就是恆久的「真理」,絕對不可能例外。不管中國權貴如何運用民族意識,大學的教科書,一定要抄襲歐美的原文教科書,這些原文教科書才是真正的「文化霸權」。

4、愛因斯坦的理論,才是真正的文化霸權,不熟悉他的理論,絕對不可能發展光電產業、面板產業。熟練各領域大師言論的人,他才是真正的意見領袖,一點點的言語力量,就可以改變社會生態。大聲疾呼卻沒有效果的言論,都是因為「真理的力量」不足,只專走「周遭路線」。

5、只要台灣的大學,學術論文的質與量超過中國,中國對台灣就不會有強烈的話語權。只要台灣的大學,學術論文的質與量超過美國,台灣對全世界就有話語權、強烈的影響力,這就是掌控了傳播的「核心路線」。

6、不管是報紙、雜誌、電視、網路,只要資訊的內容芭樂、不真實、不守信用、不符合多數的人性,它就沒有長久的影響力;顧爾德的言論,也許注意的人不多,但是只要內容實質上可以讓哈佛大學的多數教授都佩服,就具有歷史性的影響力,愈陳愈香。

7、馬英九腦袋的「知識存量」超過胡錦濤,ECFA談判台灣就比較有利;如果馬英九的腦袋「知識存量」輸給胡錦濤,台灣就一定吃虧。這是鐵律。

參考資料:

現代與社會17 生活世界的內在殖民

論語述而1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台長: 果粉Jelly Fan
人氣(13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媒體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名嘴槓名嘴 亂爆會害死黃世銘
此分類上一篇:媒體造神 黃世銘自認「太超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