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23 17:19:58| 人氣1,1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958年的台灣天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1958年9月8日

地點:澄海附近上空

狀況:12 架 F-86 和 12 架 MIG-17 遭遇戰

戰報:
劉憲武上尉 擊落二架
余鐘禔少校 擊落一架
秦秉鈞上尉 擊落一架
梁金中中尉 擊落一架
朱偉明少尉 可能擊落一架
梁金中中尉 擊傷一架

空戰比:5:0
時間:1958年9月18日16:20

地點:金門西北上空

狀況:4 架 F-86 和 16 架 MIG-17 的遭遇戰

戰報:
董光興上尉 擊落一架
毛節盛上尉 擊落一架


空戰比:2:0
時間:1958年9月18日18:04

地點:金門南十浬上空

狀況:4 架 F-86 和 8 架 MIG-17 遭遇

戰報:
孫嗣文少校 擊落一架
林文禮上尉 擊落一架
劉心業中尉 擊落一架
陸養仲少尉 擊落一架
林文禮上尉 可能擊落一架


空戰比:4:0
時間:1958年9月24日10:34

地點:溫州灣上空

狀況:18 架 F-86 和 12 架 MIG-17 遭遇

戰報:
錢奕強上尉 擊落二架
李叔元少校 擊落一架
傅純顯上尉 擊落一架
宋宏炎上尉 擊落一架
馬大鵬中尉 擊落一架
夏繼藻上尉 擊落一架
王淵博中尉 擊落一架
唐積敏中尉、李載權少尉合力擊落一架

空戰比:9:0

附記:
在此役中,中華民國空軍前鋒分隊一至四號機,第一次使用空對空響尾蛇飛彈擊落MIG-17戰機的全新空戰模式,這一場空戰更是全世界首次以美軍響尾蛇飛彈擊落蘇聯MIG-17戰機之創新首例。

時間:1958年10月10日07:33

地點:馬祖上空

狀況:6 架 F-86 和 8 架 MIG-17 遭遇

戰報:
路 靖少校 擊落一架
丁定中上尉 擊落二架
葉傳煦上尉 擊落一架
羅承光中尉 擊傷一架
靳大紀中尉 擊傷一架
張迺軍上尉 與解放軍米格機對撞雙雙墜毀於於馬祖外海,至今仍下落不明!

空戰比:5:1
1956年7月21日,在國際上有「皇家空軍」稱呼的台灣空軍第四聯隊第四大隊F-84G戰機,為掩護深入中國大陸蒐集共軍動態的偵察機,遂在福建羅源灣上空與中共米格15殲擊機首次遭遇。

當時第四大隊使用的美製F-84G戰機,是台灣空軍第一種噴射型發動引擎戰鬥機,其空中纏鬥戰技與性能,是經過南北韓戰爭時期,美軍與蘇製米格戰機經過了實戰的驗證,F-84G戰機性能遠遠超過當時北韓與中共空軍志願軍配備的俄製MIG-15戰機,當時美軍駕馭的F-86軍刀機空中纏鬥技能,僅僅與中共空軍志願軍的主力MIG-15戰機打成平手態勢,在韓戰結束後,F-86戰機便自美軍空防的第一線被汰換下來,大量移交給包括台灣在內的自由世界各盟邦國家,F-84G戰機要對抗吸收韓戰經驗改良的MIG-17勝算更少。台灣空軍的F-86戰機在數量、戰術態勢與戰機性能上與米格17對峙,在各種條件上都算是處於劣勢,在此劣勢下仍為了台海空防的安全考量與中共米格17決一死戰。

第四大隊四號機 歐陽漪棻中尉擊傷與擊落中共米格17戰機各兩架,這讓美軍在台指導的軍事顧問團官員,對台灣空軍首開先例與米格空中交戰即獲得壓倒性的勝利視為奇蹟。

中共解放軍空軍似乎未從這場被台灣空軍挫敗的慘痛空戰中學到教訓,兩年後台海爆發823金門砲戰,在此期間,台灣空軍的F-86軍刀機大隊,在料羅灣上空的每一場空戰仍是主宰了中共解放軍空軍主力戰機米格17。在砲戰結束後的幾十年期間,台海上空再也看不到任何一架中共的米格戰機,台灣空軍已然全面性的掌控台海領空的制空權。

時隔六十年,台灣空軍目前新一代戰機皆已配備可在視距外獵殺敵機的中,長程空對空飛彈,台海兩岸皆部署密集的陸基防空導彈(中共)、愛國者防空飛彈(台灣)與各式防空快砲,台灣海峽防空火網密度可能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地區,網路資料鍊、空對面飛彈、無人飛機(UCAV)、空中預警機、電戰干擾與情報偵蒐機、空中加油機的應用,更使得台海領空的制空權爭奪戰面貌與節奏跟過去大為不同,兩岸對於制空權的爭奪不再是因為中台之間陸權與海權爭奪戰的附庸。

由於近年來,中共解放軍開始部署大量中、短程地對地導彈及遠程巡弋導彈,企圖在對台發起的第一波武力攻擊下,利用數量龐大的中、短程導彈摧毀台灣各個軍事重要目標,重創殲滅高度倚賴地勤設施運作的台灣空軍戰鬥機群,進而提升中共解放軍空軍對台的空優戰力。

面對中共解放軍於近年來,利用航太科技與情報衛星,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台灣各種軍事情報活動,針對台灣各種防衛任務為攻擊假想而進一步的研擬出各種打擊策略。台灣國防部也針對中共解放軍對台可能形成的各種打擊構想,除研擬及變更修改台灣本土防衛戰術的「固安作戰計劃」內容,更依據近年來對中共解放軍的軍情搜集與解放軍戰備攻勢現況,大幅更改各種防衛作戰想定,還將海、空戰力的戰力保存移往台灣的東部地區,藉以在中共第一波攻擊下,立即予以反擊。

其實這些東移的軍事備戰準備,可能在中共情報衛星監控、長程巡弋導彈與中共新購置的新一代遠程戰機SU-30MKK的攻擊下,仍然逃不脫被擊毀損害的命運!怎麼強化反擊備戰工事似乎才是先決存活的要件。

在中共刻意打擊台灣軍事目標的計劃裡,台灣軍方企圖藉預先轉移海、空軍主戰兵力的保存到台灣東部的構想,因上述中共所持有的科技部份優勢,也已然的對本土防衛戰備計劃大打折扣,隱匿於台灣東部的海、空軍動態,也將因為中共部署的情報衛星與空中預警管制機無所遁形,這態勢對整個台灣而言,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前、後方之分別!不如積極面對中共可能的打擊判斷做好防範措施。

如何為今後台海防禦添購能截擊中共向台灣發射的防禦飛彈,與反擊中共二砲導彈基地的長程對地攻擊飛彈,才是台灣軍方目前最該省思的課題。

從中共解放軍過去掌握硬體裝備與數量的優勢中看,似乎中共解放軍仍篤信過去六十年在數量上制壓一切的落伍大陸軍戰略,相信優勢數量制勝的錯誤理論,卻一直讓中共解放軍在過去無數次的陸、海、空戰實戰中屢嘗屢敗!在中韓戰爭、中越戰爭、中蘇戰爭、中印戰爭的驗證下,幾乎中國人民解放軍喪生在戰場的無數人命,對毫無戰術修為的中共中央軍委們來說,只為虛得的暫時性戰場獲勝理論,中共解放軍的作戰實力倒也讓世界各國對其有了更深的瞭解。

從上述觀點可知,欲證明軍隊在遂行各式戰鬥任務中,是否能如預期般得以掌握,端賴存於軍隊中的戰場信念。軍隊平常的訓練是關於什麼理念下實施?關於軍事武裝的硬體部份絕對有助於提早決定戰爭的勝敗,但是,若僅僅只是求助於軍武新時代的軍事裝備、硬體設備的優勢與龐大的數量及人員,而乎略了國家觀念,單憑落後的戰技、戰術的訓練與運用等等,中共解放軍對任何國家的攻擊,其結果只能是跟蘇聯一樣,戰爭總在龐大人員傷亡下以政治手段提前結束。(中共朝鮮戰爭、中共的懲越戰爭、中印邊界爭奪戰、中蘇邊境戰爭等等就是印證)

附加說明的是

在朝鮮戰爭中有超過50%的志願軍是昔日國民黨向共軍投誠部隊再配以中共在各地農村強徵來的農民,在新舊政黨輪替下的降兵與毫無正規作戰經驗的農民,其所組成的抗美援朝人民志願軍,自然在初期的大規模襲擊作戰行動中是成功的,就在美軍聖誕節前夕休憩時,突然看見一整片黑鴉鴉數不清的中共人民解放軍,當然是被中共部隊打著到處竄逃,後來當美軍的後援趕到了這失陷的戰場,請回想一下這些後繼無援的中共人民志願軍是如何屍橫遍野?

中共的對越反擊戰初期派去越南叢林作戰的又是哪些部隊?在派系鬥爭失敗下的那三個軍團在越南被越共打得幾乎全滅了,解放軍空軍的米格機連飛都不敢飛過去馳援深陷危境的中共解放軍陸軍!

在英國的一獨家報導中還強烈指出一個事實,中國共產黨對於政權的批鬥與如何奪權很厲害,無所不用其極的卑劣手段是其一貫原則,對於戰場作戰的戰術能力顯現出非常的落後,除了擅長游擊戰略外,就是以大兵力進行包圍、阻斷後援、再以消耗方式殲滅敵人!在21世紀的今天,試看對岸的中共人民解放軍在軍事佔略上仍是如此的不長進,光是打一個台灣所用的中、短程戰術導彈就部署了將近1000枚,如果沒有了這些導彈的威脅?相信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覺得中共解放軍到底強在哪裡?
時間:1967年1月13日1302時

我方第三大隊中校輔導官蕭亞民(駕4341號)率上尉飛行官胡世霖、少校分隊長楊敬宗(駕4353號)、上尉飛行官石貝波(駕4344號)F-104G機四架,於十二時五十一分起飛,航向金門東北執行任務。十三時零七分,我長機及二號僚機,發現共機兩架並辨認為米格十九型機,我長機發射飛彈一枚未射出,二號機胡世霖上尉接手射出飛彈一枚,命中敵機並冒出黑煙,向右下方雲中急墜。

十三時零八分四號機石貝波上尉,接敵至四千呎時判明為共米格十九型機後,即發射飛彈一枚,目睹敵機中彈著火墜入雲中。

我方損失:楊敬宗少校返航途中失蹤!
(一說機件故障墬海、一說中共飛行員胡壽根將其擊落)
圖:上尉飛行官胡世霖

摘自傅鏡平先生所著『F-104 星式戰鬥機 國軍服役歷史』一書

台長: 老酷
人氣(1,1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軍事相關圖片 |
此分類下一篇:民國四十年 梅 嶺 忠 魂
此分類上一篇:新一代的寬體直升機 AB-13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