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22 13:55:12| 人氣1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在家裡休息,第一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與中學老師,同學聚舊

昨天中午跟中學老師志義,歐陽,輝輝,國光法師吃飯,同行的有阿來及亮哥,討論的,首先是股票,那些老師對股票果然十分熟悉,歐陽提及志義可以準備退休耶~原來他們住的房子都不能隨豪宅市場升值而水漲船高,哈。大家都很關心山頂加列山道地皮的成績,新地買了那麼貴的面粉,建十間洋房,不僅推高現時中,貴價樓的房價(嵐岸,影岸紅等最近都推高過價錢),發水後的洋房又會為新地進帳不少。事實上,信報提及即使18億的地價蝕了,影響只是新地(昨天收市$87.75)股價趺7毫子,影響輕微。

當然,教育永遠是師生間最好的議題。志義話今年中史預科學生勤力程度還是一般(無所謂啦,我以前夠勤力啦,最後又咪係得個桔),又問起歐陽,教統局對學校的指示是否多得難於應付,以及一些校友會的會務。之後便到了阿來的家作客吹水,他有關political science的書多我好多。作為同行的我都咋舌。

回家了,都沒有看書,很久沒有透過msn問候朋友,就這樣花了兩三小時。估不到打算捉弄莊員的計劃俾人知道,真離譜,仲要俾人反過來關心我情況,莊聚時要捉內奸!

股票,個人崇拜

今天早上看報紙,老曹在專欄提及如果有意短炒者,有什麼禁忌。
(1) 唔好買入嗰D股價低於十天移動平均線5%o既股份。
(2) 唔好買入表現唔及大市o既弱勢股。
他提及「只應追入嗰D喺十天移動平均線之上的股份,並以十天為止蝕位。永遠只炒強勢股,除非藝高人膽大,不然少涉足低成交額的股份,呢類股份波幅往往十分大。炒股票不能只靠直覺,應建立一套方法,然後嚴格遵守。」

此外,今天報紙又提及土庫曼終身總統突然逝世,造成政局不安。那人生前熱衷於個人崇拜(idol worship),他的畫像和塑像在國內隨處可見。官方稱其為最高領袖,他將1月和4月分別以自己與母親命名。

個人崇拜,古今中外都不少。現時北韓領袖金正日,國內兩所大學就是金日成大學及金正日大學。金正日甚至可以以自己的名字為花命名。台灣老一輩的人讀書時,還不是要向蔣中正像除帽行禮。上任沙特國王生前,都有搞個人崇拜,電視其中一角永遠有他的照片。不過,個人崇拜搞得最出色的國家中國,可謂無人能出其右,毛主席更是當中佼佼者。幸而隨著民主成份的隨步加深,這情況已經慢慢褪色。

提及毛主席個人崇拜的著作,可謂浩如煙海,較具可讀性的有邁斯納的《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王若水《新發現的毛澤東》,前者是美國許多大學政治系的必讀之作品,值得任何朋友一讀。

明熹宗時魏忠賢的劣績

在中國歷史裡,搞個人崇拜最激烈的人非魏忠賢莫屬。樊樹志在《國史十六講》有一段精彩的論述,為了跟大家分享,我不妨花時間打出來:

中國歷史上太監專權屢見不鮮,晚明史上的閹黨專政卻有著十分獨特的地方,那就是大大小小的官員合力演出一幕幕魏忠賢個人崇拜的醜劇。個人崇拜在專制時代並不奇怪,奇怪的是崇拜的對象不是皇帝,而是太監。這不能不說是畸形的政治現象,把那個時代那個制度的醜惡暴露無遺。

魏忠賢個人崇拜的突出標志是,朝廷內外眾多官員掀起為魏忠賢建話生祠的運動。祠,就是祠堂,是祭祀死去祖先的地方。為活著的人建造祠堂,稱為生祠,是一大發明,令人驚訝。只能說是專制時代畸形心理的產物,一方拍馬溜須,一方安之若素,都出於政治功利的考量,各得其所。

生祠:專制政體下的畸形產物

始作俑者是浙江巡撫潘汝楨,他在天啟六年向皇帝提議,為魏忠賢立生祠。這篇契疏為魏忠賢塗脂抹粉無所不用其極,把虛構的「莫不途歌巷舞」的大好形勢塙功於魏忠賢,如此蓋世功勳,非用生祠來加以慶祝不可。明熹宗欣然同意(網誌註:這是袁世凱派人簽廿一條是用的字眼),希望地方官營造生祠,「以垂不朽」,他還為生祠題寫了匾額「普德」,以這樣的方式為營造生祠推波助欄。

這個先例一開,善於鑽營的官僚敏銳地察覺到魏忠賢和皇帝的意願,不甘後人,紛紛在各地建造生祠。一時間似乎形成一場政治運動。魏忠賢的生祠不但遍佈全國各地,而且建到了京城(網誌按:現在北京香山公會碧雲寺內仍有一魏忠賢像),甚至建到了南京的孝陵與鳳陽的皇陵旁邊。短短一年中,一共建造了生祠四十處。

那些熱衷於建生祠的官僚,對魏忠賢歌功頌德,說什麼「安內攘外,舉賢任能」,「治平績著,覆載量弘」,完全把他當作一個偶像來崇拜。這個偶像當時叫做「喜容」,用沉檀木雕塑而成,一副帝王相,外穿冕服,腹中填充金玉珠寶。金碧輝煌的生祠建成後,舉行迎接喜容典禮,官員們行五拜三叩之禮,喜容的兩邊懸掛的對聯,是無以復加的褒頌之詞:「至聖至神,中乾坤而立極;乃文乃武,同日月以長明。」風靡全國的建造生祠運動,把流氓無賴出身的政治小丑打扮成「至聖至神」的地步,如同乾坤日月一般。對魏忠賢的個人崇拜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不知羞恥的讀書人

令人齒冷的是,參與吹捧的官僚未必不知道:他原來是個吃喝嫖賭的地痞流氓,傾家蕩產以後自閹入宮。充當一個打雜的「小火者」,憑藉陰謀與權術,一步步爬上太監的頂層。卻偏偏要把他稱頌為夏禹,周公一樣的聖賢,說什麼「三朝捧日,一柱擎天」,真不知道人間還有羞恥二字。

在滾滾熱浪中,對魏忠賢的個人崇拜愈來愈離譜,一個國子監生,獻眉唯恐落後,居然向皇帝提出要把魏忠賢引進孔庙,配祀孔子,在國子監西側建立魏忠賢生祠。一個尊奉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的讀書人,竟然恬不知恥地要讓文盲閹豎來配祀孔子,與孔門弟子相比肩,簡直是師文掃地,辱沒先師!居然還博得一些人的喝采,可見官僚們道德淪落到毫無是非可言的地步。

如果沒有昏庸的皇帝的縱容,沒有奉聖夫人客氏的支持,沒有一大批無恥官僚的吹喇叭抬轎子,局面決不至於如此。那些內閣,六部大臣乃至封疆大吏,個個以爭當魏忠賢的乾兒子為榮。這幫人的數量是不小的,《明史.閹黨傳》只列舉了一些代表人物,如魏廣徵,崔呈秀等,崇禎初年清查「閹黨逆案」,一共查出三百一十五人,實在是一個不小的幫派。

道德江河日下,稱呼拾級而上

在這幫吹鼓手的哄抬之下,魏忠賢的「無上名號」愈來愈多,愈來愈高,也愈來愈離奇:廠臣,元臣,上公,尚公,殿爺,祖爺,老祖爺,千歲,九千歲,不一而足。魏忠賢似乎對於九千歲還不滿意,因而有些人乾脆叫他「九千九百歲」,呂毖《明朝小史》說:「太監魏忠賢,舉朝阿諛順指者但拜為乾父,行五拜三叩之禮,口呼九千九百歲爺爺」。歷史上千歲,九千歲,時有所聞,九千九百歲聞所未聞,距離萬歲僅一步之遙,魏忠賢個人崇拜已經達到它所能夠達到的頂峰了。

天啟七年明熹宗死去,繼位的明思宗隨即打擊閹黨,終於制止了這場瘋狂的魏忠賢個人崇拜運動,不過留給後人的思索卻永遠不會停止。人們對此可以問許許多多的為什麼。(小標題為網誌者所加)

台長: T.Y.Kwok
人氣(1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