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26 22:29:33| 人氣4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三軍艦赴索馬里護航

(中國‧北京)中國3艘海軍艦艇今日(週五,12月26日)下午從海南三亞南海艦隊基地起航,遠赴4500公里外的印度洋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官方新華社報導,護航編隊由“武漢”號和“海口”號導彈驅逐艦、“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2架艦載直升機和部份特戰隊員組成,共800餘名官兵,其中包括70人的特戰隊。

這是中國首次派遣軍事力量赴海外維護國家利益,也是中國海軍60年來首次赴海外履行國際人道主義任務。

新華社指出,特戰隊隊員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每個人都能熟練使用多種武器,並在空手情況下一人對付數人。

中國海軍護航編隊指揮員杜景臣海軍少將說,不排除與海盜發生正面衝突的可能,但軍艦任務是執行護航行動而非打擊海盜,如艦艇或保護船舶受海盜直接威脅,軍艦將採取相應措施。而直升機則將進行巡邏、警戒、救生和物資運輸等行動。

他補充,中國海軍有信心、有能力完成這次任務。

編隊的主要任務是保護中國航經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船舶和人員安全,保護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的安全。

編隊預計在10天後抵達任務海區。護航行動的持續時間,將根據護航海域的實際情況,依據國際法和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來決定,並適時組織艦艇輪換。

索馬里海域位於紅海入口處,海盜猖獗,多次發生劫持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貨船事件。
中國出兵索馬里背後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胡昌明日前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將於十二月二十六日從三亞啟航前往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實施護航。中國派遣軍艦的消息之所以引人關注,其意義早已超越中國軍艦參加清剿索馬里海盜的一般意義,是由於這是中國海軍的首次遠洋出征;如果聯繫近年關於中國海洋戰略和海軍戰略的討論,人們就更可以意識到中國此次出兵索馬里的不同尋常。
從某種程度上,中國海軍此次出兵索馬里,有點類似一九九一年海灣戰爭時,統一後的德國首次派遣十七名空軍地勤人員前往土耳其。當時由於德國剛剛統一,世界特別是歐洲輿論充滿對德國的擔心,尤其是其對外軍事行動的擔心。後來,無論是九九年德國空軍首次參加北約對科索沃的轟炸,還是二○○一年德國首次派遣陸軍參加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德軍的每次出征都遇到來自國際和德國國內的雙重討論乃至阻力。

德國經驗 可供參考
但迄今的歷史證明,德國的對外軍事行動都嚴格限定在聯合國和北約框架內,並未對世界構成威脅。近二十年的德國對外派兵歷史,實際上也就是德國逐漸融入世界、世界逐漸接納德國的過程。

中國的情況與德國有不同和相同之處。不同之處在於,中國目前是一個上升期的大國,而且中國無論在能源還是自身的海洋利益維護方面,都有許多不同於今天德國的地方。從大的方向來說,中國的海洋戰略面臨一系列困境和挑戰:首先是中國崛起必然面臨一個由黃色文明(即陸地文明)走向藍色文明(即海洋文明)的過程,中國能否或如何走向海洋,是世界關注的焦點。其次,中國仍面臨能源運輸渠道的安全問題,中國有六成的能源來自中東,八成五的能源經馬六甲海峽運回中國,其間都遇到石油運輸的海上運輸安全問題,中國海軍能否擔當起這一安全重任,是對它的重大挑戰。此外,中國至今仍與一些東南亞國家存在主權爭議。

海洋戰略 長久挑戰
中國海洋戰略存在一系列內在的困惑和挑戰:一、中國海洋戰略發展與南海主權遲遲未能得到解決之間的矛盾;二、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的原則與有關國家不遵守之間的矛盾;三、中國提出的「與鄰為伴、與鄰為善」與東南亞國家對華潛在憂慮之間的矛盾;四、主權爭議留待未來解決與南海各國相繼爭奪資源、時不我待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這些內在困惑和挑戰,既需要外交智慧和手段,也需要海洋和海軍戰略的相應配套。

最近幾年,每次談到這些問題,雖然民間和輿論較為積極,但官方似乎總是談虎色變。其實,官方不是沒有認識這一問題的嚴肅性和迫切性,而是擔心由此而激發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並給外界以宣洩「中國威脅論」的合適藉口。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此次出兵索馬里,可以成為「一次出兵,各自解讀」,橫看成嶺側成峰,一切盡在不言中。

當然,當年德國出兵的經驗及其獲得世界信任,就是盡可能在聯合國和北約框架內行動。這一點中國此次做到了。但以後怎麼樣?這恐怕還是一個空白和盲點。

台長: 團長
人氣(4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