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3-10 23:26:19| 人氣3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星期專論》反核公民新社會運動的理論 南方朔 自由時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南方朔

一九七○年代,歐美各種新型態的社會運動勃然而興,思想理論界也開始討論這種現象。一九八一年秋季號的重要批判思想學報「目的」(Telos)上,刊出了近代德國思想大師哈貝瑪斯(Jungen Habermas)的一篇文章「新社會運動」,從此以後,近代新興的社會運動就被定了調,一個新社會運動的時代也被開啟。

新社會運動 強調自我保衛

哈貝瑪斯的那篇文章相當抽象艱澀,它的意思是說近代的新社會運動已和老政治和老社會運動不同。老政治和老運動,基本上以階級、權力和政黨等為主軸,而新社會運動則在體制和人民生活世界接縫的地方發生。體制的官僚精英企圖以他們的權力將某些事強加於人民的生活世界上,這是一種生活世界的被殖民化和風險化,因此新社會運動是一種社會為了自我保衛而出現的自主運動。因此,它不是簡單的經濟政治運動,而是涉及更多文化和生活選擇的運動,因而新社會運動必然更加複雜,也必須更加敏銳,它的運動特質也更加的新中產階級化,它更像是個巨大的彩虹。用抽象一點的說法,那就是新社會運動真正在爭的,其實是「一個社會的生活形成的文法」,也就是生活世界的細部規範,它的運動表達也更有彈性,才能形成一個龐大的聯盟。

強化話語權 可有更多選項

自從批判理論大師哈貝瑪斯為新社會運動定了調之後,後來「目的」學報出了一份新社會運動的專號,將新社會運動做了更清楚明白的分析。該期專號指出,社會運動根據時代的變遷,可概略分為老社會運動和新社會運動兩個階段。老社會運動階段,社會看重階級、權力等根本問題,因此它對當權者形同是要搞革命,抓人關人殺人乃是常事,社會運動者自然必須秘密為之;而新社會運動階段,由於在爭的已和政權有了距離,它是在爭文化上的群眾影響力,當權者仍會在策略上打壓,但抓人關人殺人已不太可能,這意味著它已可光明正大的活動,強化運動的話語權,讓社會大眾在做公共選擇時可以有更多合理的選項。

反核四運動 打破被污名化

近代新社會運動對社會的進步、民主的深化厥功至偉,但在台灣,新社會運動卻相當寂寞,這不是台灣的公民麻木或程度較差,而是國民黨的社會控制的確厲害。國民黨的邏輯裡,運動影響到它的權威,絕不可任其自由發展,因此長期以來它都用「政治化」及「污名化」的策略對付新社會運動,將其政治化,即可阻止對政治有潔癖的中產及中上階級參與;將運動污名化,即可壓縮掉它的成長空間。台灣的新社會運動主要都是知識份子及在野政治人物參與,中產以上的新面孔並不多,即是社會控制所致。

但這次的反核四運動卻不然了:

(一)福島核災造成全球的反省,尤其是歐洲德瑞義等國的廢核,已證明了台灣民間長期以來的「無核家園」,不是一種不理性的意識形跡可疑態,而是一種已被證明了的遠見。

(二)過去多年來核四的弊端頻傳,已使馬政府的擁核失去了正當性。而馬政府的無能,更擴大了公民對體制的懷疑。在核問題的拉鋸上,正當性毫無疑問的是在公民社會這邊,而不是在體制那一邊。

娛樂界名人 紛紛站了出來

(三)最使人感動的,乃是在反核四問題上,以前絕對不可能站出來的人物,這次居然一個個相繼站了出來,作家、導演、製片、名模、明星、歌星,這些人傳統上都被認為是娛樂化社會的代表,他或她們從來就不會參加公共議題的活動。但這次在反核四議題上,這些不可能的人物都一個個站了出來,也帶動出青年一代的公民。這些名人這次發揮了他或她們的公民意識,也證明了新社會運動需要積極的公民,這種條件在台灣已告成熟,新社會運動要有積極的公民,要有更進步有效的動員方式,更重要的是必須有更多新面孔的中堅動員串聯人物,它才能將社會的麻痺性解除掉。這次反核四的動員實在是次動員的範例。

今天的台灣已和過去大大的不同,社會的發展已使得台灣社會的自主性日益凸顯,還使得社會有了更強的自我防衛機制,統治者企圖將他的意志強加於社會身上,整個體制企圖將他們的作為加諸社會,要社會概括承受一切代價,這種對社會殖民化的舊方式,已不被公民們所接受。德國思想家哈貝瑪斯說過,一個社會有生活世界自為的文法,那是整個社會有機體的基礎,當它被侵犯,社會本身就會展開自我防衛,反核四不是公民對體制的侵略,而是一種反侵略。新社會運動本質上就是一種公民社會的反侵略運動。

反核四展開 擔心政府阻礙

目前反核四運動正在展開之中,從台灣社會的變化而言,這乃是第一次全民性的新社會運動。我樂觀其成,在反核四運動的推動下,台灣極有可能成為亞洲第一個非核家園,對周邊的國家一定會有重大的影響。對於反核四,馬政府一定會使盡手段來阻擋及破壞,以及用各種手段意圖蒙混拖延,反核四的人士們必須提高警覺。

(作者南方朔為文化評論者)

台長: Anna loves to sing
人氣(3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非核家園 |
此分類下一篇:20萬人 上街喊廢核 自由時報
此分類上一篇:台電:核四運轉電價仍會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