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27 23:53:29| 人氣1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顆文星的殞落-悼念鄉賢張佛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張佛千先生走了!享年九十七歲。雖然是高壽以逝,讓人仍有無限哀思。
 張佛千先生享譽文壇超過一甲子,人稱佛老而不名,代表著大家大家對他的尊敬。
 我與佛老結緣,應該追溯到五十多年前。民國三十八九年間,我在「入伍生教導總隊」充當上等兵學生,而佛老則是在我的頂頭上司陸軍訓練司令部擔任少將政訓處長。軍隊裡講究的是階級尊卑高低分明,上等兵與少將之間,相隔拒力太大了,但是我們這群大孩子都聽說了「司令部有張佛千這號人物,是文壇名人。」大家都心嚮往隻。那時司令部有一份自辦的「精忠報」,是屬於佛老管轄下的文宣刊物,「精忠報」有一位侯家駒先生,當時以「千里馬」的筆名,在「精忠報」獨領風騷,很受歡迎。後來不知道是何人發起,在「精忠報」副刊以「馬」為筆名辦徵文比賽,一時間副刊上真是「萬馬奔騰」,什麼萬里馬、赤兔馬、紅鬃馬……充滿了篇幅。在這些「馬」文中,經過評審選出八匹馬,名之曰「八駿圖」。我當時是以「黃驃馬」為筆名寫了一篇文章應徵,居然中選為「八駿圖」之列,本來要由佛老親自召見,當面嘉許,後來被人檢舉「搞小組織」,「八駿圖」的名稱就此取消,召見之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讓我失去瞻仰佛老風采,親聆佛老教誨的大好機會,直到三十多年以後才見到佛老,世間事似乎冥冥之中,早有定數(當年的「千里馬」侯家駒,就是經濟學大師侯家駒教授,不知道侯教授是否還記得當年的「八駿圖」事件)。
 民國七十年間,我以「玉翎燕」為筆名在聯合報連載武俠小說「尺八無情簫」,不知為何被佛老看到,佛老認為「故事情節既奇,文筆尤為流暢生動」(佛老原文),透過聯合報名記者唐經瀾聯絡上我,並訂在台北市南京東路「六華春」酒樓把酒言歡。三十多年前失去認識的機會,竟然在十分奇特的情形下相會,聆聽佛老教誨,尤其是鄉音悅耳,快也何如!那天晚上我接近大醉,自認那是我來台以後,數十年歲月中,最讓我興奮快樂的一件大事。
 自從這以後,我雖然沒有能夠經常像佛老請益,但是佛老每有聚會,總不忘記我這個晚輩而召喚赴席。筵席之前,佛老談笑風生,莊諧併列,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那時候,佛老已經七十多歲,早已退休,人一旦接近老年,就特別喜愛熱鬧而害怕寂寞,所以佛老常常邀約文化界的友人聚會,例如楊選堂、張作錦、查仞千、貢獻之、張縉曾、黃天才、劉國瑞、郝士英、項紀台……等,都是座上常客,我自然是叼陪座末。其實佛老吃得不多,也不喝酒,他之所以經常邀約大家聚會,只是喜歡熱鬧而已。佛老常說:「與眾友好相聚一堂,暢談無忌,是人生一大樂事也。」近些年來,佛老因為摔了一跤,行動較為不便,這種聚會就慢慢減少了。去年,佛老生日,我們一夥人在南昌街陸軍聯誼廳設宴為佛老祝嘏,佛老在席間還說了許多笑話,他說:「最近我過關了,我不死了,還要陪你們玩下去,玩到一百二十歲。」大家歡呼鼓掌。誰知道這是我最後聆聽佛老說的一段話。
 佛老有一間非常寬敞,藏書非常豐富的書房,特別是許多名人的書畫,十分珍貴。我曾有機會到佛老書房參觀多次,每去一次總是捨不得離開,等於是置身寶藏,目不暇給。如今佛老逝去,這間書房不知道如何處置,當然像我這種人是無法置喙的。
 佛老是「聯璧大師」,它的「嵌字對聯」是在文壇享有盛名的。我和佛老初次見面,他自動要送我兩副嵌字聯。一副是嵌聯我夫婦的名字,另一副則是以我寫武俠小說的筆名「玉翎燕」為主。聯曰:

 「綢繆多情,經綸獨異,
  樸素最美,風月雙清。」
 「寶玉為翎,文采斯美,
  嘉名曰燕,武俠之奇。」

 對聯由兩位書法大家董開章、劉建余兩位先生書寫,掛在我小小書房的牆上,視為至寶。如今睹聯而思佛老的慈祥和藹,笑容可掬的音容,想到雲天永隔,不禁淚濕衣襟矣!

台長: 入伍生
人氣(13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