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08 22:26:50| 人氣1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嗨!台灣文學雜誌大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年七月,欣逢《文訊》雜誌創刊20周年,該刊在封德屏的領軍下,精心籌劃,一次大手筆製作<台灣文學雜誌專輯>,收錄從《人人雜誌》(1925年3月)到《文學人》(2003年5月)共300多種期刊,的確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全面完整的文學雜誌大展,令人矚目。

‧本期《文訊》專號,概分4輯。輯1:導言/由李瑞騰、向陽、江寶釵執筆。輯2:刊物和它們的歷史/由應鳳凰、張騰蛟、呂正惠、孟樊、蕭蕭、林德俊等13家分論日據時期、50年代、軍中文藝發展,從《筆匯》到《聯合文學》等數十種期刊簡析,另有台灣詩刊概述(包括校園詩刊),各文均以圖文並列方式,追述其成長歷程。輯3:編輯和他們的雜誌/由黃仁、須文蔚、瘂弦、余光中等介紹潘壘與《寶島文藝》,朱橋與《幼獅文藝》,夏濟安與《文學雜誌》,吳濁流與《台灣文藝》等八位老編。輯4:資料/收陳健忠、沈芳序合編<台灣文學雜誌年表初編(1925-2003)>,吳穎萍/<台灣文學雜誌評論目錄續編>這樣井然有序的特輯分類,讓讀者一目瞭然,這本專號,對海內外研究台灣文學的學者,尤具有高度的實用價值。凡是有良知的愛書人,對《文訊》團隊多年來為台灣新文學史料的蒐集與整理,默默付出,無怨無私的耕耘,應給予他們最誠摯的掌聲。

‧這項<台灣文學雜誌大展>,定於7月12日-20日,假台北建國南路二段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辦,歡迎參觀。另在原地於12、13兩日下午,舉辦兩場座談會。然後移師桃園、台中。

‧ 《文訊》是全民的文化資產,不是某黨某派的政治工具,當下執政的文化機構,理應公開平等的對該社舉辦這項大展給予最大支援,可是實際支援的情形是怎樣﹖不得不令人嘆息。

‧ 當下,台灣新文學要光大,惟有在不分黨派、不拘省籍、不問外來本土,大家共同以開濶的胸襟,遠大的視矚,一切以發掘培育優異的文學作品和高品質的文學期刊為鵠的,否則自宥在朝在野,假借政治意識欺騙社會大眾,請問「台灣」和「台灣文學」還有遠景嗎?盼大家省思。

台長: 張默
人氣(1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