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04 08:14:15| 人氣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你和孩子之間出了什麼問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教養魔法箱】
你和孩子之間出了什麼問題?
文/鄭玄藏(大學講師)

很多人常錯把「愛」的教育,
當成「溺愛」的教育;

「民主」的教養方式,
變成了「放任」的教養,過猶不及。

過去十八年在「張老師」的服務經驗裡,
有一位父親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他只有一個獨生子,從小他就幫孩子安排好一切。

幼稚園選擇了一家貴族學校,
接下來是私立小學,私立中學,
及直升高中部,希望孩子大學畢業後出國唸博士,
甚至連出國進修的學費都早為孩子準備好了。

●用心良苦卻無法感動孩子

這位父親只要他的孩子好好唸書,不用操心別的事。
可是當孩子考上一所並不理想的大學後,
開始不聽父親的話,反抗父親對他所有的安排,
甚至對父親過去苦心的安排與照顧都嗤之以鼻,令父親十分痛心。
最後,這位父親只好求助於「張老師」,希望能改變孩子的想法。

當我看到這個孩子時,感覺他像一隻被養在籠子裡的飼料雞,
相當地自我中心,幾乎沒有什麼能力面對生活,人際關係也不好。

後來我單獨與這位父親談話時,很懇切、直接的問他:
「過去你為孩子付出的非常多,真是用心良苦,實在令人感動。
可是,有一天你先走了,那時,你能夠很放心的對自己說,
孩子沒有我的照顧,也能好好的生活在這世上,我可以安心的走了嗎?」
這位父親聽了之後愣在那兒,想了好久,才若有所悟的點點頭。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了解到兩件事。

第一,
管教孩子的目的不應只是要他唸書而已,
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身心健全的人。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放心,即使沒有我們的照顧,
他也能獨立自主地生活在世上。

第二,父母親可以照顧孩子讓他長大,
但是,不可能完全左右他的人生道路。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有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
父母不能一味要求孩子「乖」、「聽話」而已,
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做決定的能力,
以及為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的能力。

因此,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有心理準備,
一方面逐漸減少自己對孩子的控制,給孩子多開一條路,多開一扇門,
讓孩子有學習、成長的機會,培養他足夠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樣他將來才有能力走他自己的路。

相對的,父母親本身也要有足夠的安全感,
以鼓勵、支持孩子的獨立、自主與冒險精神,讓青少年有機會自我嚐試。
不要事事都為他們安排妥當,剝奪他們的學習、成長與試探的機會。

成長終究是要付出代價與努力的。

●孝養父母仍是孩子的義務

曾經有一位媽媽對我說:
「老師,我不指望孩子長大後養我,
我只希望他不要學壞,好好做人就好了。
我也常常這樣跟他說。但是,他的表現還是讓我擔心!」

我問這位憂心的母親:「你常常跟孩子說你不指望他將來孝養你嗎?」

她說:「對啊!我只希望他好好唸書,好好做人,我不指望他來養我。」

我對她說:「你錯了!你應該告訴孩子,孝養父母是為人子女的義務。
羊吃奶都要跪下來,甚至連烏鴉都有反哺之心呢!
你就算心裡面不指望孩子養你,
但是在教導孩子時,你仍然必須教他要孝順才對!」

父母親教養孩子,
應該把握「培養孩子成為獨立自主、身心健全、自我負責的人」為目標。
然而現在很多人雖知道「愛的教育」、「民主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可是卻常常錯把「愛的教育」當作「溺愛」的教育;
「民主的」教養方式,變成了「放任的」教養方式,過猶不及。

因此,我們教養孩子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值得大家細細省思一番。

台長: 靜子
人氣(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