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10 23:53:46| 人氣49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走訪晉中二:平遙古城(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走訪晉中二:平遙古城(一)

骨進城

我喜歡平遙這名字。讓人覺得遼遠,天寬地闊的,叫人看不清;但卻又是平淡、平安的,有點小村鎮的溫貼……一個遙遠地方的平靜小城……不知在什麼地方讀到了平遙,心裏就存著這樣望名生景的遐想,所以一來到晉中,就不假思索的買了到平遙的車票。

平遙在太原南方約90公里處,坐同蒲線的火車從太原出發,不過個把鐘頭就到,這條同蒲鐵路從大同到風陵渡,縱貫整個山西省,一路上不少名都古城,且不說太原和大同了,鐵路的南端,堯都平陽(今臨汾)、舜都蒲坂(今永濟)、禹都安邑(今夏縣)都在鐵道邊兒,所有和襌讓有關的上古名人都住在這一道兒,顯見這裏開發極早,即便平遙,古時稱陶,也是堯(陶唐氏)的封地……除了距離遙遠,也隱藏著時間的幽遠。

也從這條同蒲線,可以看出這個地區在交通上的重要性。鐵路過了太原後,大體沿著汾河河谷前進,這條河谷自古以來就是河北、山西和河南間的交通要道,記得從前讀唐末五代史時,幾個大軍閥不是在河北魏博,就是山西晉陽,否則就是河南開封,整日價的殺來殺去,走的正是這道兒;明清以後,北京成為全國政經中心,這條本是殺伐的道兒,又成為了京師經潼關、往西安、成都的重要道路,被稱為「京師孔道」,平遙城就在這京師孔道邊上,十六世紀後,因著地利,逐漸發展成為北方重要的商埠重鎮,到了十九世紀中葉達于鼎盛,更被譽為「填不滿、拉不完(財貨)的平遙城」。

到平遙,很有「進城」的感覺。在火車上,遠遠的就見著了田野間高大聳立的城牆,火車越跑得近,城牆越「長」得高,到得近了,它得「長大」,更深深的震懾了我:「這不是一般村野間防賊盜的小城啊!」「也不是幾座殘存的城樓而已,是一座完整的城啊!」「像劉秀的昆陽城,張巡的雎陽城一般,矗立于平原上,卻擋得了千軍萬馬的大城!」以往,對這樣的城只能想像而已,見了平遙城後,以往中原大地上那些堅實高大的城,開始有了現實的體會。
骨歷史的玩笑

這座平遙古城,在1997年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和麗江古城是中國唯二以完整的古城獲選為「世界文化遺產」。但是麗江古城,比較是邊陲混雜著少數民族(納西族)特色的小城,所以平遙,可說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唯一依漢族傳統規畫而獲選的古城。

中國莽蒼大地上,這麼多古都名城,何以獨平遙古城保存良好呢?說起來,像是歷史開的玩笑。

許多名都大邑,在近代中國一片求發展的聲浪中,他們厚實的城牆,都被時代的巨輪給輾平,而平遙,躲在「表裏山河」裏,一開始,人們忘了它的存在,就任它「楞」在那裏。

當然,溫厚的山西人,也是它得以安然如堵的原因。當文化大革命的號角響遍中原大地時,溫厚的山西人,並不隨之激情,他們已沒有上世紀晉商的繁華,貧窮的他們,老房子湊和著住,當人們高喊破四舊時,他們深情的望瞭望他們頹圯的老房子,有些還有著上世紀繁華的殘留──美麗的浮雕、木刻,裝飾──他們呆看了會兒,把這些「舊」用把爛泥糊了起來,看不出來就算了唄!

對老城,他們從小跑上跳下的老城,他們也不無深情,反正窮唄,就放著吧!他們不像北京人那麼激亢的,急著要拆了城!或許這溫情也感動了城,1977年,一場大洪水,正好是老城擋住了洪流。大家對城更有些不舍了!

八十年代初,追求經濟發展的浪潮更加洶湧了,隔壁太谷,一樣也溫厚的太谷人,為了發展,拆了他們晉中最大的太谷縣城。平遙人也急了,唯恐落後了,他們也急著要拆了這阻礙發展的老城……但因為窮,沒有預算,他們延後了幾年拆。

但這延後幾年,卻讓他們再也拆不了了。同濟大學的阮儀三教授,看見了一座保存這麼完整的老城,尤其是老城裏,還保留了許多上世紀的繁華──平遙人把爛泥抹去後,那些曾經豪華盛麗的票號、商鋪、民居、巨宅,都還猶見風華,只稍帶了些灰塵──所以他進京大力鼓吹,終於留下了這座平遙古城。

因為沒錢,留存了這座曾經有錢的城市;
原是為了求發展而拆城牆,但反而是留下了城牆,帶來了發展。

歷史的玩笑,大抵若是!
骨烏龜的城

在旅店才安頓下,我便借了輛腳踏車往城外馳去。平遙城位在中都河畔,這一溜黃土高原上難得的清流水,滴溜溜的轉過平遙城的南邊,平遙人在明初(西元1370年)築新城時,索性就把中都河當作南邊的護城河,而南邊的城牆,順著河的走勢,也彎彎曲曲著,順著城牆腳轉一圈,這一圈長六公里多,除了南面的城牆彎曲外,另三面全都平直如矢,四面城牆都圍繞著護城河,護城河畔栽種的全是依依楊柳,青灰的牆,輕綠的柳,清淺的河,青藍的天,雖然腳踏車在小路上顫跛得不舒服,但這樣的景卻是極美、極有意思的,我們現在慣說城鄉城鄉,在城牆下閑走,不就走在城鄉的邊上。

在下東門邊的牆腳下,遇見了一位牧羊的大叔,他牧了十六隻羊,有山羊,有綿羊,全因為暑熱躲在牆腳邊納涼,享受著城牆的青磚帶來的特有清涼,大叔說綿羊笨些,所以山羊總是頭兒,他的羊裏也有只山羊領頭,平常山羊頭頭兒帶著,他不用怎麼管……但每天晌午都還是要人帶出來,平常就他和他父親輪著,好奇的問他養羊的出息好不好?他說十六隻羊,一年掙八九百塊,差不多等於那邊中學的教師,一個月的薪水,……話題開始轉向他隔壁鄰居誰買了彩視,誰家子弟去外地打工,翻新了房子,而他……我知道我該走了。

回到南門,踅上城去,城牆頂上有座壯觀的城樓,城樓下是座極完整的「甕城」,方形的甕城,高與城平,內外各一道門,外側門開在側邊,不與內側門在同一軸線上,這樣可以讓敵人無法一眼窺清城內虛實,也延緩了敵人進攻的速度,使得在城牆上甕中捉鼈的守兵,可以更從容的調度,在高處箭石齊下,予敵人一個迎頭痛擊。
這樣的甕城,平遙城共有六座,分別是南、北各一(南門、北門),東西各二(上下東門、上下西門),再搭配上方型的城,就像是只烏龜一般:南門突出的甕城是龜首,也突出的北門則是龜尾,左右各突出一對的上下東西門,則是龜的四腳,而這四腳馱起來的方型城,則是個大龜背,為了怕這只烏龜趴趴走,風水師還特意的讓下東門的兩個甕城門成一直線,彷佛一條線向東使勁拉直,直將祂(神龜)拴在東邊十公里外的慈相寺麓台塔上。

在夕陽殘照時走在城牆頂上,是種極美的體驗。城牆頂上寬約3~6米,馬車馳驅也盡能夠的,城牆外側有高踰兩米的垛口牆,這高度高過人馬,所以也被稱為「擋馬牆」,在擋馬牆內的人馬兵力調度,城下的敵人必然無法知悉。而擋馬牆上一座座的「敵樓」,就成了城上向外窺視的崗哨。每個敵樓下還有突出的「馬面」,使得城牆外面成了凸凸凹凹的鋸齒狀,這凸凹不僅加強了牆體的牢固,而兩兩馬面間,更形成了一種左右夾擊的形勢,更有利於城上守兵狙擊敵人。城牆的內側,則可見夯實的紅土,再加上厚實的青磚,這樣的城,可謂固若金湯了!

除了武備的用心外,還是不脫中國那套偃武修文的思想,城牆上也有渴望文治的思惟:城牆上共有敵樓72座,垛口3,000個,取意孔子有72賢人,3,000弟子,更別說城東北角的那座魁星樓,那裏奉祠的,還是主宰文運的神。

落日照在城樓上的大旗,也照在城內民居大院的炊煙嫋嫋,不想那麼許多,只在城上浴晚涼,看新月,也是極好的。

下了城樓,正好碰到小學生放學,小朋友蹦蹦跳跳的,對我這個拿腳架的旅人充滿興味,在我面前做戲著,爭著要幫我牽車、拿腳架,問我住在那間旅館,可以一起回家……南門底下兩口井,聽說是龜的眼睛,「龜前戲水」,說得是城在這裏和河相依相伴……

城的影子長長的,我的影子也長長,

我和城,也相依相伴著……

台長: 阿棟
人氣(49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思娃若
恭喜阿棟~
這篇在2006/09/11被嚴選好文喔!!
耶耶~~
2006-09-11 10:02: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