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10 16:54:45| 人氣1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讀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緣由:

在學校Human的書展中看到這書,很久以前已經想看了,只是老不想花錢去買,所以在書展中我也猶豫了一會,並把書拿起看它的價錢。確實是便宜些。後來賣書的Human女仔見我揭來揭去,便對我說這本書他看了,他都很喜歡。我便買了。

內容簡介:

故事講述一位牧羊少年在荒廢的教堂中作夢自己在金字塔下尋得寶藏,於是便踟躕於擁有的六十隻羊和尋寶的冒險。後來獲老人指點,下定決心變賣所有羊隻,拿著盤川乘船到非洲去。到達後本想打聽金字塔的方向,卻被人騙走了所有金錢。展轉間他在一家水晶店工作以賺取回家和買羊的費用。一年過去,憑著他的生意頭腦,錢已經賺回,他甚至有能力購買比當初還要多的羊隻,然而最後他跟隨水晶供應商的駱駝商隊前往沙漠裏的綠州尋找金字塔。商隊中他認識了一個正尋找煉金術士的英國人和一個駱駝夫。到達綠州後,牧羊少年在幻象中預示了士兵的進犯,成功使綠州免被佔領。煉金術士來到他的眼前,並願意帶領他到金字塔去,然而他再一次踟躕,踟躕於在綠州愛上的女人和一直尋寶的意願之間。他還是跟隨煉金術士再到沙漠裏去,但卻被軍隊所捉,煉金術士揚言如果男孩能化成風,軍隊首領便要釋放他們,首領答允。然而男孩並不懂得化成風,煉金術士也沒有教他。就在山上,一場大風沙把軍熭吹毀。煉金術士和男孩繼續上路,到了一間修道院後,煉金術士在煉成一塊金後便離開。少年獨自從修道院騎行數小時來到金字塔前,就在發掘寶藏時卻被洗劫,並遭擊暈,在夢中他看到寶藏就在當初的荒廢教堂裏。故事結束於他回到荒廢的教堂裏,感受從非洲吹來的風。

(內容簡介只是把故事的過程寫下,當中並沒有把藉由經歷少年所學到的東西記下,因為我覺得連這些也寫下,寫得少,好像表達不清,寫得多,倒不如叫人去看整本書了…說穿了是我概括力及表達技巧不足,未能找著重點去寫,因此我只是把故事寫下…)

感想:

一本關於為夢而開展冒險的書,確實是人想逃離現實時的很好工具。妙在時機的配合,信手拈來,感覺就像餓時,剛好有煎好的餃子吃一樣。借書永遠不及擁有一本書。

牧羊少年為甚麼要尋找那個夢裏的寶藏?他已經擁有六十隻他熟識得不得了的羊,在漫長的放牧裏他並不感到寂寞,他享受那種自由氣息,也高興於能自給自足不愁生計。他甚至有喜歡的女孩,是一商人的女兒,他喜歡這女孩是緣於一年前曾經在女孩面前剃著羊毛說牧羊旅途上發生的種種。他不曉得這麼的一個女孩可能已經把他忘了,可能也嫁了人,可能是另一個會說故事的牧羊人,然而他仍是為了還有四天路程見到他而興奮。

牧羊少年為甚麼要尋找那個夢裏的寶藏?有喜歡的生活、有喜歡的人,幹嗎仍去尋寶?這竟關係於他選擇牧羊作職業。他從小渴望認識這世界,所以不顧父母期望他當神父而去作牧羊人,四處旅行。即使天天為著水和牧草而尋尋覓覓,但他的渴望仍然存在。就是這個渴望使他放棄原有的生活和喜歡的人而去尋寶。他是為更遠的旅行而放棄、是為更認識這世界而放棄。

這才是更大的寶藏,也是牧羊少年為甚麼把烏陵和土明放進寶藏裏,決擇不在於兩塊石頭,個人的意志追求才是重要。

假如說他是那種只追求個人修養而要透過旅行來脫俗的人,那好像不對。他只是在追尋寶藏的途中有所領悟。領悟並非目標,領悟只是bonus。只是這bonus的觸目程度大過寶藏而已。畢竟追尋的和得到的總是有所偏差。

如果說他當初喜歡商人女兒是一種單純和脫離現實計算的荳芽夢。他在綠州的水泉邊對一個沙漠女人一見傾心不是更單純和脫離現實嗎?雖然牧羊少年為了沙漠女人爭扎過不去尋找寶藏,但不也是這沙漠女人讓他更堅定尋找寶藏嗎?不也是這沙漠女人完滿了他嗎?如果說旅途一直在教曉他甚麼是和怎去聽天地之心,那沙漠女人是教他明白天地之心也是有情緒和衝突的,而人是有必要去滋養它。

所以他成了煉金術士,一個不會煉金的煉金術士。

Maktub,天命的意思。這字可把全文貫穿了,牧羊少年的夢和遭遇只是天命,他只是好好的跟著去做。使我有極深印象的是那位水晶店老闆對天命的看法,他認為到麥加去朝聖是他必須去做的,所以他開水晶店,賺錢去麥加。然而當他賺夠錢的時候又懼怕,懼怕完成目標。他說:「因為我是靠著想去麥加的念頭活下來的。是這個念頭支特我能夠面對一成不變的每一天、面對放在架子上的這些沉默水晶、日復一日地在那間可怕的咖啡廳裡吃午餐和晚餐。我很害怕一旦完成了夢想,我將不再有活下去的理由。」

這使夢想添上一層厚厚的灰,夢想竟可把人給勒死…勒死人的生命力…

有趣的是牧羊少年和水晶店老闆的對比,他們都察覺自己的天命,但兩者採取的態度卻不同,如果前者和後者一樣,他也只是普通的一個牧羊人。他那時可會像水晶店老闆灰暗不得而知,因為水晶店老闆的灰暗是根本性的,還是源於希望達成夢想和懼怕達成夢想之間的茅盾,所以不得而知了。

肯定的是水晶店老闆喜歡牧羊少年,不是因為他的生意頭腦為他帶來生意,是他的天命吸引他…一個有夢想的人看著別人潦倒於夢想裏,像一個失戀的人看到別人失戀一樣,總有著共嗚的憐惜。所以水晶店老闆僱用他,給他比應得到的還要多,水晶店老闆對夢想只是說出自己的看法,決定權仍在少年的堅持上。直覺上水晶店老闆只是為失落的夢想而尋找慰籍,可能更希望少年能達成夢想,就在那水煙在他倆手中交換之間。

少年其實是有想過回去的,但最終還是踏上旅途…Maktub…

把書讀到這裏時,我想到自己,三年來讀書為入大學給人看,一直也沒理結果,為的到底是甚麼?這夢想實現了以後生活又怎樣喔?日落日出依舊,再去追尋一個目標,再貫徹的去衝…天底下再沒了這股力量了。

我不再有活下去的理由了,但我畢竟還是活下來了…但就是沒有一個理由。

是那種夢想著夢想實現給人活著的理由…這是會夢想的人才會有的。

因此那種失落也只有會夢想的人才會有的。

Maktub…

(感想很雜亂,有的被抓下來,有的還在心裏,有的還在書裏…人是人…做任何事也和自己有關…是好是壞卻不得而知…所以感想中滲透了個人的看法,閱讀不是最有趣在這裏嗎?)

書名應直譯「煉金術士」,一定更吸引大家。

台長: 若平
人氣(1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