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30 02:32:00| 人氣1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夏到澎湖,渡假去!part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收集澎湖的第一
紫菜礁的夕陽
澎湖看夕陽的地方很多,問了解說員李孝慈大哥,他說西嶼的紫菜礁最美,也比較少人知道。紫菜礁位在竹灣村西北邊的海崖,對面就是有名的觀光島小門,一般的遊客卻不容易找到。
觀測站旁的小路拐進去,順著蜿蜒的小路往西行,就可以抵達紫菜礁了。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難得一見的,赭紅的、有雨溝的似惡地地形,這是透水的石英砂經過雨水沖蝕的傑作。當你站在這片赭紅土地向海邊左前方看時,會發現到一處很有趣的地形,好像人的屁股一樣,村民稱為尻川溝。歇腳時不要忘了往天空看看,運氣好的話,你可以看到老鷹在高空盤旋,小雲雀在半空中鳴叫,或是斑鳩、藍磯鶇、紅尾伯勞和八哥、鷺鷥等掠過,這可也是個賞鳥的好地方。紫菜礁南方伸出海中的插啄、尾崙仔更是海釣者的天堂,常有慕名而來的釣客,一竿在手在此享受漁翁之樂。
來到這裡彷彿走進了一個洪荒世界般,連綿的風化石,奇形怪狀,夠你欣賞個半天。海風雖大,等待夕陽的同時,一旁的攝影師也忍不住的唱起歌來,歌誦眼前的美景,尤其當夕陽餘暉灑在海上,波光璘璘、灣著腰撿拾紫菜的婦人、壯觀的柱狀玄武岩、崩落的石階地形,浪花飛奔其間,讓人對於眼前的美景,讚嘆不已。

漁翁島燈塔.跨海大橋
追日落的地方很多,「西嶼落霞」也堪稱是澎湖八景之一,尤其是漁翁島附近波濤洶湧,從本島直奔西嶼,經過跨海大橋,當夕陽西下時,海上渲染出一片錦繡的彩霞,風情萬種,與島上的風物景觀,構成一幅絕美的圖畫,令人流連忘返。
位於西嶼外垵村西方的海岸的漁翁島燈塔,燈塔高3丈8尺,呈白色圓柱狀,為台灣最古老的燈塔,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這座燈塔大約是在清朝年間(1778年),由英籍工程師所建成的,至今已放光二百多年了,是台灣首座現代化的燈塔,純白的塔身,深藍色的塔頂,光度可達15浬,加惠過往的船隻無數。
中正橋、永安橋、跨海大橋、小門橋都是澎湖島各個島嶼間相互銜接的橋樑。橋體工程艱鉅,景觀特殊,是澎湖舉世公認的建築巨構。中正橋銜接澎湖島和中屯嶼,再由永安橋與白沙與相連,橋身寬闊、雙線通車,左望大倉島,右眺員貝嶼,滄海仙山,風光綺麗。?跨海大橋位在白沙、漁翁兩島之間,橫跨怒濤澎湃、潮流洶渙的吼門水道。該橋於民國59年底完工,全長2,478公尺,其中路堤319公尺,橋長2,159公尺,為遠東第一深海大橋。可漫步橋面,欣賞壯闊海景,聆聽雄偉濤聲。另外,漁翁島與小門嶼之門尚有小門橋相銜,此橋今人稱「跨海小橋」,橋兩端景象迴異,別有一番景緻。

中標╱充滿海味的澎湖
午後的魚市熱鬧不已
如果你是熱愛海味的老饕,那你絕對不可錯過澎湖熱鬧的魚市,依照時節的不同,漁船盡港口的時間會不太一樣,可以問問當地的居民,我們是趕在午後三四點龍門港口前的魚市,看見很多的村民在強風中,等待漁船進港,有一些的批魚的魚販,有一些是零買的村民,還有一些就是我們這一群好奇的觀光客,漁民身穿綠色的制服,船隻在晚霞中緩緩進港,一簍簍的漁獲,往岸上堆放,識貨的村民,眼尖手快,早就相好要拿哪一條魚了,衝上去一把抓起,拿到船東那秤斤兩,打算你晚上加菜。
曾經在日本呆過許久的攝影師,看到漁獲如此的新鮮,想要重溫舊夢,於是忍不住也上前挑了一條魚,打算晚上大展手藝,以鹽烤方式,可以充分品嚐魚的鮮味,如果覺得味道太但還可以沾點醬油,兩公斤的魚,船東只算我們二十元,大家都驚呼便宜!

花菜干堅持澎湖古早味
走進花菜干,彷彿走進了時光隧道,澎湖傳統的民居,咾咕石的外牆、三角庭院、長條木椅、板凳、蒸籠、牛車輪、儲存醃製品的甕和瓶瓶罐罐。入內盡是台灣早期的用品,淺綠色的老電扇、菸酒專賣的鐵牌、大同寶、古早的杯碗盤、老唱片封套、老電影海報……老的不得了,老的讓人充滿驚喜與回味,這些全老闆陳又新的珍藏,因為熱愛蒐集台灣早期的古玩兒,才將這些放在店內陳設,分享給大家欣賞。
他將餐廳區分為六間,每一間全是「老樣子」,不同的佈置,就像早期台灣三合院飯廳的樣子,背景音樂是略帶雜音的老唱盤,傳送的舊式情懷,讓四五年級生感動不已。
老闆陳又新就是喜歡這老味,因為是澎湖人,所以更致力推廣的澎湖傳統菜,於是,營造定這樣的環境,以傳統菜為澎湖增色。如果遇上老闆不太忙,可以和他聊聊澎湖、他的收藏、他的人生哲學,加上喝點老酒,就更有味道了!
早期的澎湖居民,在面對半年強風惡浪環境下的變通,將花菜、菜豆、高麗菜、酸瓜、小管等,在夏天收成後,曬乾儲存的冬糧,而花生、地瓜、高粱、小米都是貧瘠土地努力種出的雜糧,也是飯桌上的主食。發展成為花菜干的招牌菜,花菜干、小管煎蛋、酸瓜炒肉、菜豆花生排骨湯等,不過,他也稍作改良,加上蔥、辣椒炒的花菜干,清脆又爽口,高麗菜炒碎花生更是香,而煎蛋裡密布新鮮小管,是少見的吃法。飯也是一特色,高粱飯、小米飯、番薯籤飯、地瓜稀飯,每次吃都不一樣,重點是真好吃。而且用的碗、杯、盤和展示櫃一樣,也是古早貨。夏天能到澎湖度假、玩水上活動是種幸福,如有美食幫襯,澎湖行就更完美了。

清心飲食店
到澎湖大啖海鮮,清心飲食店是第一選擇,兩層樓的建築,外面鑲滿了貝殼,符合海味,推開窄小的木框紗門,映入眼簾的盡是老闆與政要名人的合影照片,八十多歲老闆呂九屏,中氣十足的歡迎聲,充分展現澎湖人的熱情,海味洋溢在這家小店的內外。
經國先生每到澎湖必去清心,在民國74年他幫呂酒瓶改名為呂九屏,而清心飲食店就此聲名大噪,而身兼總統民間友人的老闆,跟客人聊得投機就請喝補酒,看客人留下剩菜就皺眉頭,海口人的真性情表露無遺。
開業至今將近四十年,清心的菜單沒變過,客人也吃不膩,每隻100元的炸大蝦與每人份150元的石蚵是招牌菜,小粒而味濃的石蚵拌上特調醬汁,酸中帶衝,澎湖海鮮的絕美,令人回味。

哈拉里咖啡館
哈拉里是澎館處長特別推薦的咖啡館,緊臨第一漁港,擁有絕佳視野,外觀設計彷彿就像是一艘船,而內裝就像船艙一般的設計,讓船艙孔、船錨、船舵等都成裝飾重點,午後的陽光從窗外灑落一地,適合發呆、適合聊天、適合看書、適合一個人、適合和朋友一起閒話家常,所以這裡也為澎湖的咖啡,製造獨一無二的氛圍。
哈拉里咖啡專櫃是來自國際知名的咖啡連鎖店,提供了舒適的裝潢,堅持圓潤飽滿的咖啡、清新自然的水果冰沙、可口誘人的餐點,堅持啡的沖煮方式是以最能展現咖啡原味的虹吸式塞風沖煮法,將咖啡原味一滴滴的盡情流露出來;而「冰沙」這個近來的熱門新貴,其中尤以奇異果冰沙最受喜愛。

大啖海鮮
夏天是品嚐海鮮的最佳時節,當令小管川燙後沾上蔥薑醋做成的醬料,口感風味俱佳,三海螺、珠螺、椰子螺也值得一試。另外,別忘了品嚐澎湖海膽,生食、或炒蛋、炒菜脯、酸菜都別有風味。最常見的烹調方式就是海膽炒蛋,喜歡嘗鮮的人不妨挑戰「生吃海膽」。海膽、小管、石蚵等,這些都是夏季限定的食材。生吃海膽後,一盤「五味河豚皮」接著端上桌,做法將是去除內臟的河豚放入滾水中燙數分鐘,用老虎鉗把刺拔乾淨,洗淨、切片,然後泡在冰塊中,搭配特製醬料,清脆有嚼勁。秋冬之後,則以螃蟹、龍蝦、海臭蟲等,肉質肥美的海鮮較佳。
澎湖海鮮餐廳林立,馬公市三民街一帶就是出名的海產街。一般來說,開價實在的海產餐廳每桌10人的海鮮餐,價格約在四、五千之間,建議點菜時,可請老闆推薦招牌菜或時令季節菜。除了海產,餐廳裡人氣最旺的兩道菜色,非澎湖絲瓜和金瓜米粉莫屬了。稜角絲瓜是當地特產,雖然台灣農民也有試種,但就是不如澎湖土產長得肥大。最奇妙之處,在於它炒過後不但不會變黑,反而更加翠綠,和蚌類同炒更添美味。而顏色令人食慾大開的金瓜米粉,和南瓜同燴的米粉,嚐起來甜味綿密,非常受到歡迎。

澎湖主題民宿--白屋民宿
白屋的主人鄭世鑫先生,原任職電力公司,在退休後,單純地只是想打造一間夢想中的地中海小屋,原本只是讓自己養老用,朋友的建議,沒想到卻打造了他事業的第二春,從此燃燒起他對民宿經營的熱情。於是,白屋從一棟白色主體屋,慢慢增加了其他設施,戶外花園歐式庭園、咖啡雅座以及投影的影音設備等。
走進白屋,一個小門區隔了兩個世界,小小的露天庭院,妝點了主人許多的心思,牆上的貝殼、一花一草都是他親手設計;進門後,小巧的咖啡雅座、濃濃咖啡香、慵懶的音樂,悠閒的氛圍,讓人想要在此駐足,哪兒都不去了,這是白屋的魅力,走進去就不想出來!
這裡的間房都以寶石代稱,祖母綠、紅寶石、青玉石、藍寶石、珍珠,展現出典雅的氣質。還有,為了要給遊客最舒服的享受,老闆不惜花下重金設計,採用英式窗簾、義大利進口家具,連床也選用柔軟度舒適的席夢思名床,其中兩間還附設SPA設備,比住家還舒適的設備。
這裡距馬公市區很近,卻有著遠離塵囂的寧靜,白天可以離島出遊,黃昏時,可以在附近的港口欣賞晚霞。入夜後,坐在白屋露天庭園,啜飲咖啡,仰望星空,所有的疲憊都可以一掃而空,想要有個慵懶舒適且浪漫的假期,白屋不失為一個選擇!

你心目中想像的樂園是什麼?

是澄澈見底的湛藍海水?是萬里無雲的廣闊天空?帶著鹹味的慵懶海風?還是周休七日無所是事的悠閒?沒錯!這是樂園──也是澎湖。不論是學生時代的畢業旅行、兩人世界的蜜月行、還是老人歡喜進香團,照相簿裡都有澎湖的影子。澎湖表情豐富、姿態多變:喜歡戲水的人可以盡情享受沙灘海洋;喜歡文化的人不必擔心氣質不夠;醉心生態的人如魚得水;愛好美食的老饕更可以今天吃河豚沙西米、金瓜米粉、明天嚐黑糖糕、仙人掌冰……

台長: arwin
人氣(1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