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01 17:53:04| 人氣1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旗與國歌的由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陸皓東設計黨旗獻身革命


陸皓東(1867-1895)與中山先生(1866-1925)同為香山縣翠亨村人
,幼時一起在陸氏祖祠讀書,是中山先生少年時期的玩伴。兩人
曾因毀損北極殿神像,遭受村民指摘,遠別家鄉各奔前程。後來
陸皓東在上海電報學堂學習,畢業後轉至蕪湖電報局服務,至一
八九0年始回到鄉里,開始與孫中山、陳少白、鄭士良、尢列、
楊鶴齡、程奎光及周昭岳等人往來,秘密集會討論時局。一八九
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中國近代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在檀香
山組成,第二年總部在香港中環士丹頓街成立,開始發動襲取廣
州,作為革命基地之計劃。他們對外以「乾亨行」為名號,同時
以陸皓東所創製的「青天白日旗」為革命軍旗。後因起義計劃洩
露而告失敗,陸皓東等人殉難,中山先生則被迫亡命海外。

「青天白日旗」先後在第一次廣州起義、庚子惠州之義及尢列
在南洋創立中和堂時使用過,但此旗之正確圖案未有統一規定,
以致旗上所排列的光芒多寡不一,縫製者無所依從,後經中山先
生將光芒解釋為干支之數,應排十二以代表十二時辰,自是旗上
光芒之數,始確定不移。

孫中山主張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


青天白日旗幟雖首度揭開革命行動序幕,然一九0五年成立的中國
同盟會,在討論中華民國國旗形式時,出席的會員卻議論紛紛,
提出各式革命旗幟,有(一)代表十八行省的十八黃星旗(孫武、焦
達峰提議);(二)象徵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宋教仁、陳其美主張);
(三)以井田制度象徵社會主義的井字旗(黃興、廖仲愷主張);(四)象
徵國權獨立的金瓜斧鉞旗;(五)中山先生所堅持的以青天白日二色
旗,再加上紅色為底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以紀念
陸皓東及興中會諸烈士流血獻身之精神。雖然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
未在會議中通過,但中山先生所領導的諸戰役中如潮州黃岡、惠州
七女湖、欽州防城、廣州鎮南關、雲南河口、廣州新軍及黃花岡之
役,皆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來號召。史實昭然,其來有自。

民國元年中華民國誕生,中山先生再度主張以「青天白日滿地紅」
旗為我國國旗,惟南京臨時政府已定五色旗(紅、黃、藍、白、黑代
表漢滿蒙回藏)為國旗,並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定為海軍軍旗,十八
黃星旗定為陸軍軍旗。不久,袁世凱稱帝竊國,中山先生在東京成
立中華革命黨,展開討袁行動。在中華革命黨的「革命方略」中,
再度規定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的國旗,青天白日旗為軍
旗。但此旗始終沒有機會飄揚在神州上空,直到民國十年五月五日
中山先生以維護法統之決心,重返廣州,就職非常大總統,再度努
力促使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之國旗。可是這面旗幟的命運
卻隨陳炯明叛變而下旗,民國十二年陳炯明叛變敗走,中山先生自
上海重返廣州就任陸海軍大元帥,凡中山先生所到之處皆飄揚著青
天白日滿地紅旗幟,雖然如此,各地仍懸掛五色旗。


北伐成功‧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旗飄全國


民國十五年蔣中正繼承中山先生遺志,率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至民國十七年十二月,東北張學良通電易幟,歸順中央,北伐大
業始告完成。當時,除台灣尚在日本統治下,中國每一寸領土均
飄揚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而全國人民才普遍認知這面象徵先
烈血淚交織、千辛萬苦得來不易的國旗。

自從陸皓東創製青天白日旗以後,旗幟上的規格,雖經中山先生
潤飾、修正,但仍不為多數人所瞭解。民國三十二年九月九日,
先總統 蔣公有感於若干國旗濫造,有失莊嚴神聖之義,在中國國
民黨五屆十一中全會的演講中,再次闡明國旗之十二道光芒的排
列,要如同時鐘上所繪製十二小時的位置一樣均勻、對稱。同時
昭示大家要對黨旗、國旗格外尊重,一切懸掛方式或升降旗儀式
,都要依照規定,確實作到。民國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在修
正公布的「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中,對國徽、國旗之式樣,就
其位置、尺寸、比例、使用及製作、管理等方面,更作了明確的
規定。民國六十七年五月,再度透過台灣省政府公報之公告,要
求各有關單位一體遵行。同時省教育廳也對國旗和 國父孫中山先
生、先總統 蔣公遺像的製作、懸掛等事項,作了明確的規定。

中華民國的國歌,歌詞為: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
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這是出自民國十三年六月十六日,中山先生在廣州黃埔軍官學校
開學典禮中,對該校師生之訓詞。北伐成功以後,戴傳賢建議將
此訓詞,採為中國國民黨之黨歌歌詞。其後經中央常務委員會通
過,並公開徵求樂譜,最後以程懋筠所作的一首,拔得頭籌,民
國十八年一月十日中央常務委員決議:採程懋筠所譜者為黨歌。
因該歌詞極富愛國思想,且曲調莊嚴和平,雄壯有力,有激發民
族意識之效能。民國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行政院明令全國在國歌
未制定前,一般集會場合,均唱這首黨歌代替國歌。

其後社會人士認為黨歌是勉勵黨員之訓詞,只能代表黨不能代
表國,且全體國民不全然為黨員,實有制定國歌之必要。於是教
育部行文通令全國,徵求國歌歌詞,欲以當選的國歌頒行全國。
經教育部多次的審查,均未能作出最後決定。民國二十五年再組
成「國歌編製研究委員會」,專門負責主持國歌編製研究事宜,
並正式登報公開徵求國歌歌詞。爰徵集國歌歌詞多達三千餘首,
經審慎審查,結果仍無合格者。經過「國歌編製研究委員會」研
究結果:認為黃埔軍校訓詞,充分表現革命建國精神,不但合乎
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且代表中華民國立國精神。乃向中央建議
,以中山先生對黃埔軍校之訓詞,作為正式國歌。民國二十六年
六月三日,中央常務委員會終於通過以黨歌作為國歌。國歌徵選
案至此遂告確定,自此,黨歌正式變成國歌。


程懋筠為國歌譜曲


民國十七年,為響應中國國民黨徵求黨歌配曲活動,程懋筠以曲
調優異,在一百三十九件作品中,榮獲第一,成為中華民國國歌
的譜曲人。程懋筠,江西新建人,官宦世家,幼時尤好音律,先
後在江西省立高等師範學校、東京音樂學校(日本上野音樂學院)
等校深造,專攻小提琴,後來改修聲樂與作曲。返國後,任國立
中央大學、杭州社會大學等校,教授聲樂與作曲。民國三十六年
來台灣小遊時,曾接受台灣省立師範學院音樂系蕭而化主任之請
,留台灣任教。可惜他選擇了大陸未能成行。最後因曾為國歌作
曲,而遭中共清算犧牲。

國旗歌的作曲與作詞


國旗是用顏色來表示建國的歷史與精神,國旗歌則是用聲音來讚
美國旗,稱頌國土。每當聽到:
「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冑,東亞稱雄。毋自暴自棄,毋
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
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同心同德,貫
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
隨之仰望到的是隨風飄揚、冉冉上升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不禁
讓人對國家生命和國民精神所寄託的這面國旗,產生無比的景仰
。這首含義深長,深具警惕國人的歌詞,是來自戴傳賢先生之手
筆;歌曲則為黃自先生的創作。

戴傳賢(1891-1949)浙江吳興縣人,字季陶,筆名天仇;留學日
本時,加入中國同盟會,回國後,從事報社工作。先後創立民權
報、星期評論、中央通訊社等。或抨擊袁世凱,或介紹世界局勢
。自民國元年起追隨中山先生,不但記述其言論且與其共進退,
是中國國民黨的理論家。他熱愛國家,忠於革命,故能將國旗的
精神寫成動人的歌詞,永垂不朽。

黃自,江蘇沙縣人,自幼飽學詩書,尤愛音樂。曾赴美學習西洋
音樂的理論與作曲,但其作品卻充滿中國音樂風采。其「天倫歌
」、「踏雪尋梅」、「花非花」、「採蓮謠」、「本事」等作品
,不但旋律婉美流暢,且富民族特性;抗戰時所作的「旗正飄飄
」,更能激發國人敵愾同仇之心。惜界三十四歲,即與世長辭。



台長: Wildrose
人氣(10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