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23 12:41:23| 人氣1,2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從近代之禪堂生活看參禪修行~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雲深菩提門  
竹林禪幽徑

                        參禪悟道僧   實相無相

                                                           *幻羽*淨捻

 

禪堂是參禪打坐悟道之處,亦是禪僧們的生活重要場所,瞭解禪堂制度就瞭解禪的實際和訓練情況,近代中國禪佛教中的禪堂生活制度是怎樣的呢?禪堂生活制度依然還是承繼著“百丈清規”的禪生活模式。

 

百丈懷海禪師所創立的禪堂清規,基本原則就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強調參禪不能局限於靜坐,而應體現在行坐走臥,特別是體力勞動之中。使得禪宗沒有墮入純粹的寂靜主義,或知解活動的勞動裡,使禪宗得以通過動盪的時局及發展而不衰

 

近代的社會型態使中國禪宗生活來源,多少也要依靠佛教節日,做做法會的收入、燒香敬佛的人捐送的香資、廟田地租和僧尼農耕的收入。亦因各種不同因素影響,如廟田多少、香資多少等等,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情況。

 

例如山東德州地區的各地寺廟,有的如永慶寺,廟田較多,完全由農民租種,寺院裏的一些粗活也雇工勞作,寺僧就不參加體力勞動了;有的如城西小洋村僧寺,廟田不多,寺僧與附近農民合夥耕種;有的如城西葉家園的尼庵,廟田很少,加之常住年老或體弱,只能請人耕種,體力活動就只限於打掃院堂等。

 

日本禪寺勞動生活大部分是掃除、洗滌、燒飯、拾柴,或者到遠近村落去化緣。近代中國禪寺,除了少數廟田較多、香資較豐的寺院和一些凡塵俗僧所共把持的寺院外,大多數寺院的上述勞作,都是由僧尼自己承擔的。

 

僧尼們參加田地中的勞動耕作活動,在近代中國的許多禪寺中並不鮮見。例如四川秀山寺廟的僧人,“日奔常熟晚休息”,“除了朝暮課誦、坐禪、誦戒、拜懺和應酬事外,相當多的時間則是從事生產勞動,大多數都養成了勤勞儉樸的習慣”。

 

百丈懷海所創立的禪僧生活規範在近代中國不僅沒有丟棄,反而在各地寺廟的改革和振興中,得到了繼承和發揚。近代中國禪佛教的許多高僧大德,都積極地宣導和實踐百丈風範,並以此作為革除各種宗門陋習的一項重要舉措。

 

太虛法師在民國初年大膽地提出了“佛教三大革命”主張,其中兩大革命即教產和教制的改革,就是直接涉及到寺僧的生活方式問題。他和宗仰法師、圓瑛法師等許多寺僧,大力宣導恢復百丈懷海禪師所開創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作風,積極開展集體勞作,或種田,或造林,或種植果園,或辦茶場,或興工廠,或經營商貿,或開醫院等等,所得經濟收入,除寺院正常開支外,剩餘部分主要用來維修寺廟或擴建,實行社會救濟和各種教務,興辦僧俗教育和各種慈善事業。

 

他們還大力宣導和推行在各寺民主推選住持僧,廢除衣缽傳承,嚴格剃度,整肅選派制度等。虛雲法師在振興雞足山寺、鼓山寺、南華寺和雲門寺時,都不失時機地大力推行一系列的禪堂生活制度改革措施。在鼓山,不僅革除陋習,擴大禪堂規模,還創辦佛學社、以造就年青學子。

 

在南華寺,他採取了“驅逐流棍,革除積弊”“嚴守戒律,以挽頹風”“傳戒法,立學校,以培育人材”等等一系列措施在雲門寺,除了莊嚴道場諸佛法相等等之外,他還“上追百丈以近察社會環境”,在雲門開辦‘大覺農場’,凡在寺共住者,均須墾荒種植;又宣導於韶關大鑒寺開辦紡織工廠,使佛徒四眾均于修行辦道之外,向農工方面從事生產

 

在揚州高旻寺,來果禪師深感百丈古規久為叢林所不屑,於是以百丈清規為基礎,適應當時社會情況,重新訂立了禪堂規約,使僧眾一一照規約執行。他還相繼革除了近代廟寺中頗為盛行的經懺等一切大小佛事,斷絕執行和攀緣土紳權貴等舊習。堂內各種事務,一律必為寺僧承擔,強調僧眾必須嚴守戒律,斷絕一切干擾,專心辦道為要。通過他幾十年的精心整肅和革新,高旻寺乃成為全國各地禪堂競相效仿的典範。

 

世尊於靈山會上「拈花微笑」之公案,其法旨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大梵天問佛決疑經)此法旨,觀其旨趣,全在「實相無相」,蓋實相無相乃「微妙法門」。

 

云何實相無相乃微妙法門?綜觀法旨之義可云:吾有正法,其能得圓滿之而入不生不滅之無餘涅槃樂境,欲進入此境,當竭窮智慧,觀世法之實相、出世法之無相,此實相與無相之空,乃極微絕妙之法門也!此種法門無須另立文字,乃是至真至善之法矣!是故禪宗修行要旨,乃於「實相無相」之妙意!

 

世間舉凡色體,若有情,若無情,皆為實相無相,因緣和合故!緣起依實相無相之微妙法門仍非究竟,惟更進一步去了知真諦,始得禪宗之最終目的。種子之緣起依佛所說,種子是因,無始以來,必待助緣之和合──如土壤、水份、空氣、陽光等,所謂萬法因緣生,即是此理。

 

思維諸緣起-皆根塵之緣起,依根塵合之以至形成。唯識論:根塵相觸,而至成識,無始以來,相續不斷,藏於含識,待緣而發,此即萬法唯識。古德云:「行解並重,理事圓融。」如是逐本窮源,破疑斷惑,洞澈無餘!

 

所謂「出世法不離世俗法」,而諸法之形成,正包含有「實相無相」之全體也。禪宗門庭諸禪德,得安然通達大道,依「實相無相」之微妙法,契會禪妙之處,依法修行而獲禪悟-明心見性之徹悟境界!

 

           

台長: 幻羽
人氣(1,238)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