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24 11:15:37| 人氣7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略窺生活裡的幽默文化~*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無厘頭文化充斥草根式笑話、觸動受眾神經質的幽默表演,並利用表面毫無邏輯關聯的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出人物出人意表、看似矛盾的行為方式,效果往往滑稽可笑。「無厘頭文化」剛出目前受過教學界大加鞭韃,認為對青少年構成不良影響,但近年這種文化已開始受到廣泛研究。

有論者認為,隨著1990年代,香港步入「後六四事件」時代,第二度移民潮爆發,主權移交問題困擾香港政治及民生,無厘頭文化以至卡啦OK興起,反映港人當時的消極態度,寧願沉醉於自戀式的消費模式,同時1980年代香港音樂及電影諷刺時弊的現實元素漸受冷落,娛樂文化轉而追求即時快感。各人對「無厘頭」都有不同解釋,是思維的靈光一閃而不是流俗,是心有靈犀而會心一笑而不是惡搞....是在1990年代興起,也在網際網路上嶄新流行著的次文化。

惡搞文化或搞怪、搞笑文化,指的是對嚴肅主題加以解構,從而建構出喜劇或諷刺效果的胡鬧娛樂文化。運用已存在的形式、概念,將之加以改造後, 對原先的意義和作用產生反噬和顛覆力,並以此傳達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訊息。惡搞是一種快樂抗爭。常見形式是將一些既成話題,節目等改編後再次發布,屬於二次創作的其中一手法,惡搞在當代流行文化中很常見。

對「惡搞」一詞的最初使用情況,並不清楚。有人認為,「惡搞」一詞來自日語的Kuso,是一種經典的網上次文化,這詞的詳細用法並無去嚴格定義規範,純粹只是當做一種心情感嘆上的口頭禪,早期的意思與原本kuso game的用法比較相似,及指「很爛,爛到讓人發笑」的意思。創意是惡搞的主要神髓,若果惡搞缺乏創意,惡搞將會有如糞土一般毫無價值可言。惡搞應該拿捏分寸,過於詆毀原作或特定人物者,就變成毀謗,而非惡搞了。

但是,惡搞的這種行為方式,早在「Kuso」出現之前在世界各國就已存在,惡搞和無厘頭就難以區分,可以認為,惡搞只是對古已有之的某種滑稽幽默的行為的另一種說法。下面例子中很多被認為是惡搞的行為,也並不能證明和日本的「Kuso」有什麼關係。在英文中,與惡搞意思相近的詞語是parody.在西方流行文化中,惡搞同樣常見。只是parody這個詞本身就是正式用語,可被視為藝術手段的一種,並非像「惡搞」的說法,是民間流傳形成的非正式語言。

幽默 humour 是指使人感到好笑、高興、滑稽的行為舉動或語言,相當於風趣;幽默感則是運用或者理解幽默的能力。英語、法語中的humour一詞來自古希臘醫學,他們相信人類身體有四大類液體控制健康及情緒,稱之為「χυμός」(chymos),大意是指汁液,它們包括血、黃膽汁、痰及黑膽汁,抑鬱是由於體內「黑膽汁」過盛所致,而解決方法正是開懷大笑。英國人以Humour一字演化成有趣的意思,1924年林語堂按照英文翻譯成幽默一詞。英語中的humour也可寫作humor,前者為英式英語,後者為美式英語。在西方世界中,Humour一詞並不一定都含有有趣的意思。法文中的humour(或寫為Humeur),是指心情,而不存有幽默之意。劍橋大學解剖學家約翰·赫非特(John Hadfield)認為,雖然人類已開始掌握憤怒、抑鬱的機制,但對發笑的認識仍十分有限。為甚麼我們看見政客在電視上打噴嚏會發笑,依然是個謎。

黑色幽默是產生於1960年代美國的一個現代主義文學流派,由於它人數眾多的作家和豐富多彩的小說作品,成為現代主義中非常有影響的一支流派。目前黑色幽默已不局限於文學,在藝術、電影等範疇,黑色幽默都成為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流派。

黑色幽默產生,發展於1960年代,繁榮於70年代,是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的。當時美國在韓戰結束後,一方面社會矛盾,勞資矛盾頻繁,另一方面麥卡錫主義使整個社會形成了壓抑窒息的氛圍;1960年代初期,美國捲入越南戰爭,戰事的失利和美軍慘痛的傷亡,更使全國反戰情緒高漲,局勢比較動蕩,社會狀況比較混亂。西方民主的思想在現實面前受到一些人的懷疑,傳統的道德觀念遭到拋棄,生活與思想的真理受到了懷疑。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中小資產階級出於對共產主義革命的先天恐懼心理,在無所適從的社會背景下,於是產生了對現實採取嘲笑抨擊,揭露和諷刺,幻想和否定結合在一起的「黑色」的「幽默」。

早在1920年代,一位法國超現實主義作家安德烈·布勒東曾編過一本名為《黑色幽默文集》的書,該書所收錄的黑色幽默作品幾乎都是當時超現實主義的作家寫的。1965年,美國作家布魯斯·傑伊·弗里德曼(Bruce Jay Friedman)將1960年代以來的美國報刊上發表的具有黑色幽默風格的12名作家的作品編成一本小書出版,取名為《黑色幽默》。同年,美國評論家尼克伯克(Conrad Knickerbocker)發表《致命一螫的幽默》("Humor With a Mortal Sting")一文,明確的將這類作家稱為「黑色幽默」派,於是以「黑色幽默」命名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在美國誕生。雖被評論家視為流派,黑色幽默作家卻不像超現實主義等派有召集人與定期聚會,相反地,黑色幽默作家大多單獨寫作,也不太接觸其他黑色幽默的作家,是否能作為一個流派來看待尚有爭議,作為一種文學思潮跟創作手法,卻是公認的有名。

某個被判絞刑的人,在臨上絞架前,指著絞刑架故作輕鬆地詢問劊子手:「你肯定這玩意兒結實嗎?」 因此黑色幽默又被稱為「絞刑架下的幽默」。在黑色幽默這一派作品中充斥的諷刺幽默與傳統的幽默大不相同:並不表現一種單純的滑稽情趣,而帶著濃重的荒誕、絕望、陰暗甚至殘忍的色彩。作品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派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繫,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

黑色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屬於喜劇範疇,但又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變態的喜劇。黑色幽默是為了打破禁忌而存在。禁忌使人痛苦,包含人類社會的各種層面,以政治上來說有種種禁忌,如白人對黑人的,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在性別上則是男人的對女人及其他不同性傾向的人們,都可能造成痛苦(亦即存在主義說的他人即地獄)。黑色幽默敢於拿禁忌來開玩笑,而且是辛辣的,挖苦的,禁忌越大,黑色幽默的笑話威力就會越大。這就是為什麼即使脫離60年代的美國背景下,至今仍會有黑色幽默的小說及電影存在。

黃色笑話,也稱成人笑話、葷笑話,即帶有色情成份的笑話。唐朝詩人李白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有一次皇帝因酒酣問李白說:「我朝與天后之朝何如?」李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門,國由姦幸,任人之道,如小兒市瓜,不擇香味,惟揀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採用,皆得其精粹者。」玄宗聽後大笑不止。這很明顯的是一則黃色笑話,恥笑武后雅好巨大陽具面首。《笑林廣記》的《破雨傘》、《張仁封》也是很典型的黃色笑話。中國相聲裡的黃色笑話也稱作「葷段子」,在傳統相聲中很常見。在很多社會中,公開說黃色笑話被當成不禮貌和粗俗的行為。在一些社會中,對非親密關係的異性講黃色笑話,更可能被指責為性騷擾。但也有人認為黃色笑話只不過是大眾口頭發洩、輕鬆的機會,而且對社會的傳統道德風俗可能有健康的批評作用。

冷笑話--台灣稱爛梗,香港稱爛Gag,即失敗笑話,是指笑話本身因為無聊、諧音字、翻譯、或省去主語、不同邏輯、斷語或特殊內容等問題,或由於表演者語氣或表情等原因,導致一個笑話不能達到好笑的目的,較難引人發笑而成冷場,不過並不代表笑話本身沉悶,這也是幽默的一種表現。而現在聽到爛梗大多會會心微笑,有時作出雙臂抱緊的動作表示:「好冷啊!」或與冷語意相關的說話與表現,如打冷顫、溫度、空調或炎熱天氣等等。有的爛梗只因表現的問題,經重新構思表現後,可以再發掘不少微妙之處,有時提出冷笑話不好笑也是該笑話另一笑點(同時簡單而很好的扭轉氣氛),爛梗現在廣泛流行於網際網路、電視節目(綜藝節目)、書籍、雜誌等媒體之中,坊間亦不乏爛梗的高手。在公司、學校也有人會講冷笑話來調劑生活。

爛梗語用分析:爛梗是後現代主義思潮在語言中的一種反映形式。爛梗是不同於幽默的,它有自身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根據爛梗的制笑機制不同,對其進行了分類,並試著解讀了爛梗的制笑模式。由於爛梗大多無聊,內容奇怪,實用意義不大,所以有的人聽得爛梗越多就越不冷。當聽者,對爛梗懷有消極態度時,聽者在聽完前半部分的內容時心理會暗示,這個笑話將會出現一個極其無聊,極其不好笑的「後半部分」。冷笑話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敘事結構,就是由講者說講述一個故事;第二種是問答結構,由講者發問一個問題,然後再由聽眾猜答案;第三種是短句結構,就是在談話中無聊地加入一兩句和目前談話內容有關的冷笑話。

早期冷笑話是指在1998年至2000年期間的冷笑話,這時沒有「冷笑話」一詞。而真正有「冷笑話」這個詞出現,是2001年後的事了。話說在華人吳宗憲的節目裡有某藝人說了什麼不好笑、又自以為好笑的事情,他就會說一句「好冷喔」,還做出滑雪的動作;由此研判,冷笑話的「冷」原義是指「冷場」。換句話說,如果某個笑話能讓人完全不笑,或因笑話本身的無聊造成效果,那就是一個成功的冷笑話。 而真正掀起冷笑話的「冷」潮和網路大有關係。數年前,一篇「偽」新聞在各大學BBS流傳,大學生拚命轉寄的原因是,這篇報導指出大陸官方禁止一個笑話,笑話是這麼說的:「一隻北極熊在寒地裡拔毛,拔完就說了句:『喔,好冷。』」北極熊創造的效果特強,冷笑話就這樣流行起來,其中大多是網友的創意。

從說話人的意圖來看,幽默是為了娛樂聽話人,讓聽話人覺得好笑,呵呵一笑之後達到說話人活躍氣氛,或是吸引注意力的目的。和幽默相比,爛梗有其自身的特點,從爛梗內部的矛盾到爛梗的意圖都反映出和幽默的不同之處。有位小明同學在補習班暗戀一個名叫娜娜的女生,大家都給她個綽號叫她「香蕉」,小明很好奇為什麼要叫她香蕉,就主動問娜娜,"你是不是很喜歡吃香蕉?",娜娜回"我不喜歡香蕉",小明問"那為什麼大家都叫你香蕉" 娜娜沉默了一下後回..."因為我姓芭" ....

「你有兩頭母牛」You have two cows 是歐美地區一連串政治笑話的開首文句。這個笑話原句見於典型的經濟學入門教材當中,敘述農夫在沒有通貨的社會裡,要與鄰居交換畜牧產品。原文是這樣的:你有兩頭母牛,但你需要雞,你開始尋找有雞而想要母牛的農夫。

在這個比喻中,登場的人發現到以物易物的界限,最後引入貨幣制度。但在這戲仿的過程中,表現了母牛的主人在不同的經濟制度下,產物和資產的遭遇。這個笑話意圖指出不同制度的缺點與不合理之處。例如:

資本主義:你有兩頭母牛。你賣了其中一頭母牛,買來一頭公牛。
社會主義: 你有兩頭母牛。公家徵收你一頭母牛,轉送給其他人。
俄羅斯式社會主義 :你有兩頭母牛。公家全部拿走,賣給你牛奶。
共產主義:你有兩頭母牛。公家徵收你兩頭母牛,只給你一部分牛奶。
無政府主義:你有兩頭母牛。你偷鄰居的公牛,公家完全不管。
極權主義:你有兩頭母牛。公家沒收你兩頭母牛,並否認牠們曾經存在,也禁止你擁有牛奶。
法西斯主義:你有兩頭母牛。公家射殺你其中一頭母牛,又賣給你另一頭母牛。
納粹主義:你有兩頭母牛。公家槍斃你,沒收兩頭母牛。
封建主義:你有兩頭母牛。領主要求你納貢牛奶。
集體主義:你有兩頭母牛。你得自己照顧母牛,牛奶全屬於公家。
軍國主義:你有兩頭母牛。公家因戰爭需要,全部徵用。
民主主義:你有兩頭母牛。牠們與你舉辦公民投票,二對一勝出,禁止了肉類與奶類製品。
自由主義:你有兩頭母牛。讓牠們分別讓牠們喜歡的公牛帶走罷。
浪漫主義:你有兩頭母牛。請選擇你最鍾愛的那頭,與牠步入教堂的紅地毯。
達達主義:你有兩頭母牛。還是由你親自操刀,以顯示萬物平等罷。
虛無主義:根本就沒有甚麼母牛。

初期「兩頭母牛」笑話的目的在於說明政府與官僚等怎樣妨礙到乳牛的主人的所有權,對照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互相相反的經濟制度。後來這個笑話發展成為諷刺各種各樣關於政治、文化、社會、哲學等制度與理論。例如,在1990年代後期末世思想風行香港之時,在當時網際網路上流傳一個有關各地經濟的版本講到在香港的兩頭母牛是:「你有兩條母牛,然後聲稱擁有十條母牛,並利用這十條母牛的資產成立一家控股公司上市,市值立即升至二十條母牛。不過,這兩條母牛其實早就已被你殺了,因為你覺得兩條母牛的存在使公司的風水變差。」到最後,甚麼事物都套得上「兩頭母牛」。就連跟真牛有關的新聞,如瘋牛症,也曾經被套用上「兩頭母牛」。

「兩頭母牛」是網際網路最初流行的網上笑話。但這個笑話的初期變種可以上遡自網際網路普及以前的1960年代前半,當時早已經透過打字機廣為流傳。「兩頭母牛」笑話已經被容納為很多文化圈當中的固定幽默項目,成為全球資訊網國際性開展的一環。「兩頭母牛」直到今日依然相當流行,每過幾年又會追加新的定義,變化成無數版本,很多網頁會翻譯與引用它們。著名的下載網站「Tucows」的正式名稱雖為「The Ultimate Collection Of Windows Software」(終極Windows軟體的集合),但從標誌暗示所得,名字是出自「兩頭母牛」(Two Cows),故前面所示的正式名稱有被認為是之後加上去的。

「兩頭母牛」笑話因為題材的自由度與普遍性,經常被視為不同文化之間的幽默的好例子。這個笑話把「同一個政治理念會否因不同文化而有不相同的角度」的問題,用反諷、誇張、尖酸刻薄的方式簡潔地回答(部分帶有學術性,但非全部)。實際上全部「兩頭母牛」笑話都是反映該諷刺的制度的局外人之觀點與角度。

諷刺是一種文學手法,用於暴露對象的缺點和可笑之處,常採用誇張或反諷(irony)等方式,從而產生幽默的效果。當然也可以用拙劣模仿、作戲、毗鄰、並置、並列、對比、類似、類推等也經常用於諷刺手法種。如果說反話(反諷)就是諷刺的話,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嚴格來說,諷刺(satire)是一種俗稱類型;而反諷(irony)則是一種比較具體的修飾手法。

《飛花輕寒》,是網路上廣為流傳,詐稱為中國唐朝詩人李白所作的七言絕句和嵌字詩,拆解詩句,可得反日暗語。詩句如下:

暮蒼山蘭舟

無落霞綴清

年葉落緣分

水微漾人卻

大陸網路開始流傳,網民有時亦會收到有關詩句的電子郵件,示意千多年前的唐朝詩人李白,竟作有一首反日和諷刺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的七言絕詩,令網民嘖嘖稱奇,「佩服」李白的「愛國心」和「先見之明」。

但人們不難看得出,《飛花輕寒》與李白其他的詩句有很大出入,並且沒有押韻。有人翻查過《李太白全集》,完全沒有《飛花輕寒》一詩,其文筆風格亦不似李白的瀟灑脫俗,甚至出現唐詩中幾乎難以出現的「死」字。李白詩中的特色「酒、月、水、歌、人」,亦只見「水」和「人」,不見「酒」、「月」、「歌」。有人認為,此詩的原本作者,是把劉長卿的五言絕句名詩《逢雪宿芙容山主人》改頭換面而成: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飛花輕寒》一詩一出現在網路之中,引起了很大迴響,此首詩並非好詩,甚至明知非李白所作,但內裡的意思的確吸引很多具有不滿日本心態的中國人引用。與此同時,亦惹起一些人的反感,認為作者幼稚,穿鑿附會,以李白之名杜撰意淫之作,為中國人的羞辱,也有人當作純粹飯後笑談,一笑置之。

                 

                    

                    

                     

                    

                    

                  

                  

                     這些是各國漫畫家對於未來的世界幽默漫畫

台長: 幻羽
人氣(715)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