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看舊電影。
曾經也以為默片會沉悶和老土,
後來卻發現很多默片,即便是今天看來,
都是一樣的激盪人心。
如德國導演費爾茲.朗(Fritz Lang)的《大都會》(Metropolis)
和蘇聯導演愛森斯坦(Eisenstein)的《波特金號戰艦》(Battleship Potemkin)
都是動員千人以上拍攝的偉大鉅著。
簡直是意想不到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
竟然已經能拍出如此氣勢磅礡、千軍萬馬的場面。
即便是今天的許多電影,例如《魔戒 3》裏面的大決戰,
亦能看到早期默片的戰爭場面的影響。
這些默片場面的調度、鏡頭剪接等等技巧的完美,
比起今天的荷李活電影亦絶不遜色。
現在,幾乎談電影史,都一定會提到愛森斯坦的「蒙太奇」手法。
愛森斯坦可以說是最早嘗試把本來不連接的畫面拼貼起來的人。
他建立起很多電影的文法,成為以後所有電影仿傚的對象。
《波特金號戰艦》和《大都會》一樣都是講述大災難、革命的電影。
當時歐洲剛在一次大戰之後、二次大戰之前的時候。
全歐洲都瀰漫著一種不安的氣氛。
這兩齣電影裏面大災難的悲劇感,
在現在的電影裏亦是少見的。
其實默片並不是沒有聲音的。
早期的默片都有音樂現場伴奏,
可能是鋼琴、幾件樂器的組合,也可能是管弦樂團。
有時是跟據畫面的氣氛,選擇一些現成的、合適的音樂。
有時可能是由鋼琴手憑感覺即興彈奏。
有時卻是尊門邀約作曲家去為電影編寫合適的管弦樂曲。
這種「現場伴奏」的傳統,
自從有聲電影出現以後就慢慢消失了。
但是近年來又有復古的趨勢,
不少電影節裏默片播放的時候,
都嘗試加上現場伴奏,
說是為了保存歷史傳統。
實則電影+現場音樂這種「多媒體」的演出,
是很有綽頭的,
給現代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星期四晚上,
就剛看了香港管弦樂團伴奏版的《波特金號戰艦》。
電影的音樂並不是新作的,
而是用另一位蘇聯的天才,
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五、第八、第十和第十一交響曲作為伴奏。
《波特金號戰艦》是一九二六年拍攝的,描述俄國軍艦的叛變事件,
間接導致了日後變天的俄國革命。
而蕭士塔高維契的第十一交響曲標題為"The Year 1905",
也是講述當年沙俄怎樣屠殺人民,
以至於共產黨如何帶領人民鬧革命,推翻沙俄政府。
但是蕭氏創作第十一交響曲的時候,
已是一九五七年,是這齣電影三十年後的事。
這電影和音樂本來是兩樣東西,並不相干的。
但是,神奇的地方就在於它們結合在一起,
產生的化學作用。
音樂和電影結合得天衣無縫,
竟然好像那些音樂本來就是為電影而作的!
電影中最令人覺得震撼的是軍警一字排開,
向廣場上人民掃射屠殺的一幕。
一個婦人抱著死去的嬰兒,
單人匹馬地擋在軍警面前的一殺那。
那個畫面,不是和六四屠城時,
一個人擋在坦克面前一樣嗎?
人群沿著廣場的階梯逃走,
慌亂之下出現人們互相踐踏的場面。
當電影裏氣氛越來越劍拔弩張的時候,
音樂也剛好越來越緊張。
有些位置更是神來之筆。
要知道,音樂是根據原譜奏的,
除了為了因應畫面節奏而作出的快慢改動以外,
並沒有任何更改增刪。
但是竟然可以令到畫面出現軍號的時候,
音樂裏也響起號角聲。
負責選緝音樂的 A. Kliot and A. Lapisov 應記一功!
如果有興趣看一些這個電影的片段,
可以看看這個網頁:
http://waynesweb.ualr.edu/Expressionism/Eisenstein.htm
這個只是沒有音樂的版本。
有音樂和沒有音樂絕對是兩回事。
只有加上蕭士塔高維契的音樂,
才能令人不寒而慄。
如果有興趣看有音樂的版本,今天晚上文化中心音樂廳晚上八時還有最後一場。萬勿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