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1-23 20:22:52| 人氣3,3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大確幸! 10月1日起健保給付生物製劑予潰瘍性結腸炎及 兒童克隆氏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大確幸!
101日起健保給付生物製劑予潰瘍性結腸炎及
兒童克隆氏症 從「腸」計議  成人小兒兼顧! 
 


26歲罹潰瘍性結腸炎的王先生,模擬日常生活常受腹痛之苦。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種反覆發作的嚴重腸道免疫疾病,主要分為「克隆氏症」與「潰瘍性結腸炎」兩大類。不論罹病為成人或小兒症狀嚴重,血便、腹痛、一天跑10多次廁所,是名副其實的「拉拉隊」。根據國外研究統計,長達十年追蹤罹病孩童至二十一歲,竟發現35%的病童面臨長不高問題,平均矮了8公分,不但影響求學、工作與生活品質,反覆發作若未妥善控制會造成腸道穿孔、阻塞,得頻繁手術切除潰爛腸子,導致短腸或無腸人生。中央健保署101日起針對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釋放三大利多:開放健保給付「急性或嚴重潰瘍性結腸炎」與6歲以上的「兒童克隆氏症」,至於原本已給付的「成人克隆氏症」用藥時間,則從40周延長為56周,讓這群患者可不再因費用問題而放棄治療。 

不過,至今仍有許多潛藏尚未被確診的病人,正受疾病之苦,主因是初期症狀易與其他腸胃型疾病混淆,如大腸激躁症、痔瘡或盲腸炎。醫師提醒,年底工作壓力大且天氣變幻無常,民眾拉肚子頻率增加,若腹痛、腹瀉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且合併有血便治不好,就需提高警覺,建議積極尋找專業的腸胃科醫師做內視鏡檢查,以早期發現治療。

 

6歲童罹克隆氏症好想長大!』  26歲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凍未條 捷運上屎味纏身

『大家喝牛奶都可以長高,我要喝很多很多的牛奶!』『聽說,拉單槓可以長高,好!那我也每天都要去公園拉單槓。』6歲女童小樂,個子嬌小,體型較同齡孩子瘦弱,彷彿永遠長不大。二年前家長發現小樂常腹瀉,便便有黏液,且身體虛弱,不似一般小孩白白胖胖又活潑,就醫檢查後,被診斷罹患克隆氏症。當時腸道已潰爛,影響小樂的吸收能力,必須手術治療,免於病情惡化。 

但是,過去,針對此類病童的治療藥物少,僅能使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但兩者副作用都不小,且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也會抑制生長,讓家長一度想停藥不治療,又怕一旦病情控制不佳,孩童的腸子會穿孔、狹窄、阻塞,嚴重得要腸造口(裝人工肛門),及不斷手術而造成短腸症,影響生長發育。不論治療與否,對於家長及孩童來說都是煎熬…小樂常童言童語跟媽媽說:『我要長得像大樹一樣高。』現在多了一項生物製劑作為治療藥物,不僅可及早控制疾病症狀,也避免產生併發症影響日後的生活品質。 

就讀研究所26歲王先生,6年前高燒不退、狂拉肚子且解便有血,起初以為吃壞肚子,僅服用腸胃藥而已,沒想到症狀反覆持續,每天跑廁所次數高達15次,常拉到精疲力盡,至醫院急診即被診斷罹患『潰瘍性結腸炎』。祥宇過去6年來的生活,宛如一齣辛酸「血淚屎」,身高180公分,體重只有56公斤,老是被同學取笑是『海賊王裡的布魯克』。 

王先生感慨的說:「當大家都開心為自己夢想奔跑時,我卻只能在廁所折返跑。因為疾病的關係,大學畢業後曾花一年多的時間找工作,但沒有雇主敢錄取我,一直很擔心未來在哪?誰能想像多少個日夜我只能無助的蹲在廁所?最讓我感到難堪的是旁人的異樣眼光,有一次搭捷運時突然感覺菊花一陣涼,一股屎味飄出,一出站立馬飛奔殘障公廁解便,沒想到居然遭到制止跟白眼,認為我投機取巧不排隊,真的是有苦難言!

今年九月王先生腸胃再度鬧脾氣,腹痛腹瀉症狀加劇,整天蹲在廁所成職業『拉拉隊』,急診檢查後,赫然發現腸壁潰爛60公分,白紅色調有如新鮮五花肉片,若未及時治療,得手術切除糜爛不堪的腸道。他只能咬牙自費施打生物製劑救急,才能緩解症狀,暫時出院返家。但是治療費用太過昂貴,每個月至少三萬多元,才正要面臨是否要放棄治療時,得知健保同意給付生物製劑治療潰瘍性腸炎,等於是給予他重生的機會,回歸正常生活。

 
26歲罹潰瘍性結腸炎的王先生,一天跑十幾次廁所,深受疾病之苦

疾病反覆發作 恐增腸癌風險  患者應『及早發現 持續治療 避免復發』

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王秀伯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十分難纏,治療過程不容中斷,只要一復發就不可收拾。當症狀加劇或延誤治療,會帶來多種的全身性併發症,如腸阻塞、瘻管、腸造口(人工肛門)、關節發炎疼痛、膽管炎等,等於是集結二十幾種慢性病於一身,也容易因相關併發症死亡。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理事長楊俊仁醫師說,當兒童罹患克隆氏症年齡越低,治療越是棘手。孩子飽受病痛,且嚴重影響生長發育,對於家庭是一個重擔。 

臺大醫院內科部消化內科凃佳宏主治醫師表示,過去的研究發現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約6倍,而當全大腸型的潰瘍性結腸炎長期反覆發作,則罹癌率增加達20倍,但是近年來治療技術快速進步,這類風險可以大幅度被降低,可見及早治療與定期追蹤的重要性。臺中榮民總醫院兒童肝膽腸胃科主任林捷忠醫師提及,根據國外研究統計,長達十年追蹤罹病孩童至二十一歲,發現35%的病童面臨長不高問題,平均減少8公分1,而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可以改善此一情形2。因此,治療最大原則是「及早發現、持續治療、避免復發」。 

林捷忠醫師說,對於這類疾病的治療目標,包括短期在發病時緩解症狀,長期更要避免復發,降低發作次數,並能達到腸道深層癒合,改善腸道內的發炎現象。此兩治療階段對於患者的疾病長期控制不可或缺,有效治療才能真正讓患者回歸如一般人有尊嚴的正常生活。

 

共同揪出隱藏者! 特別是反覆腹痛、腹瀉、血便治不好的患者要小心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灶主要在直腸與大腸;克隆氏症則是從口腔到肛門都可能發炎、潰爛,較常發生在小腸或大腸。目前發病原因不明,推測可能是基因遺傳、腸黏膜免疫調節異常、腸道感染及腸內共生菌種改變,或與飲食及環境壓力因素有關。凃佳宏醫師提及,其好發年齡集中在20至40歲間,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腹瀉、體重減輕、血便、倦怠、發燒等,偶爾也會合併出現皮膚疹、關節發炎及紅眼(虹彩炎)等共病。醫師呼籲,只要有類似吃壞肚子、急性腸胃炎、或大腸激躁症狀卻反覆治不好,則建議進一步做內視鏡鏡檢,以及早診斷並治療。

 

治療前的潰瘍性結腸炎(非患者本人)


治療後的潰瘍性結腸炎(非患者本人)

從『腸』計議  生物製劑健保現給付成人及小兒克隆氏症 

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連續三年持續推廣『發炎性腸道疾病照護門診』,藉由衛教宣導幫助這群患者獲得適切診斷、追蹤及治療。除了醫界的努力外,今年10月1日開始,開放健保給付「急性或嚴重潰瘍性結腸炎」與6歲以上的「兒童克隆氏症」,至於原本已給付的「成人克隆氏症」用藥期間,則從40周延長為56周,期望此舉,能全面性兼顧成人及小兒,改善發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的生活品質。 

林捷忠醫師強調,生物製劑是目前被研究證實對腸道潰瘍癒合最有效的藥物,且副作用比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低。長期治療可讓發炎狀況緩解、抑制發炎反應、讓腸道功能恢復。越早使用,長期來看有助於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降低醫療開銷。不過,他也提醒,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自體免疫性疾病,無法預防也無法完全治癒,即使現在有好的治療藥物,也需要患者持續配合,不停藥,才可真正降低併發症產生。

 

台長: YoYo
人氣(3,3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