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11 19:37:00| 人氣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正義、道德與平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正義,一種評價人類社會行為與制度的基本道德標準。其範疇極為廣泛,涉及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國家的關係及國家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分配的方式。它的希臘文詞根“δικ-”﹐意為對正直的道路的指示。有時也譯為“公道”、“公正” 、“公平”等。正義理論產生於古希臘。它首先是作為一種調整自然力對宇宙組成部分的平衡與協調的先驗的宇宙原則出現的。其後,更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被賦予更廣泛的意義,例如社會正義、政治正義、經濟正義、法律正義、道德正義等。所謂的社會正義,就柏拉圖的論述而言, 認為國家如果根據每個人的天賦和教育訓練分配給他一種適當的工作﹐使所有的人各司其職﹐互不僭越﹐就實現了社會正義。亞里斯多德則認為,正義存在於某種平等關係之中,主張政治權利的分配應與個人的價值相一致﹐綜合考慮門第聲望﹑自由身份﹑財富﹑才德﹑功勣等因素﹐在某些方面以數量平等為原則﹐在另一些方面以比值平等為原則。此外,更有部分神學家認為, 上帝的意志方為正義的基礎......古今中外關於正義的討論,因為解釋人的時空背景不同、思考立場不同,往往產生各個不同的面項。因此直到目前,比起其他的哲學概念正義一直是很引人注目且常具爭議的一項。

道德,一種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準則和規範總和的社會意識形式。中國古代的道德概念,即包含道德規範與個人品性修養之義。在西方,道德一詞源於拉丁文moralis,該詞的複數mores指風俗習慣,單數mos指個人性格、品性。客觀的道德指一定的社會關係對社會成員的客觀要求,它貫徹到生活的各個領域,也就是一個社會中的整體規範。主觀的道德,則是以個人的主體意識.信念.情感...為要,再轉化為個人道德的實踐。道德在社會上的作用,可說是一種調節群我關係的行為規範。雖然道德並無和律法一樣的強制性,但道德在人類社會中的定位往往比法律更有其獨特的重要性及影響性。律法在其所處的團體中,往往是一種評斷是非.賞善懲惡的公信標準。關於律法的制定,我們就必須追溯至各個社會在道德上不同的適用標準。而在此前提訂定下來的律法,就往往因為道德階級性的不同,而有失之公平正義之嫌。道德的階級性,代表了在同一社會中,因階級的不同,所需的道德適用標準亦不同,道德除統治階級的道德外﹐還有與之相對立的被統治階級的道德,這種道德與法律往往是完全對立的。因此在律法的制定中,是否常會因統治階級的道德適用標準與其他弱勢階級的利益差異而產生了對被統治階級可謂不正義的法律。再提到道德的共同性則為相異的社會或階級背景由於似或相同的經濟條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著某些相似或相同的特性。即使如此,擁有共同性的道德,常會因為時空背景的改變而失去共同的特徵。就以上道德的共通性與階級性看來,若將正義定位在道德義務的優先實現,既然價值會因為不同的社會階級及體制而變成游移不定的相對觀,那,超越時空的道德立場是否其永恆性的存在?因此,或許最實際的道德正義解釋,是將從一定社會﹑階級或集團所引申出主體社會利益和需要的規範實際化。而由此引申出來的道德標準的正當性與科學性,主要就看它所表達的經濟關係和相應的利益需要,是否同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相一致,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

接下來談到平等,古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認為:正義就是平等。平等分為兩類﹕一類是“數量相等”﹐即“你所得的相同事物在數目和容量上與他人所得的相等”﹔另一類是“比值相等”﹐即“根據各人的真價值﹐按比例分配與之相衡稱的事物”而現今平等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價值標準﹐平等的實際狀況往往體現一個國家社會制度的民主化程度。我們可將平等分為三個方面來探討:
1.權利平等﹐即國家承認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都享有廣泛﹑相同的權利。2.機會平等﹐即社會應該為每個成員追求自身利益﹑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平等地提供必要的機會和條件。
3. 結果平等﹐即主張全社會的勞動產品和價值物對所有人平等分配。
權利平等的觀念出自於人們相信每個個體皆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美國的獨立宣言. 法國的人權與公民權宣言,對於人民所擁有的平等權利皆有條文的敘述。然而,所謂這些資產階級主義的國家對於平等的定義卻是在貧富差距之下的不平等的基礎上建立的。相對的社會主義國家,則是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平等現象提出另一種新制度。(需要注意的是,採取財產公有制在理想上的確改善了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問題,但實際上人與人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還是存在著某些事實上的不平等,故如果不適當地追求結果平等會導致平均主義﹐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最後反而使平等難以實現。)從以上兩者不同的立場背景看來,我們能斷定哪種平等觀才符合正義的實現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固然,這些因為先天環境的差異所造成的不正義,我們似乎並沒有道德上的義務去改善,但若既得利益者未曾考慮到弱勢者基於出生以降就被賦予的權利所提出的最低限度補償要求,而任由自由競爭的機制進行,貧富差距不平等的加大而致的不正義,就將是可預計的結果了!

那...什麼才算是真正的正義?什麼樣的正義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在歷史的洪流中,又有什麼是亙古不變的呢?現在眾人所對正義的定位與解釋,是經過長久的時空考驗而留存下來的"道德意識",在未來,是否有推翻這些意識的一天呢?X檔案的片頭有著這麼一句話說"The true is out there"我想,正義也是吧!

參考資料
Wordpedia.com 百科知識網 https://www.wordpedia.com/
正義說 叢日雲
平等 闞珂 張厚安
道德 李奇
自由 張厚安 桂敏傑
社會制度 張向東

台長: 莫穎
人氣(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